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股市)太可怕了。”1999年5月19日的海南,初涉股市的刘震(化名)几乎亏尽了本金。九年之后的2008年1月22日,面对七天跌掉1000点的上证指数,已经是证券公司高管的他又一次重复了当年的感慨。
这一天,上海的天空飘起了雪花,浦东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电子交易屏幕上满是跌停的股票。不过,当“暴跌”变得司空见惯之后,对手中股票不离不弃甚至大举抄底的股民依然数量可观。“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刘震称。
营业部股民异常冷静
2007年,A股新开账户数一路攀升,从7800万户一跃达到了1.3亿户。第一次,中国股民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07年12月30日,香港《亚洲周刊》刊出了一个“史上人数最多的封面”——“一亿内地股民”赢得了“2007年度风云人物”的桂冠。
就是在这一年,中国股民经历了A股市场史无前例的牛市行情,见识了“5·30”中一批股票连续四个跌停的暴跌,更因为沪深两市“无视”国际股市震荡而感受到了未曾有过的优越感。
这期间,人们逐渐熟悉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加息,熟悉了人民币升值、人口红利,熟悉了次贷危机、“AH”股溢价。当然,也逐渐接受了日复一日不断抬高的市场估值水平。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见多识广”的中国股民开始变得“成熟”、“冷静”。于是,在面对上证指数高达7.22%的跌幅时,股民们的紧张程度似乎远比“5·30”时低得多。
“怎么办?大盘怎么没底了,指数到底要跌到什么时候啊?怪吓人的。”昨天,上海某券商营业部内,一位中年女股民拉着身边一个“股友”不停地絮叨着。对方显然已经开始不耐烦,大声“教育”道:“大盘涨跌和你有关系么?指数谁也说不准,猜这个有什么用?现在要看牢你手里的股票,想想个股能涨多少钱!”旁边一位股民马上附和称:“就是说呀,去年11月大盘震荡难道不厉害吗?但是个股行情很活跃的呀。”
说这话时,时针已指向15:00,上证指数收盘下跌354.68点,两市跌停个股合计达到了978只。人们没有像平时一样马上散去,营业大厅内的交
易电脑前站满了研究技术指标的股民,一些人还拿出小本子仔细记录。几分钟后,大厅中央的电视机响起了激扬的乐声,股民们挤到电视机前收看一档备受欢迎的证券评论节目。
“对于股市的动荡,投资者不用过分担忧,更不应该盲目杀跌。这只是市场热点切换的一个过程。”一位股评人士侃侃而谈。而在另一位备受投资者喜爱的分析师——刘勘出场时,一位股民在人群中喊道:“刘勘!反弹!银行股!”
“大资金”纷纷撤退
和营业部大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家营业部的一个大户室。“割肉吧,这次来得太猛了,中国平安已经把***包点着了。港股你看了么?香港那边昨天跌了1千多点,现在还没有要停止的意思。我跟你说,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最好先出来看看。这个行情谁也讲不清楚。”在那位股民高喊反弹的同时,一个“大户”正在电话中劝他的朋友尽早清仓。
与此同时,刚刚从营业部大厅回到办公室的这家营业部负责人张魁(化名)摇了摇头。“其实现在场内大资金都在抛股票,基金公司早在去年10月份时候就开始不断降低仓位了。这波反弹以来,机构也几乎没有什么作为。”
张魁告诉记者,不只是基金,这波杀跌开始时或者是更早,私募资金也已经大举撤退了。“私募的资金很多都是从信托公司拆借来的,借款合同的规定非常详细。面对大幅杀跌的市场,在前景不明朗的时候,它们只能斩仓。”
“现在在市场中的差不多是机构和私募的残余资金,还有大户和散户的资金。”张魁表示,一旦杀跌真的开始,已经仓位不重的机构不会在乎三、五个点,所以最近的跌幅才这么吓人。
事实上,最近一段七个交易日以来,股民的账户已经大幅缩水。“去年10月份以来全都白忙活了。”张魁这样评价他最近一段时间的“收获”。不过,与很多去年下半年才入市的新股民相比,他依然是幸运的。
刚刚毕业一年的股民小李(化名)去年4月底开始进入股市。她告诉记者,到昨天收盘为止,她不仅输掉了所有盈利,而且还亏掉了本金。“里面有一半是我入市以来一点一点转账进去的工资。”
“散户抄底让我害怕”
“我早就提醒大家离场观望了。”刘震说,“看到美国股市和欧洲股市大跌,22日一早我就通知所有的朋友和客户,叫大家全部清仓,把钱取出来去存定期存款,免得自己手痒去抢反弹。”
不过,让他失望的是,收盘时公司的交易数据显示,他管理的客户中有70%以上都在22日上午大举买入。“一看到这个结果我就知道行情不行了。”刘震几乎是躺在椅子上叹气道,“完了,‘大行情’开始了。”
回忆当年,刘震说,“市场的危险往往在于投资者都意识不到危险,尤其是现在A股几乎没有任何利好消息的情况下。现在很多散户根本不知道害怕,今天上午进去抄底的下午就被套牢,这些人明天势必出逃并造成股指震荡,然后又会有人继续抄底。一次大级别的调整往往是这样展开的。”
他表示,对于真正意义上的调整而言,下跌首先会吞噬投资者的收益,然后再吞噬本金,直到投资者都没有资金、没有信心进场买股票的时候,调整才会结束。“现在最让我担心的就是散户的风险意识不高。”
就在离开这家营业部的时候,记者在交易大厅看到,尽管交易时间已经结束,但业务柜台前依然有5位股民在办理开户业务。一个工作人员一边处理手头的文件一边笑着说:“今天人怎么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