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称优先股推出将促进企业并购重组,但利好程度有限
提
要
优先股试点即将启动,市场普遍认为金融如银行和公用事业如电力、能源等公司最适合发行优先股;
昨日在两市400多只非ST个股跌停的背景下,金融电力股逆势上涨。银行股上涨1.71%,保险和券商股大涨逾3%,而多只业绩优良的电力股如国电电力、上海电力等均小幅上涨;
新规明确规定,优先股可以作为并购重组的支付手段。该政策有利于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推动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有业内人士认为,优先股推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A股的市场格局,利好有限。
《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11月30日发布,这意味着优先股试点将启动。受此消息刺激,有望率先试点的金融股和电力股昨日逆势走强,其中金融股更是全线飘红。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等多位分析人士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优先股的推出将促进企业并购重组,部分试行优先股的公司对缓解其再融资压力和提升业绩有帮助,不过对于市场整体而言利好程度恐怕不能过高估计。
多行业有望试行优先股 从国务院的文件看,对优先股做了非常细化的规定,比如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既可以采取公开发行方式,也可以采取非公开发行方式,公开发行的优先股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固定的股息率,二是优先股优先分配,三是分配不足的情况下积累到下一会计年度,四是优先股不再同普通股一起参与剩余利润的分配,五是商业银行在发行优先股时在第二、三两个条件上可以另行规定。
市场普遍认为银行股最适合发行优先股:一方面是银行股需要融资来补充资本金,如果通过股权再融资,容易给市场和股价造成压力;另一方面银行股具有较为稳定和良好的盈利,有能力支付股息。
北京一家券商投行人士王先生昨日对记者表示,“从发行优先股的条件来看,能够发行优先股的企业要具备较高的股息率、良好的现金流等条件,具备这些条件的行业与公司大多在金融如银行股和公用事业如电力、能源等。而从愿意认购优先股的机构来看,由于优先股的收益率比一般的债券要高,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追求稳定收益的大资金应有较大的需求。”
12月1日,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副主任韩向荣在参加第五届全球PE北京论坛时指出,IPO重启以后,对保险公司也是利好,尤其是保险公司特别热衷和青睐优先股的投资,这将是下一步优先选择的投资对象。
记者昨日综合多家券商研报观点发现,除金融行业外,由于较低的估值、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和毛利率,房地产、公共事业、建筑建材、交运等或成优先股试点先行的行业。
受此消息刺激,昨日在两市400多只非ST个股跌停的背景下,金融电力股逆势上涨,金融板块全线飘红,银行股上涨1.71%,其中浦发银行上涨3.3%,保险和券商股大涨逾3%,招商证券等7只券商股大涨5%以上,中国人寿上涨逾4%,而多只业绩优良的电力股如国电电力、上海电力、皖能电力等均小幅上涨。
或促进并购重组
嘉实基金最新的研报显示,优先股作为兼具股票和债券特征的新型融资工具,理论上能够提供上市公司更多的融资工具选择。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选择优先股发行最大的好处在于不必稀释普通股股权和出让投票权而达到融资要求。
《指导意见》规定优先股可以作为并购重组的支付手段。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该政策有利于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推动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与普通股不同,优先股可根据并购双方的需求灵活设计,解决企业并购重组的实际困难,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活动。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兼并重组中收购人仅能以现金支付或以本公司普通股换股的方式收购其他公司,前者资金要求较多,而后者则可能会影响收购人的股权结构。
“一旦优先股可以作为并购重组的支付手段,上市公司收购要约虽然仍适用于被收购公司的所有股东,但收购方完全可以针对优先股股东和普通股股东提出不同的收购条件。”上述投行人士王先生表示,“今年中小板和创业板很多公司都有并购重组,这与部分公司有大量的超募资金有关,主板公司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工具,未来进行行业整合和并购重组也就有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不过就等具体的细则了。”
事实上,监管层一直希望能引入优先股等支付工具推进并购重组。今年11月2日,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3年年会上曾表示,要进一步完善有关促进并购重组的政策措施,探索引入定向可转债、优先股等支付工具。
对市场整体利好有限
从昨日金融和电力股的表现看,市场对于优先股给与了一定正面响应。优先股对市场整体影响究竟如何?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优先股对减少市场的股权再融资有一定的帮助,还有可能提升发行优先股公司的每股收益。
“预期净资产收益率高于优先股股息率的行业和公司发行优先股,相当于给普通股股东增加了有利的杠杆,也就增厚了每股收益。因此业绩稳健的蓝筹股将受益,尤其是银行股,一方面满足了资本金需要,另一方面增厚了每股收益。”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表示。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优先股的推出对减少普遍股的发行有一定的好处,对市场的资金能起到分流作用,或许以后普通股圈钱的趋势也会因此有所改变。
不过,业内人士还表示,不可过高夸大其对市场整体的利好程度。杨德龙认为,优先股要真正激活A股,需要宏观经济、上市公司业绩好转才有可能。因此,优先股推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A股的市场格局,市场全面上涨的可能性很小。
同信证券胡红伟认为,“优先股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股权再融资规模,导致二级市场的抽资减少,从这个方面说是对二级市场的利好,但效用一般,毕竟优先股的规模不大,可实施的行业和公司也不多。如果存量国有股能够转化为优先股,从而降低二级市场减持压力,有助于稳定二级市场,不过目前看这种可能性很小。”
上述券商投行人士王先生表示,“对于发行优先股的公司来说,如果公司的成长性较好,优先股的制度安排介入后投资杠杆会被提高,在目标资产未来收益不断提高的时候,借用优先股的资金将实现收益最大化。然而,如果未来公司的资产收益率是下降的,则必须支付给优先股股东较高的成本,这对普通股股东和公司是不利的。”
业内人士还提醒投资者优先股一样存在风险。同信证券胡红伟表示,投资优先股同样有风险,当公司经营情况恶化时,优先股将面临无法获得固定股息的风险;而一旦公司面临破产清算时,由于优先股的偿付顺序在债券之后,优先股股东也面临损失本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