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美银美林的这份调查报告是在4月4日到10日之间通过网络和电话形式进行的,共有239名基金经理人参与了调查,这些基金经理人总共管理着6740亿美元的客户资产。
⊙本报记者 王彭
投资者增加股票持仓
股票市场近来遭遇重创,原因是投资者担心企业盈利表现疲弱且估值过高,这促使部分投资者撤离高风险资产市场,尤其是所谓的“动力股”(momentum stock),转而投资于更加安全的周期性股票,如金融类股、基本资源类股和汽车类股等。但在上周一的交易中,全球股市扭转了下跌走势,原因是据该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零售销售大幅增长,创下自2012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美银美林全球研究部门的首席投资策略师迈克尔·哈特奈特(Michael Hartnett)指出,对于最近以来科技类股以及生物技术类股所遭遇的卖盘来说,其原因可能在于投资者倾向于投资价值型股票。他指出,认为价值型股票未来12个月中的投资回报表现将好于增长型股票的投资者人数创下了历史新高。他表示:“最近以来的市场波动性已经促使投资者针对美国增长型股票的极端看好情绪减弱,同时也使其针对新兴市场的极端看空情绪减弱。”
报告还指出,目前股市现金分配也仍旧接近于两年高点,但卖盘并未导致投资者对高风险资产持悲观立场,原因是从最新数据来看,尽管认为股市估值过高的投资者比例创下了自2000年7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在4月份中,投资者仍旧增持了股票部位。
富兰克林证券投顾指出,根据四月份的全球经理人调查报告显示,经理人持续看好全球景气前景,有净62%以上的经理人认为将在未来一年里迎向转强的全球经济环境,与上月比例持平。另外,经理人对中国经济的看好度出现回升,有净34%的经理人预期中国经济将在未来一年里转弱,较上月的47%改善。
富兰克林华美中国消费基金经理游金智指出,从近来官方的动作来看,今年要力守的经济增长率目标不至于偏离7.5%太远。随着财政政策的运作,第二季经济动能应可显著较第一季回升。过去一个月来,中国股市已出现震荡向上的趋稳格局,虽然有首档债券违约、人民币贬值以及经济增速放缓等负面因素干扰,但从另一方面思考,这些已被视为政府有意起身改革的讯号,并体现当前蓝筹股股价的重新复活上,且大幅提振市场的信心。
随着对景气复苏成长的预期,表示正在加码股票的经理人由上月的净36%升至净45%;经理人持续看淡债市,表示减码债券的经理人由上月的净53%小升至55%。另外,对于商品资产的投资态度持续偏向负面,反应经理人对中国需求增速减缓的预期,对商品的减码幅度由上月的净18%升至21%。经理人资产配置的现金水位则见到下滑,由4.8%降至4.6%。
科技、工业与医疗股仍获青睐
对于类股展望,富兰克林证券投顾指出,虽然近来科技股面临较大卖压,但经理人对科技股的看好度未见到太大动摇,仍有净39%的经理人表示看好科技股,遥遥领先其他产业。获经理人青睐度居其次的是在工业与医疗类股,显示经理人对景气依然乐观,且可能将一部分生技持股移转到获利较稳健的医疗产业。另一方面,最不被经理人看好的产业分别为公用事业、通讯和民生消费类股,反应当前经理人对防御型产业还是采取减码的配置。
富兰克林高科技基金经理马特·摩伯格分析,目前科技股的情况与2000年大不相同,当年科技股市值占史坦普500指数约1/3,但在获利上只有14%,反观现阶段科技股的获利与市值都各占标普500指数约19%,显示市值规模仍在合理反应获利的水平。
富兰克林坦伯顿生技领航基金经理依凡·麦可罗指出, 生物科技股近期走势疲弱,短线而言,其观察到资金转向低贝塔值、低本益比、具较高收益的股票。但从基本面观之,其对生技产业的长线看法并未改变,生技股股价及评价面经过过去两年的大幅上扬,可能会看到一些获利了结卖压,但相对于产业预估成长性,生技股仍具吸引力。操作上,仍采取长期投资观点,秉持由下而上、侧重企业基本面研究的投资原则,短线市场震荡可能提供一些被低估股票的投资机会。
新兴市场谷底回升
在区域的投资配置方面,富兰克林证券投顾指出,经理人对成熟股市的看好程度均见下滑,美国股市的看好度由上月的净加码13%降至12%,日本股市由上月净加码16%降至净加码13%,净加码程度来到2013年2月来最低,而欧元区的净加码程度亦见下滑,由上月净加码38%降至30%,不过仍连八月位居最被看好的市场。
富兰克林坦伯顿成长基金经理诺曼·波斯玛表示, 欧洲股市仍然是最具吸引力的市场,包括从本益比、股价现金流量比以及股利率来看,欧股都相对具吸引力。而且,欧洲经济最痛苦的时期已经过去,一些国家过去所力行的政策已经开始出现成效,从近期的经济数据来看,今年欧洲经济可望回到正成长。
另一方面,经理人开始重回新兴市场,寻求评价面更为低廉的投资机会,对新兴股市由上月的净减码31%,大幅收敛至13%。
富兰克林坦伯顿亚洲成长基金经理马克·墨比尔斯指出, 市场先前对新兴股市过度悲观,从评价面来看,新兴股市已来到极具吸引力的位置,在1990年代时,新兴股市的股价净值比曾来到三倍以上,但现在仅有一半水平,而以预估今年获利的本益比约为10倍,相对成熟股市折价超过25%,然而新兴股市的股东权益报酬率水平仍高于成熟股市。许多投资人之前已相对减码新兴市场,但在越来越多人看到新兴市场的投资机会下,这样减码的趋势将进入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