捷顺科技:并购捷羿软件,智慧社区布局更加深入
点评:
收购目的在于获得IC卡行业应用技术能力。捷羿软件2013年10月11日注册成立,截止11月18日尚未形成收入。从互联网资料上,我们注意到向平波、阚鸿华等均曾在上海华腾软件工作,并有作为主管承接国内外一卡通发卡项目的工作经验。上海华腾电子是国内一卡通、票务系统支付清算领域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的龙头企业。并购捷羿软件后,公司将获得一卡通发卡和IC卡应用领域的优秀人才,不仅为公司长期筹划的预付卡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并可对外承接省市、公司的一卡通发卡项目,将逐步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国内地产物业公司已经意识到社区金融的巨大潜力。以万科为代表,郁亮曾表示万科要从产品供应商角色转化到配套服务商的角色,并已经开始推广社区食堂、菜市尝便民超市等社区服务。在11月初徽商银行港交所筹备上市时,万科申购8.8亿股成为其第一大单一股东,目的是为客户更好地提供社区金融服务。目前万科旗下地产物业拥有300万拽群体,假设每人每月在社区消费500元,按照1%佣金费率计算每月利润空间在千万以上。
我们认为作为出入口一卡通行业的绝对龙头,捷顺科技与万科等房地产物业公司有长期合作经历,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的高端社区出入口和停车场采用的都是捷顺的设备。万科等大地产商后续如单独发行社区一卡通,捷顺科技可依托捷羿软件技术参与软件系统的开发。而我们判断大部分地产和物业公司都同样具有推广社区金融的需求,但并不具备独立发卡和持续运营的能力,捷顺科技预付卡项目落地后,可以与各地产物业公司深入合作,深入挖掘社区金融的巨大市常
持续继续布局“智慧社区”,期待果实落地。公司近年持续在“智慧社区”相关的社区安防和社区金融领域进行布局。目前已经完成了“智慧社区”管理软件、云数据平台、基于业主卡/车主卡的小额电子现金支付和清结算体系的软件开发和建设。智慧社区的后台系统已经基本建设完成,收购捷羿软件后,公司在IC卡行业应用领域也将具备更强实力。后续公司筹备发行的具备小额支付功能的社区业主卡/车主卡有望逐步实现与商业流通、公用事业缴费等多个领域的横向对接,建设社区金融生态体系。
依托庞大客户基数和“入口”优势,打造社区金融生态体系。公司作为出入口管理行业绝对龙头,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社区和停车场市占率遥遥领先。IC卡迁移一方面对公司原有一卡通系统提出了升级要求,另一方面也为公司建设依托自身庞大客户基数和“入口”优势的社区金融生态系统带来巨大机会。前两年公司主要处于后台系统开发建设和客户洽谈的前期阶段。随着公司“智慧社区”布局的逐步深入,我们认为公司社区金融将逐步进入收获阶段。
社区安防受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现有案例可快速复制。同样凭借客户基数和“入口”优势。公司在发展社区安防领域具有先天优势,并同海康大华等城市安防厂商形成错位竞争。公司在IPO募投项目中,已经对NISSP安防平台进行了升级,并参与了东莞警务前移和深圳停车场等项目。社区安防侧重对海量数据的筛淹处理,因此客户更多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持续付费,后续潜力很大。目前社区安防发展较慢,主要受制于资金来源以及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随着城市安防建设的深入,社区安防已经成为安防监控的最后死角,我们认为受重视程度将逐步提升。而公司凭借客户基数和先入优势,现有案例可快速复制。
看好社区金融与社区安防的发展潜力,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40元、0.55元和0.78元,未来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37.3%,继续给予“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19.25元,对应2014年约35倍市盈率。
主要不确定性。社区金融推广不达预期的风险;社区安防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上海凯宝:痰热清保持稳定增长,三期工程投产在即
三期工程接近尾声,预计2014 年1 季度投产:目前公司三期工程已完成预期建设目标,进入装修、设备安装、调试以及新版GMP 认证准备阶段。公司三期项目设计产能为年产片剂1 亿片、胶囊剂1 亿粒、口服液5000 万支、针剂5000 万支。三期工程投产后将解决公司目前痰热清注射液产能不足的情况,我们预计注射液产能在2016 年完全达产。三期工程主要是为扩大痰热清注射液产能,同时为为痰热清胶囊、痰热清口服液等新产品上市生产做好准备。
医院覆盖稳步推进,销售费用率逐步降低:公司痰热清注射液主要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使用,目前覆盖医院约3400 家,销售人员600 多人。公司销售全部是自营销售队伍,不做代-理。公司对于医院覆盖做了合理规划,考虑到产能限制,每年新增医院覆盖约200-300 家,销售人员也是同比例增加。随着公司销售规模逐步扩大,医生对痰热清认知度提高,公司销售费率保持下降趋势,我们预计2013 年销售费用下降到50%(2011 年52.7%、2012 年51.7%).
痰热清进入6 省市基药增补,胶囊剂型预计年底获批:我们认为痰热清依然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预计2013 年痰热清增长22%,销售规模突破13 亿元,未来市场空间超过20 亿。公司非常重视地方基药增补政策,主要是考虑到卫计委将出台的基药在各级医院的强制使用比例政策,借力基药市场继续扩大痰热清销售规模。对于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基药市场铺货暂时不是重点,主要是是考虑到痰热清临床使用的安全性。目前痰热清注射液已经进入重庆、广西、吉林、辽宁、新疆、广东等省份的基药目录。痰热清胶囊剂型已进入最后审批程序,有望年内取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痰热清胶囊剂型将与注射剂形成销售互补,有利于痰热清在临床上的学术推广。考虑到痰热清胶囊还需做医保工作,因此短期不会有盈利贡献。
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4-15 年痰热清依然能保持20%增长,预计公司13-15 年eps 为0.60、0.76、0.92 元,分别增长30%、27%、21%,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目标价格17.50 元(对应14 年23xpe)。
风险提示:发改委中成药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