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股票市场,我们虽然无法控制,却可以选择走向成功的投资策略
撰文 蔡设曲
技巧一投资不是在海边捡贝壳 我们中的许多人在进行投资时,就像在海边捡贝壳一样,盲目并且缺少针对性。一天,我们从朋友那儿听到一只好股票,于是就买了它;第二天,我们又从报纸上看到一只好股票,又买了它,就像捡了一大堆贝壳一样,拥有了一堆五花八门的股票:杂乱无章、缺乏条理,更不会关心这种投资组合是否合理。
合理的投资方式是:首先选择投资组合,其次才是个人投资。先选定一些不同的投资品种,然后走出去,根据这些品种寻找具体的投资对象。采用此种办法的好处是,就算你的一部分投资出现了亏损,但其他部分不会受其影响,甚至会获得收益。
技巧二不要买昨天的热门货
过去的热门品种无法保证你将来的收益。投资的最大风险,是将大量的资金堆积到曾在短期内创造过市场神话的股票和基金中去。短期的超额回报往往无法持久,意味着那些搭乘高空飞机的投资者,常常会摔得鼻青脸肿。
即使你对这样的股票做过精密的分析,认为它仍有潜力可挖,也只能将它作为你多种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如果一旦失手,也只是部分损失。
技巧三避免死捂不放
如果你买了2只股票:一只涨了25%,另一只跌了25%,那你怎么办呢?如果你是个普通的投资者,一般会卖掉赚钱的那只股票。
加利福尼亚大学金融教授特兰斯奥登研究了近7年的交易模式后,发现有一半的投资者会将手里赚了钱的股票卖掉。此后,他又将已卖掉的获利股票与捂在手里的亏损股票做了一个比较,发现两年后获利股票与亏损股票相抵后收益率仅为3.5%。
为什么我们热衷于抛售赢利股票,而对亏损股票却犹豫不决?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不愿意割肉。一只股票一旦落入水中,我们一般会想方设法把它捞上来,而不是在它还未死亡时就将它扔掉。但别忘了这样一个事实,亚马逊公司的股票在2000年初的售价为每股70美元,而现在的交易价仅为15美元,不知道何时我们才能看到它回到70美元的价位。
技巧四弄清你的风险承受力
投资结果与期望值正相反是常有的事,我们本应小心谨慎,却往往放松了警惕。例如,2000年初的纳斯达克指数与1998年相比上涨了84%,投资者普遍感到牛市格局已定。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股市蹿升了一大截,打开了一个巨大的上涨空间后,其崩盘的概率是最高的,因为各大公司已在高位上悄悄出货了。
为什么当警报声在我们耳边嗡嗡作响时,我们还要奋不顾身地投入股市?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经历熊市了,我们忘记了牛熊循环是一个必然的规律。
技巧五搞清消息的真伪 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保罗安德森将投资者分成两类:一类是只根据当前的价格资料买卖股票,而另一类是在掌握了相关的价格信息并看了媒体有关股价波动的成因分析后,再进行交易。当股价暴涨后,保罗安德森发现那组根据媒体信息炒卖股票的人获得的收益,是得不到什么信息的那组人的一半。
为什么没有消息来源的那组人反而赚得更多?保罗安德森从理论上做出了解释:我们所得到的消息几乎都是关于某只股票的走势预测,因此,当一只股票的价格在媒体的渲染下(似乎预测得很准确)节节走高时,我们买进;反之,当这只股票价格走低,媒体一片悲观情绪时,我们卖出。许许多多的投资者就是按照这种操作思路买卖股票,从而造成股价非理性地走高或走低。
正确的操作办法是:重视消息,但不让消息左右我们的行动,对任何消息来源都采取“只看不动”的策略,直到弄清了消息的真伪后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