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猪贱伤农"与"猪贵伤市"的怪圈
去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压重了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如何保证猪肉市场的相对稳定?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的答案是:通过生猪期货进行调节。
"猪贱伤农"与"猪贵伤市"
"拥有13亿人的中国,不仅是生猪养殖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刘兴强告诉记者,"生猪是我国绝大多数老百姓的主要肉食来源,人均年猪肉消费量达39.6公斤,占肉类消费总量的65%,2006年全国生猪出栏量达6.8亿头,占世界总产量50%以上。"
生猪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市场难以走出"猪贱伤农"与"猪贵伤市"的怪圈,造成猪肉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分析原因,刘兴强认为,其一,生猪养殖周期较长,疫病等问题对生猪养殖影响较大,由此生猪供给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其二,生猪是我国最大的肉食来源,需求量大,导致生猪价格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特别是在缺乏未来价格信号指导的情况下,生猪的养殖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从而加大了生猪价格的波动。"
"古语说'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作为生猪养殖和猪肉消费大国,生猪产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历来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保证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刘兴强说,"为稳定生猪市场,我们将推出生猪期货市场,这将有助于养殖、加工、贸易等企业规避现货风险,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生猪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生猪期货推出条件已经成熟
"生猪是典型的大宗商品,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具备标准化的条件,相关产业具有强烈的避险需求。"刘兴强说,"我国生猪市场具有开展期货交易的内在需求,同时也具备开展期货交易的条件。
刘兴强分析说,从市场需求看,我国生猪市场放开已有16年之久。目前生猪价格主要受供需因素影响,由市场自主决定,政府只对生猪市场运行发挥指导性作用。经过去年猪价的大幅起落,地方政府与现货企业普遍意识到,价格信息在稳定市场供求、发展地方经济、促进产业平稳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利用期货机制,发现未来价格,是进一步提升生猪产业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
"海外已有上市生猪活牛期货的经验可供借鉴。"刘兴强说,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于1963年就创造性地推出活牛、生猪期货。在后来的发展中,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生猪期货逐步取消了实物交割,实行现金交割为主的交易交割方式。
"我国开展生猪交易具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供港活猪交易,已被实践证明是非常成熟的交易模式。"刘兴强说,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从湖南、湖北等生猪主产省向香港、澳门地区供应生猪,目前年供应量约170万头。50多年间,在生猪质量标准控制、疫病防控、交易交割、物流运输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生猪期货的实物交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刘兴强透露,目前我国制定生猪交易标准的条件已经具备,生猪疫病防控体系业已形成。这些都为生猪的跨区域、无障碍流通创造了良好条件。
大商所生猪期货合约的基本构想
谈及生猪期货合约的具体内容,刘兴强告诉记者,大商所根据现有期货品种设计的经验,结合生猪现货市场特点,精心设计出生猪期货合约和交易交割规则。具体说有四大特点:
首先,体现大品种特点,与生猪现货市场紧密结合。目前,我国生猪年出栏量近七亿头,市场容量接近万亿元,是非常典型的大宗商品。因此,在设计生猪期货合约和规则时,需要坚持大品种原则,将目前市场交易的洋三元、土杂二元等主流品种,通过合理的质量标准设置,推行养殖场、屠宰厂、批发市场"三位一体"的交割体系,扩大市场的覆盖范围,使尽可能多的生猪纳入到生猪期货市场中,体现大品种的特点。
其次,降低交易交割成本,方便生猪现货企业参与。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的基础,期货合约设计应该符合现货贸易习惯。生猪是鲜活商品,具有定量、定时出栏,不同来源生猪禁止混栏、储存时间不过夜等特点,在交割制度和交割流程的设计中,完全遵循现货贸易的作法,创造性地设计了无仓单一次性交割制度,在实物交割中不增加任何额外环节,有效降低了交易和交割成本。
其三,强化检疫检验,保障生猪现货贸易流通安全。生猪在养殖、流通、加工、贸易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检疫、检验体系。因此,生猪期货交易中,生猪入库检验的首要工作是检查核实"三证一标"及违禁药物的检验,不符合国家法定检疫和违禁药物的生猪不得参加期货交割。
其四,重视期货特性,严控市场风险。期货市场是虚拟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特殊情况下,期货价格会出现极端变化,短时间内急涨急跌,超过现货价格的变化幅度,对现货价格产生影响。因此,生猪期货市场的建立,制定了保证金、涨跌停板、投机限仓等一整套风险控制制度,禁止自然人进入实物交割,从而有效抑制人为炒作、价格操纵等行为,为现货企业提供安全稳定的避险环境。(记者
李新民 徐扬)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