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辨识困境反转股

1楼
我是超级邮迷 发表于:2014/1/26 18:54:00
2014年01月26日 15:17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  我有话说 

  导语:快速增长型或困境反转型股票应该算是价值投资中获利速度最快的两种盈利风格,这几年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许多行业与企业都遇到成长的困惑,业绩与估值遭受双杀,但大幅下跌后,能够进行困境反转的企业必给我们带来快速的投资收益,如何在中国股市做困境反转股?

  如何做“困境反转”股?

  《红周刊》特约作者 蒋志春

  提出困境反转型概念的,是美国投资大师彼得?林奇,他是指受到严重打击,面临巨大困境,濒临破产边缘的企业,他的过去是优秀出色,众人追捧的;他的现在是伤痕累累,亏损严重的;他的未来不确定,是存在巨大危机的。但如果选对了困境反转企业,其回报大得惊人,并且其股价走势基本和整个市场的大盘起伏无关。

  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资之一,就是重金买入美国运通公司,在1963年,美国运通子公司,因为被豆油商人欺骗,商人用海水代替库存豆油,从而获得了大量豆油仓库凭证,再用凭证向银行贷款,最终导致美国运通1亿7500万美元的巨损,由此美国运通股价大跌,股价腰斩再腰斩,巴菲特在1964年,开始重金压宝运通,前后投入1600万,将其全部资产的1/3压在运通公司的东山再起。仅仅数年后,运通公司恢复了盈利,股价从35美金上涨数倍。

  彼得?林奇最成功的投资之一,就是在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濒临破产之际,大笔投资,重金投入。克莱斯勒因为经营方向失误,造成持续亏损,股票价格最低跌至1.5美金,但是在艾科卡入主后,公司重现生机,彼得?林奇在1985年,开始以6美金大量买入,投入基金最大份额去购买克莱斯勒。不到5年的时间,克莱斯勒股票价格上涨了8倍,如果按照最低点计算,上涨32倍。

  狭义困境反转股定义:质地本来优良,但因市场预期过高然后遭遇双杀的个股。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我操作过的汤臣倍健(76.3000.000.00%)就是类似的情况。简而言之:名企+低谷=寻找困境反转型企业。汤臣倍健上市之初,静态PE超过百倍,但第一个年份增长未达市场预期被投资者用脚投票。若只是市场情绪宣泄的话,这样的个股后续只要高成长,将获得超高的收益。后来事实证明公司基本面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只是市场投资者的情绪而已。

  誉衡药业(43.972.536.11%)也是这样的例子,上市之初被冠以“医药销售皇马团队”+后续重磅无数。这样市场给予的估值非常高,但任何皇马团队在行业整体降价的环境下也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所谓不能逆势而为就是这个意思。

  那以岭药业(36.401.474.21%)是不是这样的困境股呢?非常符合的,在遭遇毒胶囊事件之后,再加上为上市粉饰报告造成库存高企是最大的软肋。反转的时机就在于三大产品进基药后,销售下沉可以扩大销量断定得到确认。

  如何操作这样的反转股?前提是确保个股的质地一定要扛得住,如此才会从容布局。也许有投资者会问,万一后面是万丈深渊怎么办?可以通过组合投资以及分批建仓细节的策略来投资。为何一定强调基本面要过硬的个股,也正是因为强调个股质量才可以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即使短暂受挫但也只是输时间而不输金钱。(作者系某私募经理,业内资深价值投资人士)


2楼
我是超级邮迷 发表于:2014/1/26 18:55:00

  我理解的“好股好价”

  《红周刊》特约作者 小小辛巴

  所谓“好股好价”,我眼里的好股是“困境反转的好企业”,而不是简单地挑“好企业”。依据的是好学生定理,也即好学生长期来看一直是好学生,一、两次考砸可能会让人觉得他很平庸,但迟早他们又会变好回来的,虽然极少数真的会变成差生,但大部分好学生符合这个规律。

  而细分行业的龙头,大多是各个行业的好学生,当他们陷入困境时,特别是遇到各种挫折到了最糟糕的时候,不可能更差了,要变也只有可能变好,由戴维斯双杀到戴维斯双击,我就会重点考虑,虽然不能完全排除挑错,但我会尽量参照彼得?林奇、巴菲特、费雪等人提出的各种方法精挑细选,同时用组合来减少单一判断的错误。

  比如我去年持有的5只股票:桂林三金(14.750.090.61%)浦发银行(9.230.01,0.11%)数字政通(48.8801.433.01%)好想你(21.600.381.79%)坚瑞消防(5.9900.000.00%),这5只股票,虽然不同行业、不同类属,但大多符合困境反转这一规律。

  比如说桂林三金,它的两个拳头产品三金片、西瓜霜,分别是各个细分行业的龙头,符合我的好企业要求;而2010年时业绩曾出现短暂下滑,主要是公司加强渠道管理,防止串货,导致经营受到影响,陷入短期困境,符合我的标准。目前来看,公司已出现好转和提升迹象,大部分医药企业受调控的影响,第三季度业绩是下滑的,而公司却出现了营收和净利增速双双提升的好现象,2014年将会更好。

  又比如说数字政通,他是数字城管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符合我的好企业要求;2011年因地方政府换届导致订单减少,业绩下滑,陷入短期困境,也符合我的要求。目前来看,公司从2012年已开始反转向上,现在发展势头很好。

  又如我去年三季度买的好想你,他是枣业中惟一全国知名的品牌,符合我的好企业要求;但是2012年到2013年上半年,它却受到政策调控影响,高端消费与高档礼品的需求受到制约,导致公司经营下滑,而公司还加强管控,连续关闭大量门店,市场负面评价很多,陷入调控困境,它也符合我的标准。目前,公司正转型,加速布局商超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去年第四季度已经开始反转。

  再比如说坚瑞消防,是个很冷门的小盘股,它是S型气溶胶灭火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技术领先,符合我的好企业要求;而2011~2012年,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低端产品也声称具备S型气溶胶功能,既挤占了坚瑞的市场份额,又败坏了该技术的名声,导致公司陷入亏损困境,它也符合我的标准。目前,公司正大力发展消防工程,营收增长很快,2013年有望扭亏。

  除了上述共同点外,我挑的企业还有不少共同点,比如说负债低、现金多,不容易死掉;毛利高、获利能力强;企业小,成长空间大等。也这就是些基本素质,决定了这些陷入困境的好企业有希望再创辉煌。

  很多人既难以碰到好企业,更没有足够的水平判断什么是合理的价格。不注意短期价格下跌的风险,等于自己放弃了一条重要的容错防线。而要想怎么跌都不亏钱,只有两点:“只抓底价,不破买价”,具体来说:

  第一点“只抓底价”是强调要买到历史性的最低点价格,虽然它可能是一个区间,但是越接近极限低价越好,没人比我成本低。

  注意:这个成本低,不包括那些通过高抛低吸反复波段操作降低成本的,这种方式本身就放弃了对最安全价格这一客观事实的追求,而妄图用自己的主观操纵来形成客观事实,那本身就是一种投机的坏习惯。

  第二点“不破买价”是只抓底价的变种,如果没有第一点的最优方案可选,那就是自己买入的价格,成为很难再跌回来的位置。

  注意:这个位置有可能是从长期底部的向上突破点,而且一去不回头;也有可能是从长期底部开始上升后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档的最低点。虽然不是历史最低点,但因为不会损失,也基本符合要求,只是心理成本要高一些,失误的概率也更大一些。

  但这套体系也不是没有缺点。

  (1)最主要的是:熊市枭雄,牛市平庸。也可以说是牛市像狗熊。

  由于预留现金、分散抄底,在熊市中表现得很坚强,可是到了牛市,现金就成了负资产,会拖累整个账户的表现,没办法火力全开,也就无法赢过那些全仓押到大牛股的大神们。

  ( 2)买了底价,一躺三年

  买底价虽然较安全,不容易亏钱,但也可能碰到躺底三年的股票,也没办法赚钱。以前的市场比较小,整体联动性强,很少有持续躺底的,多少都会涨一点。但是,现在市场大了,分化很严重,越来越多的股票躺在没人关照和炒作的角落,常年都不怎么动的,这几年的大盘蓝筹股就是这样,不管业绩有多好,市盈率有多低,就是不涨。

  如果不注意按类别分散,都集中到了某一类股票上,可能三、五年都躺在底上不会赚钱。

  (3)起步较慢,考验耐心

  由于我的容错寻底,建立在缓慢进入、分档抄底、循环运作的基础上,所以,刚开始见效较慢,要较长时间建立起多个长线牛股的底仓,才会形成合力,慢慢发力,所以开始不容易做出较高业绩,会让人没有耐心。

  (4)说得容易,做起来难

  任何一套交易体系,即使内在逻辑正确,但具体执行起来却很难。

  比如说挑选困境好企,要求交易者要有较强的企业分析能力与独立判断,不人云亦云,这就相当难。又比如说只买安全底价,要求交易者要有强大的耐心和严格的纪律,不符合设定的安全区就坚决不买,即使看上去机会很多,也要舍得放弃,这种心理控制也很不容易。再比如说预留部分现金,绝大多数交易者都没办法做到,普通人都是全进、全出,哪会想那么多,最难戒除的是人的贪欲。

  但总体而言,我的容错体系仍不失为稳健获胜的交易体系,成果大小取决于交易者的自身分析水平和时运,至少能做到不容易亏钱。

  小小辛巴的投资理念辨析

  《红周刊》特约作者 阿素

  小小辛巴是我遇到的最为坦诚及乐于分享的投资人士。他乐于公开自己的持仓,并将发现的一些好股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并对为什么要建仓某只股票作出详细的分析与说明。更为可贵的是,对于自己的投资理念与方法,小小辛巴几乎和盘托出,相信许多初入股市的股民有幸读到他的文章,应当能够更快地找到入门的路径。

  小小辛巴的选股,给予一只股票未来成长性预期的权重比较大。相比于对一家公司未来的成长预期,我更看重一家公司现实的财务情况及市场地位。所以小小辛巴选的一些股票,如果看当前的财务数据,在我看来真是有些不忍目睹,未来的不确定性实在不小。这可能正是小小辛巴为什么要在这一类小盘成长股上极度分散投资的原因所在。

  如何规避一只股票建仓后继续下跌带来的较大亏损,小小辛巴提出了五档建仓法。据小小辛巴本人讲,运用自己的那套投资理念与投资方法,每年可以获得20%的收益。如果能够长期稳定地保持这样一种投资收益率,无疑可以证明这种投资方法的有效性。对于他的一些投资细节,我也有保留意见,在此提出几点。

  一、小小辛巴对于小盘成长股的选择是否过于看重未来的成长,以至对企业现实资产价值有所忽视?

  在投资选股中,我认为对企业现实财务状况及未来成长空间的平衡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一家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再大,也仅仅是“两鸟在林”,而企业的净资产、现金流等则是“一鸟在手”,是企业追求未来成长的基础。如果过于轻视这个基础,则投机的色彩会很浓。以小小辛巴重仓的坚瑞消防为例,最近两年各项重要财务数据为负值,投资的基础并不牢固。尽管小小辛巴以自己对企业经营非常了解作为可以介入的理由,但我认为作为一名局外人,从保守的角度来讲,能够对一家企业的经营做到了然于胸的概率很低,过于糟糕的财务数据让这只股票的投资披上了很浓的投机色彩。如果轻仓试验尚可,重仓持有我认为不是一种稳健的做法。

  二、小小辛巴的五档买入法是否会陷入“买入了好股但仓位过低”的风险?

  我认为在股票市场,优秀的上市公司一定是稀缺资源,真正值得介入的股票非常有限。如果我们费了老大的精力,研究了一只股票,用五档买入法买入,结果由于股票确实是好股票,在一档买入后股价就一飞冲天。尽管股价大幅上涨了,可我们初始投入的资金只有总资金的1%,则股价的大幅上涨又有多大意义?小小辛巴的五档买入法,每档投入总资金的1%,极可能的结果是基本面一般的股票会买得多一些,基本面最差的股票,最后可能买得最多,因为基本面好的股票往往比较强势,让你在一档、二档买入后,就失去了加仓的机会。我今年买入的好想你就是这样,买入后基本是最低点,没有任何加仓的机会,最后股价虽然翻倍了,但绝对赢利额很低。

  三、小小辛巴偏爱科技股及新兴产业股,是否较大地偏离了能力圈,以致冒了过高的风险?

  什么叫能力圈?按巴菲特的说法,就是能够看清一家公司未来十年的发展。巴菲特较少投资科技股、医药股,就是因为这类公司或者变化太快,或者太难理解,从而无法较好地把握其未来较长一个时期的发展。小小辛巴关注的科技股很多,尽管小小辛巴可以洋洋洒洒地对一家科技公司的产品如数家珍,写出一大堆的分析,但我认为隔行如隔山,除非他学的是这一行、做的是这一行,否则,能够真正理解的概率很低。人这一辈子能够真正搞懂一两个行业已经很不错了,更多的行业,至多是熟悉一些罢了。看电视上许多分析师,不管说起哪个行业似乎都可以滔滔不绝地说得头头是道,但那不过是职业需要,如果你全信了,亏钱就不远了。对于新兴产业,即使你能够理解其中的某一行业,那么这个行业初始的竞争变化也让你很难分清未来哪家企业可以胜出。就像现在的TMT行业、互联网金融等,热得不得了,但未来能够胜出的一定是极少数,一般人很难有火眼金睛,提前判断出胜者。所以,对于科技股、新兴产业股这些变化比较大的行业,我们很难真正把握其价值,介入这类行业股票,投机的因素很大,对于一名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应当尽量规避,最多是少量参与。

  当然,总体上,对小小辛巴的投资理念与方法,我是认可的,只要坚守自己的能力圈,做好现实与未来的平衡考量,以合理地分散投资规避风险,则在这个市场成为少数胜出者的概率会增加很多。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518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