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近几天,沪深A股市场上地产股呈现明显上涨势头,地产龙头万科A(8.81, 0.12, 1.38%)连续两天涨幅超过3%,更有多只地产股连续涨停或逼近涨停。
对于正处于风口浪尖的房地产行业,缘何还会出现地产股的连续上涨?其中原因之一,恐怕在于上周存贷比计算口径的调整。6月30日银监会公布的《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一定程度上松了松商业银行信贷的“紧箍咒”。有人因而揣测,当银行的贷款余额出现松动,资本很有可能会再次转向房地产。对此,我们并不认同。目前来看,地产股因存贷比调整而一时躁动,更是一厢情愿。
从行业发展看,房地产已经呈现调整分化的格局。过去10余年,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房地产,呈现连续上涨的火热局面。然而,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曾经的火热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进入2014年后,受政府限购限贷等一系列政策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热潮开始降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4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81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9%;商品房销售面积277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9%。
与此同时,随着分化调整的开始,楼市投资吸引力开始明显下降。此前央行[微博]发布的二季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基金及理财产品、购买债券和房地产投资,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30.9%、16.4%和14%。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央行发布的一季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房地产投资以16.2%的比例位居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的第二位。仅仅过了一个季度,房地产投资就在居民偏爱的投资占比中滑落了2个多百分点。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说明,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分化调整,百姓对其信心指数下降,房市昔日的吸金魅力已经渐退。
资本的逐利性决定很多资金只会“追涨不追跌”。因此,在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大变局背景下,很难说信贷的松动会导致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何况本次存贷比计算口径的调整,有着精准的定向特征,带有明显的优化结构的调控思路,也正因此,有人将其称为“定向刺激”举措。这样的特征与思路,从根本上决定了松动的信贷资金有着明确的流向。
可以说,本次存贷比计算口径的调整,是自4月以来,继两次定向降准后的又一次“微调控”。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这次存贷比口径调整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流动性,减少各大银行每月月末上演存款争夺战;同时,《通知》将支农、支小、“三农”和小微的政策性贷款排除在存贷比计算项目之外,有利于降低所设企业的融资成本,助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当然,一定有人会有疑虑,本次定向的政策松动能否实现上述调结构的初衷,会否沦为增总量的刺激性政策?其实,这样的疑虑大可不必,此前类似定向政策的成效能够帮我们看清趋势变化。
4月以来,为了实现稳增长的目标,政府连续出台定向降准等政策,“总量不变,结构优化”的政策微调,有利于银行增投信贷。这些政策的精准发力,在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引导和鼓励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三农”和小微企业时,并没有导致更多资金流向房地产等调控领域。如中国指数研究院[微博]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就显示,4月央行推动定向降准后,中国的房地市场产并未因为“利好”的货币政策而改变颓势。数据显示,5月百城房价出现两年来的首次环比下跌,下跌城市超六成,较4月增加17个;6月百城房价延续跌势,且跌幅扩大。这些数据或可证明,定向调控,精准发力,利于引导资金进入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领域,这也是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的必然要求。
不过,本次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并非与房地产毫无关系,政策的导向之一实际上涵盖了保障房、棚改等内容。比如本次存贷比调整增加的分子扣除项第四条引发外界广泛关注,即商业银行发行的剩余期限不少于一年,且债权人无权要求银行提前偿付的其他各类债券所对应的贷款。业内分析一般认为,除前述条款已经明确指出的小微专项债外,此条也意味着鼓励银行发行其他政策扶持项目的债券,比如包括面向住宅金融、棚户改革等政策性倾斜的债券。若从这个角度看,地产股因存贷比调整而躁动尚可理解。
尽管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等定向调控的“靶心”已经确立,但是为增加精准度,有关部门需要完善相关监管,合理控制执行环节,健全银行等相关部门的问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政策切实落地,有效避免新政“脱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