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股市黄金十年是否结束

1楼
震荡上行 发表于:2008/3/29 12:57:00
  2005年以来,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证券市场走出了令人兴奋的态势。在中国宏观经济向好的前提下,中国证券市场也有了很大发展。曾有人判断中国证券市场处于10年黄金发展期,但是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和变化,人们不禁要问:来之不易的牛市是否已经结束,熊市是否在悄然来临?我们带着一系列问题,走访了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师陈兴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赵锡军教授、银河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李锋。

  大调整是否正常?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股市从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经历了一轮比较大的调整,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国股市估值偏高,调整是必然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您认为以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实力,能否支撑中国股市的长期发展?

  陈兴动:我认为这应该分几个层次来讲,

  首先,从股票市场角度来讲,中国的资本市场刚刚准备进入到一个正常发展的通道中,一直到去年中国的股票市场都在热身,还未进入正常的轨道中。用证监会的话说就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是新兴市场是没有问题的,那么转轨要向那个方向转?就是要转到一个很正常的资本市场的轨道。

  其次,中国的资本市场和中国的经济还不相匹配,经济的晴雨表作用还未发挥,尽管现在资本市场的作用已经初步出现,但直接融资占投资的比重还是太小。如何才能让大家觉得这个市场是可投资的是一个问题。以美国的财富增长来看,过去30年美国财富的增加主要靠的是资产的增值,而不是收入的提高。收入30年提高几倍就了不得了,而资产增值是几十倍的,只有资产增值才可以为老百姓奠定未来消费的信心,老百姓资产多了,现期的收入就敢于用于消费。现在的问题是大量的新兴经济体的资产主要掌握在国家手中,老百姓掌握的资产很少,主要是房产或很少量的股票,老百姓财富增值还主要靠储蓄。但是如果通过资产增值,就会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很宽厚的底蕴,就可以放心地消费,否则钱要存起来,消费增长上不去。所以,发展资本市场这条路肯定是坚定不移地往前走。

  第三,中国的资本市场受政策的影响还是太大,主要是政府有形的手管得太多、起的作用太大。去年把股市推上6000点高位,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呢?拿什么原因解释都可以,比如两年前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这是上届政府做的一件积极的大事。但现在股票市场从6000点高位冲下来,去年红筹股回归、扩容的事都还没有做,现在做已经非常困难,错过了一个好的时机。我认为,中国的股票市场估值高一点,PE高一点是可接受的,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EPS增长比较快。问题的关键是它可不可持续。我认为这轮调整是一个市场纠正的过程,去年很多因素将股市推上去,包括流动性因素,现在再看全球因素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再上升到去年的水平比较困难。因为今年市场资金外流及扩容的需求和压力都比较大,还有美国次级债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确定因素都比较大。我认为资本市场的这个调整是很正常的,市场是千千万万投资者摸索的结果,如果当中政府的手插进来,市场的纠错和调节功能就没有了,可以这么说,受到干预的市场都是无效或低效的,没有干预的市场都是有效的。

  赵锡军:股市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的走势、上市公司的业绩、投资者的心态、股票市场供求、投资环境的变化等。单就宏观经济走势来看,预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宏观经济将会维持一个高速稳定的增长速度,从而为股市的发展提供基础动力。但是,由于上市公司的历史普遍较短,其管理、市场和业绩都不易稳定,再加上投资者心态多变,供求关系不确定,以及投资环境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中国股市将在总的发展趋势之下表现出复杂多变的局面。

  李锋:今年1月份以来,中国股市下跌调整幅度比较大,高估值的压力有了一定程度的舒缓。但是A股市场仍然面临三大不确定因素的冲击:一是国际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二是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不确定性,三是股票供求规模的不确定性。在不确定因素影响下,投资者对风险补偿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因此,虽然主要指数没有大幅下跌的空间,但市场将出现震荡走势格局。

  从长期看,中国经济仍能维持至少20年的高速增长,由人口红利决定的流动性过剩格局也有望在较长时期存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潜力很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至少在1∶6以上,远期可能达到1∶4。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股市有望保持长期牛市,平均市盈率水平仍可维持在25~30倍。但就短期而言,由于次贷危机、国内经济与政策、市场扩容这三大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提高,估值中枢相应下降。假设2008年GDP增速下降到10%,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增长30%,则目前市场对2008年预期业绩的合理市盈率水平应在20~25倍。目前全部A股的2008年预期市盈率为24.85倍,上证50、沪深300指数分别为22.87和24.57倍,因此,从估值角度看,市场已位于合理估值区间,但是除了上证50的TTM市盈率在25倍左右外,全部A股以及上证指数的TTM市盈率水平仍然超过30倍,说明市场仍然孕育一定的风险。

  难以消化的解禁压力

  《中国经济报告》:2008年将是限售股解禁的一个高潮年,您认为大小非解禁对市场的冲击有多大?如何才能避免它对市场造成的大幅波动?

  陈兴动:今年的大小非解禁肯定是一个巨大压力,一年之内牵涉的资金将达3000~6000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投资者肯定非常担心。投资者认为现在的市场,未来的PE值是下降的,将低于2007年PE值。如果作为私人资本家的话,我的理性做法就是减持,去圈钱。像中国平安(爱股,行情,资讯上千亿的融资,也不告知市场筹集资金的用途。从中国平安来说完全正确,但站在管理层角度不可理解。总之,大小非解禁的压力肯定是大大的。至于大小非解禁会否使股票市场由牛市转为熊市,我不觉得会。因为大小非解禁需要一个过渡和消化的过程,管理层的任务就是要防止原来的创业者辞职套现等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上市公司把资本市场当作钞票机的话,就应该在法律法规上阻止它。对于这种现象,管理层可以规定或延长非流通股的锁定期,采取措施阻止恶性筹钱。第三,市场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如果仅仅是大小非解禁,那么凡是大小非少于50%的,或者流通股已经超过60%、70%的就不用太担心,但市场的情况不是这样的,股票市场中还面临其他许多不确定性,比如今年的经济增长和流动性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如果觉得股票市场上不去了,投资者会把钱存在银行,那么使得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更加缺乏,市场的信心也会受到打压。总体而言,大小非解禁是一个逐渐的缓慢的过程。

  赵锡军:解禁会影响股票市场的供给,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又是影响股市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股票买卖的决策,是市场赋予投资者个体的权利,任何其他方面,都不得干预投资者的决策。理论上讲,解禁之后,所有股票都可以进入流通,但是实际上投资者的买卖决策还要受到诸如市场表现等许多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投资者都不太愿意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卖出股票,而是希望在市场表现良好的情况下卖出股票,以期获得一个较好的价格。另外,作为国有股的投资者,其买卖决策,还要受到国家对国有股股东政策的约束。因此,解禁给投资者心理带来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实际给市场供求所带来的压力,投资者能否正确认识解禁问题将成为市场对解禁反应的一个关键因素。

  李锋:今年市场总的扩容规模巨大,对市场形成较大的压力。截至到2008年底,限售股累计解禁规模高达6~8万亿,其中当年新增3万亿左右。加上7000亿左右的新增扩容规模,市场将面临较大的扩容压力。同时,要明白股改限售股、战略配售限售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的解禁对市场的影响完全不同。股改限售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后一般不是集中抛售,压力不会集中释放,如2月份兴业银行(爱股,行情,资讯解禁规模超过1400亿元,但实际抛售规模较为有限。相反,战略配售解禁的短期影响比较大,这是因为战略配售多数属于一级市场资金,解禁后倾向于立即抛售,弱市下抛售的意愿更为强烈,中国石油(爱股,行情,资讯240亿元战略配售解禁上市的影响较大,导致市场大幅下跌。2~3月份,战略配售与首发原股东配售解禁的规模较大。据统计,1月份战略配售与首发原股东解禁接近1000多亿元,2月份2000多亿元,3月份高达3100多亿元。庞大的战略配股解禁规模将继续对2~3月的市场运行产生较大的压力。

  “再融资恐慌”需化解

  《中国经济报告》:最近的中国平安和浦发银行(爱股,行情,资讯的融资造成了市场对再融资的恐慌,并直接造成了股市的再次探底,您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的融资在制度上有没有改进的空间?

  陈兴动: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利用资本市场价格比较高的情况来融资,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但对投资者来讲这是不公平的,上市公司要为投资者的利益考虑,要考虑长期的利益。对于这种情况,需要有中间人出来协调,而政府就应该做这个价值判断的中间人,要让上市公司明白,上市融资是为了上市公司的发展,是为了未来的投资者获得更多的收益。如果上市公司觉得股票价格很高,就想出来圈钱,投资者完全可以不信任它。现在的投资者同意,在他们投票后可以走掉,但不能代表未来的发展。如果考虑整个市场的情况,大家都去跟随这种状态,肯定投资者的信心将受到打击。另外,国内的市场制度建设也不完善。在国外的话,如果价格很高,上市公司去扩容,股票肯定会被摊薄,价格压力会很大,投资者就会以脚投票。中国没有这种市场制度,投资者也不成熟。所以,在没有利益中间人协调的情况下,最终受损害的是未来的中小投资者,监管层应把握中小投资者的未来利益,而不能光听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的话就让融资通过。

  赵锡军:股票市场为投资者和融资者提供了交易和买卖的平台,融资者利用这一平台为自己的投资项目进行融资,投资者则利用这一平台为自己选择合适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投融资功能的发挥,是股票市场得以存在的基础,股票市场的成长与活跃,也依赖于其投融资活动的活跃。融资的决策和投资的决策,是市场分别赋予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权利,只要其决策是合理、合法、规范和科学的,谁都不能剥夺和限制这种权利。上市公司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规模、价格和时机进行融资,投资者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价位和时机进行投资。管理部门则提供监管,以保证投融资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如果投资者认为某些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不适合自己,就可以不选择该上市公司;如果管理部门判断某些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案不符合规范,就应该要求上市公司提供规范的融资方案。如果是制度、法律法规和程序方面的原因导致管理部门在确定上市公司再融资方案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时出现困难,那么,就应该加强和完善再融资的法律法规、制度和规范的建设。如果是投资者个人的原因,没有能力来判断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计划是否适合自己投资,那么,合理的解决办法是提高投资者的素质与能力,或者委托有能力的机构进行投资管理。目前,在上述三个方面都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了所谓的“再融资恐慌”。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上市公司、监管和投资者三个方面一起着手推进,仅仅依靠监管部门单方面的努力,不足于彻底消除这一恐慌,反而会使投资者和市场更加依赖于管理部门,而忽略了自己应该付出的努力。

  《中国经济报告》:谈到股票市场的融资,不免想到上市公司的分红问题,您认为中国的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与上市公司的融资是否匹配?政府是否应该规定一个最低回报?

  陈兴动:回报和融资需求之间是不是需要有明确的规定,这是个矛盾的问题,如果从市场角度讲,我是反对政府来规定的,这就妨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如果一个上市公司的业绩很好,不分红,但它可以让股票价值不断扩张,资产就不断升值,人们还会买这个股票。希望上市公司做到我说的那种状态是美好愿望,在中国还实现不了,主要表现在中小投资者对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操纵的无可奈何。中小股东面临的问题,需要管理层出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已经呼吁好几年了,但政府现在还处在两难的状态,说明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即使对于那种永不分红的“铁公鸡”公司也不必作出限制,因为股民可以对“铁公鸡”上市公司以脚投票。这一切都可以由市场来判断,不能期待政府来制定一个硬性条件,尽管我们恨“铁公鸡”,但那是个情绪问题。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59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