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教授
一、中国股市传奇——美丽的女孩使我坚信,中国股份制、中国经济会坚定崛起
(1)、浙江美院里邂逅美丽女孩
第一次考北大研究生因英语少2分失败后,我去了湛江医学院(现广东医学院)马列室当经济学老师,北大赵靖教授来信,让我坚持再考,“千万别放弃,你的总分比录取的2个师兄高很多,千万别谈恋爱,好好复习。”
于是暑假中,经亲戚介绍,我去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找了个学生宿舍复习英语。在这里,每天吃饭时,我见到一个17-18岁的非常漂亮的女孩,她温文尔雅,高1.65米左右,对人不多讲话,与其他美院女大学生不同,此女孩很内向谦虚。几次吃饭碰到后就认识了,她告诉我她来自江苏苏北,是人体模特儿,专门让美院老师同学画人体的。我惊住了,但很快冷静下来,学着大师们腔调,“不不不,人体是世界上最美的;你在为艺术献身,我很尊敬你。”
她说着说着,眼中闪出泪花,“我第一次裸体让他们几十个男女生、老师画画时,都吓昏过去了。没办法啊!家里等钱用啊!爸爸来信说,村里办了乡镇企业,提出‘以资带劳,带股进厂’,哥哥拿了我寄去的2000元进厂去了。我每被他们画一次,可以挣6块钱,我现在还要为二哥挣2000元,最后,我自己也要挣2000元进厂去。”
这一晚上,我很震撼,感到不得了了,中国的乡镇企业,中国的股份制,中国的经济,一定会崛起,一定会立于世界之林之顶。老百姓在拼啊!当时的震撼就像海外华侨看到河南林县人民开掘了红旗渠的拼搏、英勇一样,中国一定会强大起来。
(2)、出现了很多股份制企业,遍布全国各地
在全国当时出现了大批股份制乡镇企业,其中最多的是江苏苏南、河南密县、陕西洛南、福建永安,河北集资10亿元入股,重庆出现1.7万家股份制企业。
这些企业大多是乡镇企业中的优秀、领头企业,是佼佼者。它们后来成长了,壮大了,全国达到4000多万家,有的今天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了。
(3)、厉以宁老师当着韩国商务参赞的面挥手说,中国沪深股民达到100多万了,股市关不了了,中国股份制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一定成功!
当时的中韩还没正式建交。一个机会,我遇到了当时韩国驻北京办事处的商务参赞,他看到我撰写的一本英文书《1949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政策、理论及改革》。他看到是厉以宁教授为我写的英语序言,他惊喜了,是厉以宁教授写的序啊!
太好了,我们在汉城(现首尔)读大学时就知道,领导中国改革的有两个学派、两个经济学家,价格改革派和产权改革派,厉以宁是后者的发起者和带头人吧。“我连说:”对,对,对。“在他的力邀下,我打电话请厉老师和夫人何老师在燕春园附近的酒店吃饭,厉老师答应了。他们骑着旧车来到颐宾楼吃饭,韩国商务参赞极为尊崇厉老师夫妇,”太好了,我们韩国同学可佩服您了。
谈到了股份制改革,厉老师高兴地说:“我们刚从上海、深圳回来,中国股民有100万了,股市关不了了,中国股份制改革停不了了,中国的经济改革一定会成功!”厉老师充满信心,并站起来挥了一下手。当时他的坚定、自信、热情,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4)、厉以宁的“所有制改革”轰动全球
从北大研究生毕业来复旦后,我多次去北京、国务院各部委调研,一次我打电话给厉以宁老师,他说:“谢百三,你今晚来听我在北大的讲座,中国的所有制改革,连讲三晚上。”
晚上,我从国务院回到北大,办公楼礼堂楼上楼下走廊里挤满了人,挤满了同学、老师,北大无论文理科师生都极关心中国的经济改革,关心着祖国的未来,我在厉老师讲台的角下地毯上坐着记笔记(一坐就是三个晚上),一字不漏地记了下来。厉老师认为“中国的改革可以因为物价改革的失败而失败,不会因为物价改革的成功而成功;中国改革的关键是所有制改革。”他大力主张推广“股份制”,认为中国股份制、中国股市可以推进改革。这三天报告,前两排坐满了中外记者,他们迅速向全世界报告:中国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了产权改革思路,中国改革向更深更广领域推进了。
(5)、大量国企亏损,管理层请厉老师讲课。股市喷薄欲出。
当时的情况是经过承包、租赁、资产经营责任制改革,中国企业好了一阵子,但不久又旧病复发,且短期行为极严重,拼机器、拼设备、拼人才。承包人只顾眼前利益,而物价又以20%的幅度上涨,这使党中央国务院十分着急。必须在企业改革中找到一条没有短期行为的,让所有权和经营权重新结合起来的新路。政治局高度重视厉以宁教授的关于股份制的思想,他被请到中南海做报告。后来,邓小平支持了他的思路:中国的股市万里长征,就从这涓涓小溪开始了。
理论、思想、智慧、视野是决定一切的。
二、本周股市
本周股市:受人民币汇率连跌五天的影响,股市大跌一场(注意人民币如果真的贬值,房价、股市都会大跌的),但现在还不像真的贬值,倒像是央行在吓唬外国人,“热钱别再进来了。”中国的工资还是低,市场还是大,政局还是稳,会贬吗?再调研一下汇报给大家。
三、关于新股
估计在“两会”结束前,是不敢发的。但最后,今年
700多家是一定会发出来的。反复对比世界各国的新股发行三大方式,感觉这次中国席的方式是最不伦不类的,最乱七八糟的,最不顾民意的(香港对好股发行是尽量让每个人都买到),最不切合国情的,也是炒作最疯狂的,对民众和大家意见最胆大妄为不予理睬的,也是历届证监会史无前例的。回忆起来,真是绝无仅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