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作者:李乐
证监会对房地产企业的IPO申请正常进行,目前正在受理申请IPO的地产企业有五家,鼓励优秀房企上市融资做大做强。但对募集资金用于囤积土地、房源,或用于购买开发用地等的IPO,将不予核准。
——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处长习龙升
碧桂园老板杨国强或许要再“独孤求败”一阵子。本来有望通过香港IPO比肩杨国强的许家印,在最后时刻“大热倒灶”。许家印和他治下的恒大地产,是这一轮房企上市潮中最打眼的明星,明星企业尚且如此,配角的命运可想而知。
等
远洋地产(3377.HK)总裁李明现在气定神闲,虽然也被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困扰着,但比起“许家印们”功败垂成的痛楚,这显然算不了什么。用李明的话说:“上市募集的资金让远洋地产成了一个净现金流的公司。”李明与许家印最大的区别在于,远洋地产选择了正确的时机,而恒大地产则失之交臂。
曾经在香港被追捧的地产概念,半年后已经不再热门。国泰君安港股地产分析师姚峣表示,“香港资本市场的主要资金为欧美资金,目前美国经济受次级债、信用卡贷款危机影响,增速正在明显减慢。”
北京一家正在排队等候上市审批的地产公司老总说:“早走的人早占了便宜,现在虽然地产公司在香港的股价并不理想,但无论是远洋地产还是SOHO(中国)(0410.HK),他们都融到了钱,这是最关键的,至于股价,那可能是投资者才关心的事情。”
摩根大通分析师魏志鸿认为,恒大地产的上市遭遇,实际上成了一个风向标,很多希望上市的房地产公司,都在压后他们的上市计划,“很简单的道理,他们希望在市场更好的时候,募集更多的资金。”
“这种情况应该是暂时的,”姚峣认为,“上市潮是房企巨额资金需求的一种表现,不可能长期被压制,现在只是市场不好,等到下半年,市场整体情况好转,还会有排队上市的情况出现。”
记者从星河湾北京公司的一位高管处获悉,星河湾基本上把下一个“窗口”订在10月左右,“我们的保荐人掌握的情况是,到了秋天,次级债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的波动将趋于平缓,作为全球资本市场的一部分,香港资本市场届时也应该能够有一个平稳的局面。”
“关键看市场能认可到什么程度。”远洋地产香港IPO时的主角李明表示。他的经验表明,即使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其实也可以完成IPO,但价值一定是被低估的。
紧
缺钱是地产界人所共知的事实,但地产企业的扎堆上市为求融资却正在成为一种悖论。香港京华一山分析师尤浩然对记者表示,内地全面的信贷紧缩和抑制投资政策,是促成这种现象的成因。但是,这也是市场暂时不能认可这些股票发行价的原因所在。
“楼市最近的调整,还有对内地全面紧缩政策的预期,都使投资者很难认同这些公司的发行价。一年前,只有少数几家房企大规模融资,但是,当大量的房地产企业到香港排队融资的时候,投资者心里不得不对这个行业整体的资金状况产生怀疑。”尤浩然分析说。
事实上,尤浩然的分析还只是道出了个中的第一层原因。扎堆上市,房企也有另外的图谋。“有明确的上市计划,就会有私募的资金或者战略投资进来,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融资。”一位正在排队等待上市房企高层向记者表示,“如果你没有明确的上市计划,这些投资都不会进来。”
恒大、碧桂园的经历正在应验着这种说法,二者之所以能在上市前大规模的收购土地,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上市前的私募或战略投资。“一旦上市成功,股票的发行价溢价部分,就可以成为私募的收益,这是现在流行的做法,他们赚钱,我们要钱,两者双赢。”他说。
戒
记者了解到,无论是在港股排队还是在A股排队的房企,都暂时没有新购入土地进行储备的计划。北京方恒地产就正在A股排队,该公司的高管告诉记者,公司没有增加土地储备的打算,原因有两点:一是自有土地已经可以满足未来较长时间的开发预期;二是目前如果片面增加土地储备量,很可能使财务报表中负债的情况加重,这会影响到市场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判断。“基本上也要等到半年以后。”他说。
此前,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房地产企业IPO、再融资都将加强严格审核,尤其针对那些以IPO资金或再融资换取土地购置的企业,将不予核准,这一表态无疑为抱有“股价地价对赌”心态的房企,是为一种遏制与打击。
对此,李明身有感受,“如果IPO资金的直接用途是买地,估计没有投资人会买你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