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估值驱动终结 美科技股分化难免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4/4/15 11:23:00

2000年,美股科网股泡沫的破裂致使纳斯达克指数重创逾七成。近日以亚马逊、谷歌为代表的美高科技龙头股价再度遭遇下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1.03%]3月6日以来累计跌幅已超过8%。彭博统计显示,2013年第四财季,纳指2250只成分股中科技股净利润比预期高5.4%,科技类公司整体盈利向好,即便如此,纳指还是经历着接二连三的下挫,涵盖众多科技股的纳指是否会遭遇2000年泡沫撕裂后的“一蹶不振”,引来市场的纷纷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科技股遭遇的下挫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有着本质的不同——彼时的多数高成长性的科技公司几乎没有业绩支撑,且市盈率是现在的5倍之多。

纳指目前估值不高

上周美国股市三大股指遭遇重挫,而近期连续大跌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则首当其冲。截至上周五收盘,纳指周度重挫113.6点,下跌2.76%,跌穿4000点至3999.734点,为2月3日来首次。同期,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分别下跌2.6%和2.3%。

彭博数据显示,上周五当天,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中有多达88只成分股下跌,其中谷歌和奈飞领跌。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奈飞和吉利德科学分别下跌6.36%和5.68%;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则重挫5.38%。

纳指如此糟糕的表现,投资者自然会联想到14年前美股科网股泡沫破灭的时刻。彭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纳指最新市盈率约为36倍,比过去10年的平均市盈率高出10%,比2000年同期峰值的181倍市盈率相比算不上高,而与该指数历史见顶的2002年1月的565倍,更是相去甚远。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2000年高成长性的科技股股价飙升主要靠市场热炒,所以当泡沫破灭后,其估值往往难有回升。事实上,这点从纳指2000年后的走势就可看出,自2000年3月纳指触及5132.52点的历史新高后,科技股便开始陷入低迷,时隔9年到2009年3月,纳指才开启了新一轮的大牛市。

截至目前,标普500指数动态市盈率约为15倍,而纳斯达克则约为36倍。这主要是因为该指数覆盖的多为高成长性的科技类公司,目前纳斯达克所覆盖的2500多家公司中,科技类公司的数量占比就高达四分之一,而其中市值权重占比则接近50%。

流动性收紧导致普跌

彭博统计显示,经过调整后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2000年时的5132.52点,而该指数最新的52周新高为4341.71点。分析人士认为,推动本轮纳斯达克综指上涨的动力与此前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除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和新兴科技的崛起外,美联储接连推出的三轮量化宽松是最大的上涨“推手”。

眼下,随着美联储新任主席耶伦在上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放话“今年秋天QE退出,明年春天或启动加息”的声音后,美高科技股就开始遭遇重挫,这主要是因为流动性的收窄,对于股价抬升多依靠高估值作支撑的科技股来说,可谓“致命一击”。

通常情况下,高成长的股票需要高流动性。从流动性的角度看,因为耶伦前期对“6个月后加息”的表态曾导致流动性收紧,科技股就开始遭遇冷酷的抛售,后又因上周四公布了没有提及QE退出后“6个月”加息言论的FOMC会议纪要,市场情绪得以缓解,又再度助推美股上涨。

晨星公司首席股票策略师保罗-拉尔森表示,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相比,目前的科技企业明显拥有更强劲的基本面。2000年时很多蓝筹科技公司的市盈率高达35至40倍,但却没有足够的盈利表现来支撑其股价。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89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