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北京晚报:90后青年不光刷微信、微博,还跟上班族一样,玩起了互联网理财。余额宝、理财通……不少大学生样样精通,北京甚至有大学生为了获得更高收益而晚交学费、住宿费。调查显示,逾七成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理财产品。
记者追访:各种宝诱惑不小,北京有大学生甚至为了“理财”晚交学费。那武汉的童鞋们呢,他们是否也热衷理财?
武汉大学生也爱各种宝
在武汉的高校里,余额宝被不少同学认为是安全稳定的投资。记者采访了5名华中农业大学的学生,其中4人都在用余额宝进行理财。该校2011级会计学专业王宁同学在用余额宝,每个月的生活费都会存入余额宝。“钱放在身上不会生钱,存银行利息又太低,只有投资才有收益。”华科大新闻学院大三网络传播学专业彭刚林说,从去年6月1日到今年1月,他和同学共同经营了一家以出售零食为主的小卖部,赚了几千元。彭刚林告诉记者,他身边的同学都在用余额宝、理财通、网易宝等网络理财产品,“父母每月给的1500元生活费等都会存在宝里,按6%的年利率计算,一个月好歹也有7.50元的利息”。
武汉高校大学生的理财意识和年龄及专业有关,高年级同学理财比较积极,低年级新生花钱则比较随意。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大一的杨子蕾同学表示,班里38个同学,只有两个同学买了余额宝;而专业和经济沾边的学生,理财方式则更丰富。
经院学生更爱炒股养基
记者采访发现,大学里经济学院的同学,理财方式更加“激进”。他们热衷于炒股票、养基金,投入的本钱也不仅仅是生活费,而是拿出一笔投资专款。华科大金融专业大二的董弋嵩称,高二他买过建行的五千元基金,大二上学期他甚至还买过比特币,体验了一把。和小董同一专业的冯同学,去年开户炒过一段时间的股票,投入本金1万。炒股的本金由家里人出资。华科大经院的刘刚同学也炒股,他还参加过两次模拟炒股大赛。刘刚告诉记者,他以后想从事理财方面的工作,炒股也是为了积累经验。而自从去年4月参加炒股比赛后,刘刚就开始开户炒股,本金2万元,每天课间浏览行情并操作。
彭刚林告诉记者,其实大学生也没有很多闲钱,买余额宝等等主要也是为了获得一些理财经验,他希望现阶段仍以学习为主,以后工作了钱更多了,就可以好好理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