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银行理财产品频陷零收益困局

1楼
邮耗子 发表于:2008/3/3 13:23:00

    新华网广州3月3日电(孙君成)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持续盘整的股市不仅套牢了无数投资者,也让一向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遭遇了“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的危局。

    近日,外资银行———东亚银行推出的“利财通”系列1号(简称“利财通”)被曝陷入亏损泥潭。据了解,截至2月14日,“利财通”系列1号的参考价格已较发行日浮亏了60%以上。如此大的亏损幅度,不仅将有意博取高收益的投资者牢牢套住,也让业内QDII产品的设计者体会到次贷危机的丝丝寒意。

    无独有偶,除了东亚银行理财产品曝出负收益,近日,又相继有浦发银行、深发展等近十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民生银行一款产品人民币理财第12期虽未到期,投资者也被银行告之到期收益可能为零,建议提前赎回。

    记者了解到,在2006年末和2007年初,放弃大好股市,投资银行保本结构性产品的多半为风险偏好度低的稳健投资者。他们希望收益能超过同期银行存款,让资产增值跑赢CPI。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常常听到的风险提示让不少稳健型的投资者远离股市,选择了银行理财产品。但“零收益”使得不少投资者感慨,原以为保本理财不会有啥风险,没想到真会在大牛市里出现零收益,连银行存款收益都赶不上。以后,选产品得仔细看说明,多问理财师几个为什么。

    记者了解到,去年,国内银行系理财产品的销售规模已接近万亿,甚至不少业内人士已经将2007年称为国内理财元年。但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的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现象,无疑给刚刚起步的银行系理财市场带来了相当的负面冲击,即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已经有所松动。甚至有投资者在网上讨伐,要求银行赔偿损失。

    那么银行理财产品为何会频频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现象呢?投资者又为何如此动怒呢?记者发现,产品设计不成熟,风险提示不到位,市场监管不得力是银行系理财产品遭遇信任危机的根本原因。

    以东亚银行“利财通”系列1号为例,该款产品于去年9月发售,其设计较为复杂。在投资期前一年半里,投资于“瑞银优秀香港股票挂钩可转换结构性票据”,与4只港股挂钩,分别为复星国际、大唐发电、中国人寿和招商银行。只要在观察日或结算日时,4只股票中最逊色者的表现不低于-8%,投资者将提前或到期收回本金并获得收益。如果到一年半结束时,最逊色的股票下跌超过8%,所有股票跌幅不超过30%,则本金将获得保障。如果一年半期满后,该产品连保本条件都未能实现,则转为投资“瑞银单一股票挂钩结构性票据”,后者与4只股票中最逊色者的后续表现挂钩。

    去年发行该产品时,东亚银行对港股走势颇为乐观。然而,市场走势与预期完全背离。截至上月底,复星国际、大唐发电、中国人寿和招商银行较起始日分别下跌51.7%、41.4%、33.5%和25.9%。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刚刚出炉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联接境外股票、商品、利率和汇率的产品出现了大面积的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现象;在发行银行方面,不仅中资银行暴露出产品设计方面的缺陷,甚至因此引发了纠纷,外资银行的产品也表现出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产品的投资价值却越来越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此外,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的过程中依然没有及时、充分地披露相关信息,尤其以外资银行的信息不透明程度最甚。”社科院金融所相关专家称。

    产品的风险,尤其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风险,一般的投资者是很难看出来的,别说看出风险,多数时候连产品的设计原理也难以准确理解。这就需要银行销售人员予以充分、突出提醒;需要产品说明书以醒目的位置和字体特别标示。

    但记者对比多家银行的产品说明书发现,通过一系列复杂计算而来的高预期收益率被摆在最醒目的位置,而风险提示却往往屈居一角。

    “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原理皆大同小异,挂钩一篮子股票或指数,根据相应触发日的股价表现决定投资者收益,要求投资者根据自己对一篮子股票或指数的看涨/看跌判断,决定是否具备购买该产品。”某中资银行理财规划师告诉记者,但银行选股的能力和动机、标的股票和指数涨跌的可能性等这些重要问题,在产品说明书中并未得到体现。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最大的风险所在。”

    有业内专家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与基金产品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他指出,即便风险不大的理财产品,也应该注重信息披露。银行销售宣传往往突出优异的过往业绩,个别销售人员的宣传还可能进行误导,若投资者找不到已发行的理财产品进行比较,往往容易被“骗进”。

    事实上,面对日益庞杂的银行理财市场,今年年初,银监会就已对投资风险进行了专门提示,告诫公众理财避免走入误区。光大银行财富管理中心主任张旭阳表示,购买理财产品是一种投资行为,与存款截然不同。银行的理财产品依附于特定的市场条件和产品结构。既然是与市场相联系的产品,当然是有风险的。目前,大家对股票市场投资的风险已有较充分的认识,“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的观点已深入人心。对于理财产品,消费者也要树立“理财有风险”的投资理念。(完)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62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