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摸爬滚打多年的基金管理者,我见过美国NASDAQ的崩盘,也经历过欧洲市场的风浪,在此想和广大投资者分享一下我对目前市场下操作及市场本身的一些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自己可投资金额的情况。可投资金额的概念是指投资人拥有的资产(无论是现金、存款、股票、债券)在未来至少三年内不会动用,并且主要是用于未来养老、子女教育或结婚等用途的资产。
一旦这个数目确定下来,投资人可将拥有的股票及股票型基金的市值总额计算一下,看看占整体可投资金额的比重是多大,如果计算出来的比例是65%以上的话,那么您应该当心了。一般而言,此比例应该在25%至75%之间,如果风险承受能力强而且市场估值水平合理,那么75%的比例也未尝不可。
现在的市场尽管出现大幅下跌,但许多中小市值的股票估值水平依然较高,并未出现调整,我认为,股票及股票型基金占可投资金额的比重不应该超过65%。
如果比重低于35%,那么应该趁着大幅回调时加大股票及基金的比重。市场的短期波动就像天气一样难以预料,但只要中国经济中长期向好趋势不变,企业的盈利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那么投资于业绩优良的上市企业必将获得丰厚的回报,收益水平足以对抗通货膨胀对资产的侵蚀作用。
如果比例在35%至65%之间,那么你可以耐心等待,或是对持有的股票或基金进行结构性调整(将高估值股票换成低估值的或者将股票转换成基金),并且继续仔细观察市场的变化趋势。
如果市场再大幅下跌,就应逐步加大投资于股票和股票基金的力度。如果市场大幅上升,则应当逐步降低所持股票及股票基金的比重,以减少整体资产对股市风险的暴露度。
以上所讲的其实是一个战略性资产配置的问题,是理财的第一步,而投资于什么股票或基金则属于战术性资产配置的范畴,是理财的第二步。
股市永远都是一个上下震荡的市场,但又是现代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价值的代表。如果我们想分享社会发展带来的益处,那么入市是必然选择,何况通货膨胀的压力使我们别无选择。
这次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是因美国次贷风波而起,已波及到了中国、日本及中国香港地区等,其对股市的负面影响超过了美国本土!这是不太正常的,可以说反应过度了。
不远的将来,由中国、欧洲及中国香港地区正面的宏观经济形势、良好的企业发展态势及低估的股价等基本面决定,将逐步走出美国次贷危机的阴影,并由此对中国国内股市形成大的正面推动。
对中国A股企业来讲,美国的经济下滑反而可以降低全球的通货膨胀压力,使政府的宏观调控不那么严厉,经济可以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企业盈利依然保持增长态势。中长期而言,投资于股市依然是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