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特约作者 济南 朱邦凌
除少数业绩高成长的绩优公司外,大部分股票追逐的都是题材与故事,新股也不例外。当题材的光环消退,股价也将回归。今年上市的48家次新股,也会逐渐出现分化。
次新股介入时机和个股选择至关重要,盲目抄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大部分新股经过炒作,溢价很高,部分新股上市前经过包装粉饰的业绩也未经证伪。新低,从来不是买入次新股的理由。选择次新股投资,需要经过三步曲。
第一步:趟过地雷阵。A股一季报大幕将于4月9日开启。值得投资者警惕的是,不少新股上市后业绩迅速变脸,投资者面临次新股的业绩地雷阵。目前,新股发行领域的业绩造假和欺诈上市逐渐减少,但上市前的财务报表粉饰却未能绝迹。但造假不可能长期维持,因此新股一旦上市后,部分公司很快就会业绩变脸。
IPO重启后首批上市的48只次新股中,有41只股票发布了2014年的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有11家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减,占比超四分之一。我武生物(36.050, 0.20, 0.56%)、安硕信息(33.680, 0.40, 1.20%)、博腾股份(46.300, 0.90, 1.98%)等公司净利润下滑超过20%。今年新股开闸后首批上市的48家新股中,已经有6家公司出现亏损,分别是:东易日盛(34.01, -0.84, -2.41%)、绿盟科技(92.380, 4.19, 4.75%)、东方通(52.700, 1.10,2.13%)、安控股份(45.870, 0.33, 0.72%)、鼎捷软件(31.290, 0.39, 1.26%)、赢时胜(40.910, 2.02, 5.19%)。
牧原股份(32.65, 1.33, 4.25%)3月29日发布业绩修正公告,预计2014年一季度大幅亏损4500万元至6500万元,而此前预计盈利3500万元。,金轮股份(30.20, -0.63,-2.04%)和金一文化(21.22, -0.65, -2.97%)一季度净利润也大幅下降:金一文化一季度预亏1200万元至1900万元,同比预减178%;此前金轮股份也预计,2014年一季度净利润下降40%~50%。
第二步:新股溢价消散。本轮IPO新政,要求新股发行定价参照二级市场同行业平均市盈率,超过行业平均市盈率的要连续发布三次风险提示公告。奥赛康事件后,部分新股发行价格明显偏低,大幅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但新股上市后连续涨停,迅速填平价格洼地,甚至大幅溢价出现价格泡沫。
最近次新股的暴跌,主要原因是前期的过度炒作。次新股暴跌的背后,是机构的集中抛售。48只次新股上市以来,绝大多数都遭遇了机构的巨额净卖出,金额动辄过亿:如陕西煤业(4.12, 0.01, 0.24%)被机构抛售3.35亿元,纽威股份(18.93, 0.11, 0.58%)被抛售3.9亿元,贵人鸟(12.51, 0.01, 0.08%)机构净卖出达4.64亿元,应流股份(12.63, -0.08, -0.63%)机构净卖出3.46亿元。
那么新股的合理价格应该是多少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他的发行价格应该参照的是同行业平均价格水平。因此,大多数新股价格泡沫破裂,回归发行价格附近是合理的。考虑业绩粉饰因素,部分新股跌破发行价也是十分正常的。
次新股的总体抄底时机应该是在大部分新股回到发行价同时部分新股破发,此时才是较好的抄底时机,目前显然不是。根据Wind资讯数据,17家已披露业绩的中小板次新股的平均市盈率为53.15倍,24家创业板次新股平均市盈率为52.91倍,尽管略低于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60.93倍,但也处于相对高位。
第三步:精选高成长。发行价附近是总体的次新股介入时机,但需要精选个股,因为不少新股会经历业绩与估值下降的戴维斯双杀。不少公司的新股溢价消失的同时,业绩也被市场证伪,两种力量交织,这种新股会大幅破发。因此,要将有业绩造假可能的公司首先排除,如毛利率等财务指标明显大幅高于同行而未有合理解释的公司。
先选行业后选个股是比较可行的,次新股选股策略,需要精选信息软件、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个股;最好选择业绩预告持续增长,后续有高送配题材的新兴产业公司。现在明确预告高送转的次新股有光环新网(91.600, 2.25, 2.52%)、东方网力(150.900, 4.10, 2.79%)、汇金股份(37.330, -0.42, -1.11%)、汇中股份(52.080, 0.44, 0.85%)、扬杰科技(45.780, 0.78, 1.73%)、绿盟科技、楚天科技(55.180, 0.05, 0.09%)等。部分新股业绩具有季节性,如软件信息行业的不少公司,虽然预告一季度业绩亏损,但可能并不影响其投资价值。
中线选择次新股,另外的思路就是选择有强烈并购预期、能够实现外延式扩张的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业重构和资源优化配置都需要通过兼并收购来完成。因此,通过外延式的扩张和跨界并购,成为很多公司短期内业绩大增的秘密武器。
首批发行的48家次新股,不少也存在并购预期。那么,这些次新股就是后续需要密切关注的最佳标的,如绿盟科技、东方通、思美传媒(46.33, -0.32, -0.69%)等。不过,他们目前的价格大都已经包含了以后的并购预期,需要等待股价合理回归再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