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网讯(记者杨学聪)“大小非”解禁后,并不是所有股票都只有下跌一条路。记者对30家今年1月发布“大小非”解禁公告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统计,截至昨天,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股票出现了净下跌的情况,但同时也有三分之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个别股票涨幅达到20%。
“大小非”解禁后可能出现的抛售行为一直被视为股价“杀手”。但在记者找到的30只解禁股中,却不乏逆市上涨的例子:天津宏峰涨8.5%,太极集团涨11.4%,北大荒涨12%,涨幅最大的是上海贝岭——1月23日限售股流通后,其股价从1月23日当天收盘时的8.57元,涨到昨天收盘时的10.28元,24个交易日涨幅接近20%。
面对解禁压力,为什么股价不跌反涨?以上海贝岭为例,指南针赢富数据显示,从1月2日开始,连续9天,上海贝岭机构席位持续出现净买入状态。1月8日,这只股票当日跌幅3.71%,但也就是在这一天,50万股以上的账户增加到11个,持有的股票量达到738.47万股。
按该股当时平均9元左右的股价计算,单一账户持股50万股以上,需要资金450万元以上,这显然非普通散户可为。而坊间传言,大多数私募每个账户持有一只股票的仓位通常在50万股至100万股之间。指南针分析师雷涛认为,不排除有私募机构帮助护盘。他们在“小非”解禁前当市场恐惧解禁压力、股价出现下跌时踊跃进场,减缓了市场抛售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