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稿件来源:财经观察
财经观察
本报记者 刘柯
今天,说一个比较细微的话题,那就是2000点之下银行股的投资价值,毕竟像工行、建行这样的股票已经是5年新低了。
首先,我们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增长问题,这是市场给予银行股估值的基础。在利率市场化以及破除垄断的大环境下,再加上中国银行业前几年的快速扩张与增长,要想继续维持20%甚至30%的增长肯定是不切实际的。但在中国,由于GDP必须保持一定数的正增长,且可以有行政支撑,作为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发展的速率应该不会低于GDP的速率,也就是说,中国银行业未来保持8-10%的稳定增长不是大问题。退一步说,即便低于GDP的增速,维持正增长问题也不大。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看看大银行股的分红情况。最近几年,以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大银行,以汇金的要求分红率是35%,即便以后再降,按证监会鼓励分红的要求看,30%是底线。以建设银行为例,其2013年的每股收益在0.84元左右,30-35%的分红率就是每股分0.26-0.3元之间,除以3月10日的收盘股价年化收益率是7.4%。在上述未来几年建行增长维持稳定的情况下,这个分红率以及年化收益率都会只高不低。
第三,我们来研究一下市净率。现在谈中国的银行股,很少谈的是市盈率,但市净率是没有多少水分的。同样以建设银行为例,其目前的动态市净率是0.9倍左右。我们假设这个0.9不变,建行每年分红后的利润滚存增厚公积金0.5元左右,则3年后建行的每股公积金都是6元,再按0.9的市净率折算股价,则3年后可预计的股价是5.4元左右,比现价高40%,平均每年的收益率是13%。
因此,无论按上述哪种情况计算,银行股未来几年的长线财务投资回报率都还是不错的,未来3-5年内年化10-20%的收益率都是可以实现的。这里面有几个变数还没考虑,一是分红制度改革以后对银行股这种高分红品种的重新认识;二是T+0以后给大盘蓝筹带来的交易性溢价因素;三是市场回暖以后重新对银行股估值的提高。当然,很多人会说,这个收益率并不吸引人,而且中国银行业可能会在利率市场化以后大量倒闭,或者股市跌到1000点银行股的股价会更低,这些都是可能出现的黑天鹅,上述收益率应该是正常市场情况下的一种判断,不是绝对的投资参考。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另外几个例子,那就是目前实业资本或者最时髦的前卫行业资本对银行的态度。做地产的恒大斥资33亿入股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做互联网的阿里传闻要入股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大家都还是看好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前景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做,这值得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