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年轻人为什么不炒股

1楼
封存 发表于:2014/12/5 12:27:00

2015年,85后也将进入而立之年,30岁的他们在很多领域已成为主力军,但肯定不包括股市。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85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A股账户持有人新增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30岁以下自然人A股账户数量为2091.87万户,较2010年的2766.66万户下降了24.39%,占持有账户总量的比例也从21.12%下滑至16.15%,相比之下,40岁以上股民占比达到55.97%,简言之,7200万账户已过不惑之年。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颇有感慨,多数股民同时持有沪深两个账户,这意味着30岁以下的股民才1000多万人。他的学生大多是85后,开户者却寥寥无几,眼下,年轻人对炒股的热情似乎日益冷淡。

真的没有钱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85后,本应是具有更高风险偏好的一代,但在此起彼伏的股市大战中,却难觅踪影。

AB站、二次元、脑洞系……申银万国不久前推出的一份传媒与互联网行业研报,让两位80后分析师迅速走红,而基金界也是风生水起,80后基金经理崭露头角。难怪有基金大佬直呼“真是老了,跟不上形势,看不懂研报内容。”不过,转角度也好,玩噱头也罢,对大多数80后来说,即便看懂了这非主流研究报告,也未必能在股市掘得真金。“自己不懂,要么追涨杀跌,被牢牢套住,要么从别人那里听消息,进去多半是筑底的。”在广东某机关单位做人事工作的周晓春直言,自己以后都不会投资股市。

“一来自己确实不懂,二来真的没有钱。我们夫妻俩月收入都在万元左右,算一笔账吧,每月算上吃喝穿行、应酬、电话、人情等等开支,即便万元收入在广州也是‘月光族’,再加上房贷,生活其实很窘迫。”为孩子上学,她刚刚置换了一套学区房,差价算下来,每月还房贷5000多元,加上生活成本上升,这对85后的小夫妻不得不勒紧腰带过日子。

在中国,无论是恋爱或结婚,“最大件”显然是房子,但10个80后,一半房奴,3个车奴,剩下是啃老族。迫于囊中羞涩,对于大多数80后来说,买房俨然是不能承受之重,炒股更难有闲钱。“每月落袋为安的也就1万元左右,买点银行理财和国债就挺好的,虽说收益率不是特别高,但我觉得怎样都比放进股市里强,要不然买点债券型基金,这股市风险太大,赚不了什么钱。”周晓春说,现在每天工作强度比较大,上班时间连轴转,周末出差或者加班是家常便饭,没时间去分析股市行情。单位同事有60%都会把工资的一部分以及闲散资金放入余额宝,因为这些钱不多,既可以网上消费,还能有一点收益。

“条件好的不缺钱,缺钱的炒不了。整体来看,80后正处于原始积累和打拼阶段,面临就业、生活、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无论是基于专业性或风险性考虑,都不敢轻易把资产集中到高风险的证券投资当中。”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说,年轻人积累不够,对行业的认知也有限,对他们来说,炒股其实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操作上难以把握。

实在亏不起

“一方面年轻人没有钱,但更重要的是股市不赚钱。”在胡俞越看来,由于股市长期缺乏财富效应,年轻的投资者正不断流失。

1982年出生的徐原已过而立之年,对于炒股,用她的话说,“早没了那股子雄心和锐气,仅有的一点情怀也已消磨殆尽”。

2007年股市最火的时候,徐原刚大学毕业两年。“其实上大学那会儿我也炒股,赚点生活费,工作后有了点积蓄,就入市了。”当时还在北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徐原,拿着一份让不少同龄人羡慕的薪水,工资的三分之一拿来炒股。“那时候大盘不错,从4000多涨到6000多点,就算偶尔操作失误也不会亏太多。”她说,一年下来,也赚了十几万,可2008年股市就不怎么好了,到了下半年,赚的钱已所剩无几。

2楼
封存 发表于:2014/12/5 12:28:00

之后的A股故事无需多说,沪指从6000多点跌至2000点以下后,便徘徊不前。“那时候大家都不相信股市会跌,总以为还有希望,如果当时按揭买套小房子,现在也翻番儿了,在股市死磕,结果扑了个空,虽然现在年收入50多万元,却早已赶不上房价飙涨的速度。”徐原说,在股市里折腾了几次,只亏不赚,算了算入市至今大概亏了20多万元。“国内造假公司从万福生科到绿大地,屡屡出现,越买越没信心,现在手头仅有一个平安,只是偶尔看看账户,沪港通来了,我也不炒了。”如今徐原每月房贷支出要7000元,上有老下有小,加上各项不确定性支出,她索性把钱都放在了理财通。“至少每天有收益,还不费脑子。”

不难发现,2007年是85后毕业步入社会的一年,80后的事业也刚刚有起色,走跌的股市难以激起他们入市的热情,即便进过股市,也跌跌撞撞失去了信心,这或许是股民队伍“后继乏人”的主要原因。记者从北京一家证券营业部了解到,他们近半数开户人是60后和70后,账户比较活跃且资金量较大,从十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基本上都有交易,但是80后则不到30%,而且一半是“僵尸账户”,很多人将账户资金控制在10万元以内,甚至更少。该营业部工作人员说,如今股民老龄化趋势明显,穿梭在证券市场中的散户多是50岁左右的大叔大妈。在基金领域,80后的投资者也对股票型基金不感兴趣,去年股基在公募基金中的规模占比下降了10%以上。

“80后步入社会时,正赶上A股长达7年的熊市,即便胆大的股民也是亏多赚少,股市的低迷让他们望而却步。”武汉科技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随着未来股市的回暖,投资者年龄结构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但要摆脱低迷,吸引包括80后、90后在内的投资者入市,除了健全法律制度,杜绝内幕和市场操纵,营造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外,最关键的恐怕还是提升股市的赚钱效应,毕竟有了行情,才有资金。

不是我的范儿

懒得理睬股市,不代表80后不理财,在封闭与开放的碰撞中,被打上时代烙印的80后在财富投资上踏着特有的步调。

相比股市此一时彼一时,互联网理财火得一塌糊涂。去年6月才面世的余额宝用户数目前已突破1亿,这其中大多是不到30岁的年轻人,远超A股持仓账户数。

“80后的年轻人不是不理财,他们理财的方式是各种宝,余额宝的影响力比股市的影响力还大。”胡俞越说,如果网络对于60后、70后来说是一种工作方式,那么对80后而言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1989年出生的冯云在一家证券公司做资产管理工作,平时在办公室,有时间可以看看大盘。“但没太多时间去分析股票,投资主要还是以股票型基金为主。”在他看来,个人投资相对来说风险较大,一定要用闲钱来做投资。工作刚满一年,自己也没有太多积蓄,对投资理财选择了相对保守的方式,全部资金不超过20万元。冯云说:“理财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赚,在风险、收益和资金方面要有所权衡,事业刚刚起步,资金量不可能和父辈们相比,所以资金的灵活度是我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告诉记者,在金融机构工作的同龄人,80%都在使用余额宝,他们会将闲散资金持续放入其中,并根据当月资金量和股市状况适当调整,而除了“宝宝”系列产品外,银行理财、P2P众筹、国债、基金等也让80后趋之若鹜。实际上,从新基金发行的情况来看,过去一年,新发债券基金募资就超过800亿元,货币基金募集规模约2388亿元,其吸金能力已远超股票型基金。

3楼
封存 发表于:2014/12/5 12:28:00

“金融的本质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利用每个环节去挣钱,而互联网的本质,则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标准化,标准的事情极致化。”胡俞越认为,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的特点和趋势,对传统产业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我们拥有6.32亿的网民,这就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要吸引新一代股民进场,必须有新手段、新模式和新方法。

目前,年轻股民所占比例达到了历史低位,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批年轻投资者将一直驻足股市之外。冯云表示“如果没有从业人员限制,日后行情好转,自己也会考虑入市”。只不过,要适合他们的投资需求和理财习惯,才能吸引这批新生代股民进场,否则不可能形成大规模回流。

“85后股民占比虽少,但仍具有巨大发展空间。”胡俞越说,传统的现场开户、投资者教育等方式已经与年轻人对网络和移动终端的依赖明显脱节,作为证券从业机构,只有与互联网金融对接,在经营、产品等方面开发出新的投资模式,才有实力与线上理财一争高下。

券商们也已嗅到线上市场的商机,争相推出网络与移动终端开户服务,只要符合开户条件,就可实现网上或手机端证券开户,并打出超低资费牌吸引新客户。早在年初,国金证券已与腾讯合作推出“佣金宝”,而后中山证券、华泰证券等也纷纷试水网上开户服务。新生代股民的涌入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而券商线上争夺战已拉开帷幕。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76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