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中国平安成了市场唾骂的对象,甚至被认为是股市大跌的“罪魁祸首”。
实际上,众多对平安的反对和质疑围绕的依据都是大量吸取了股票市场的资金影响了股票市场以及平安融资是否符合道德以及是否合法的问题,我们不防简单的看一下:
平安1600亿巨额融资抽取股市资金造成股市暴跌?
实际上,许多质疑平安融资的评论人士也承认,即使平安不宣布巨额融资,股票市场在宏观经济不稳定、国际市场大幅下挫以及收缩银根等因素下,股票市场也会出现近期的下跌。
此外,即便短期内股票市场的下跌与巨额融资有关,但股票并非商品,商品价格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而且通常商品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商品的逐步陈旧而出现价格下跌,而好企业的股票则更接近于会随时间逐步升值的古董,股票价格应该由这企业的每一股股份在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能为投资人带来的回报反过来贴现到当前的购买成本来计算,而非简单的供求关系。虽然不可否认,股票的短期价格的确由资金和股票数量的供求关系决定,但长期来看,股票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股票市场的长期走势仍然是基于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因此,也许怪罪平安的投资人的目光看得稍微短线了一点,毕竟,平安的融资似乎与其他企业的盈利以及中国经济搭不上太大的关系……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短期股价涨跌能说明一则消息好坏吗?我想未必。试想,如果平安公布增发后股价大涨,同样的增发消息是否就会被认为是利好消息?难道在某个企业公布了某个消息后,动用一些资金操纵一下短期股价走势,就能改变该消息的性质?又难道说所有的增发都是坏消息?似乎在过去一两年的牛市中,大量企业的公开增发消息都已经被股市炒作成利好……甚至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平安还没有确切公布本次募集资金的投向……
引用新财富非银行金融行业最佳分析师、来自平安证券的邵子钦的一句话:保险上市公司的估值取决于其内涵价值,从美国历史数据看,投资回报率与股市波动基本无关,而是与债券回报率高度拟合。
平安融资违法?
近日,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尚长风撰文质疑中国平安融资方案的合法性。尚长风认为:“暂不论该融资方案的出台是否合时宜,就其本身而言存在明显的不合法规之处。
第一,《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二章第八条规定:(公开发行证券融资的公司)最近三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20%.平安公司上市以后至今并没有向社会公众股东发放过一分钱的红利或红股。2007年的年度分配方案尚未出台和实施,现在就提出融资计划显然违反了法律规定。
第二,根据《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五章信息披露管理规定:凡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上市公司均应充分披露。平安公司再融资计划的抛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而1600亿究竟作何打算公司方面并没有任何解释。
第三,上市公司的经营目标是财富最大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经营者的任何决策都必须考虑股东利益。作为保险公司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防止和避免保户的道德风险。
而在再融资方案的推出上,该公司最大限度地出现了道德风险问题:完全不考虑股东的现期利益,即使市场已经开始以脚投票,公司竟然还申明不打算改变融资方案。市场不禁要问:上市公司的经营到底是为了谁的利益?”
冷石投资认为,“(公开发行证券融资的公司)最近三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20%”的法律规定并非单指上市公司,上市前企业的分红也属于这一分配范畴。至于披露问题,任何重大收购是都不可能提前公布的,提前公布甚至属于泄密罪名。至于股东利益,我相信真正准备长期投资于平安的股东们大部分都不会认为这个融资对平安这个企业有多不好的负面影响,这个问题在未来融资投票结果出来的时候就见分晓,现在谈股东利益似乎为时尚早。
平安是外国人控制的?
有质疑指出:“汇丰银行是中国平安的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平安是老外的公司!中国平安美其名曰为了拓展国际业务的事情原来居然仅仅是从中国股民手里掠夺巨额的资金,去填补万里之外的次按亏损,汇丰银行这一招真是厉害,可谓一石二鸟。一鸟是为了转嫁次按损失,将自己的亏损由中国买进中国平安的股民来承担。第二鸟则是进一步稀释了国资的持股比例,一旦汇丰银行喘过气来,回头又可以通过市场偷偷买进,实现进一步的控股,到时中国平安就完全的沦落为外资企业了。”
且看历史资料:(详细可点击《中国最接近于巴菲特的人——马明哲[转]》一文查阅)
2003年平安按照计划在全球发售的股份数目为13.88亿股,占公司扩大后股本的22.4%。主要售股股东为深圳市背景的两家股东。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卖出7300万股,持股权由12.49%降至8.77%,居第二大股东;深业投资管理公司将售出4050万股,持股比例由6.93%减少到4.87%。
其他前九大股东中,除了汇丰斥资12亿港元增持平安股权至9.9%而继续居第一大股东外,其他股东的股权均因上市而相应摊薄。此时,平安员工持股计划——江南实业和新豪时分居第三、四大股东,总计持有14.02%的股权。但从相对值看,平安员工持股计划占前九大股东的股权比例已经上升至23.7%,影响力大大增强。而此时,马明哲终于真正握住了平安“掌门人”的权柄。
2004年6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平安保险H股(2318-HK)登陆香港股市,在2004年共融资143亿港元,这显然是该年度亚洲区域里最大的一宗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个案。
上市的成功也为马明哲带来了丰厚的个人收益。据平安招股书披露,至2004年4月24日,马明哲本人拥有员工持股计划的约1.10%,相当于公司发行股本的0.16%,为平安公司内部持股额最多的个人。这是诞生于1992年的一个持股计划,催生了平安内部大大小小2万名上市受益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将共同分享总计4.2亿元的投资盛宴,而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其发起者——马明哲。也正是因为这个持股计划,平安在12年之后的IPO时,马明哲旗下的江南实业和新豪时合计所持14.02%的股权,成为了平安实际上的第一大股东。
巨额融资可能是未来的利好
巴菲特曾经表示,当一家好企业的股价因为某些市场认为的短期利空而出现大幅下跌的时候,就是价值投资者低成本介入的最佳时机。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这也是许许多多价值投资者成功的共同秘笈。
当1600亿巨额增发被市场普遍认为是一个“利空消息”的时候,实际上这一消息是好是坏,在平安公布募集资金投向之前,根本不具备下结论的条件。但可以确定的是,长期来看,平安的长足快速发展无容质疑,如果你了解了平安巨额融资可能的用途,也许你会发现这个所谓的“利空”反而成为了低价购入优良企业股份的机会,“利空”也许是一个潜在的大利好。
有心的朋友会发现,平安公开增发方案的募集资金用途一项只是简单的描述为“全部用于充实公司资本金以及/或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那么,这个“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究竟是什么,公告并没有仔细说明,这,也许就是中国平安未来最大的悬念所在。
不难理解,充实公司资本金并不需要1600亿如此巨大的资金量。一位平安内部的朋友向冷石投资透露,本次再融资募集资金投向可能在以下两方面:1、收购一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比较高的银行,这是平安宏伟的金融帝国版图中急需的一步棋;2、协助国家引导国内过剩资金合理的分流到国际市场,饰演“民间中投公司”角色。
如果是第一个投向,据传广东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都有可能成为收购对象。我们知道,银行与基金是平安拓展其金融版图最迫切的两个棋子。曾经与花旗、人寿竞购广发行,平安以失败告终。然而,广发行的渠道和强大的信用卡业务一直的平安垂涎三尺的美味佳肴。在花旗爆出98亿美元巨亏消息后,平安能不能成功以帮助花旗度过难关之名“趁火打劫”,给予相对较高的价格收购花旗手中的广发行股份,报“一箭之仇”?如果收购的是后两者之一,则将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平安发展一直落后于人寿的农村保险市场,毕竟这两个银行在我国农村都有着大量的营业网点。这样一来,本次募资后进行的收购将大大壮大平安在银行方面的不足,甚至可以协助平安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和农村保险业务,如此增发无疑对平安有极大的帮助,属于非常大的长期利好。
如果是第二个投向,中国平安饰演“民间中投公司”角色,协助国家将国内过剩的投机资金引导到国际市场上合理投资,根据平安邀请众多国际级投资大师担任资产管理等部门重要角色的情况来分析,加上美国市场在次级债影响下股价已经大幅度下跌的状况,平安无疑是在美国的优质企业上“捡钱”。据市场人士分析,被收购的国际金融机构可能是一家足以让平安获得控制权并借此开拓国际业务的银行,也可能是对如汇丰银行及英国保诚保险等大型机构进行入股投资。值得留意的是,平安在去年11月曾经有过财务性投资比利时最大银行富通集团4.18%股权并成为单一第一大股东股份的“前科”。加上考虑到如果国家有意让平安担当“民间中投公司”这一重任,也表明了平安在方面心目中的地位。如此看来,平安增发也绝对应该视为平安的一个利好。
质疑平安 似乎为时过早
有印象的话,很多朋友也许会记得,大量看好保险企业的股民在人寿冲击70元、平安冲击150元的时候大举加仓,认为保险行业的前景广阔;不仅仅广大股民,当时的众多券商机构也纷纷推出人寿目标价100以上、平安目标价180元甚至更高的研究报告。实际上,当保险股的股价已经跌去一半之后,这些企业的基本面和盈利情况基本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为什么只是股价跌去一半、平安推出一个增发就改变了大家最初的想法?为什么机构的报告会销声匿迹?股价跌去一半,换个角度来看,不正是以当初一半成本介入的大好机会吗?为什么当时冲着良好的技术面图形,大家就都大肆吹捧保险行业的前景并敢于大举买入,而当购入如此优质企业股份的成本得以减半之际,保险股票却被大肆唱空?这一点似乎非常值得我们投资人反省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