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本报记者 杨萌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东方财富(14.850, -0.14, -0.93%)Choice数据统计,截至4月6日已有23家钢企发布2016年年报,其中21家盈利,净利润超亿元的钢企共有18家。
从各钢企盈利情况来看,鞍钢股份(5.630, -0.10, -1.75%)盈利最多。据公司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578.82亿元,净利润16.16亿元,实现扭亏。公司表示,去年,公司适时抓住钢材市场转暖的有利时机,实施一系列降本增效组合举措,提升了效益。年报显示,公司主业钢压延加工业毛利率达到13.31%,同比大幅增长7.07个百分点。
同时,鞍钢股份表示,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上下游行业的不确定性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是鞍钢股份上市以来业绩最为低落的一年。当年,鞍钢股份全年营业收入527.6亿元,同比下滑28.75%;亏损45.9亿元,同比下滑594.94%。2012年,鞍钢股份就曾巨亏超过40亿元。业绩压力之下,鞍钢股份展开了大幅度的分流举措,试图降低人力成本。
除鞍钢股份外,马钢股份(3.400, -0.07, -2.02%)与三钢闽光(13.210, -0.42, -3.08%)的净利润目前分别第二、三位。马钢股份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2.75亿元,同比增长7.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9亿元。而据三钢闽光的业绩快报显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45.34亿元,同比增长15.88%;预计实现净利润9.22亿元,同比增长199.33%。
去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钢铁行业去产能取得了好于预期的效果,国家大力打击中频炉、地条钢以及加大环保检查力度等,使钢材的供应端收缩、市场竞争环境趋于公平,所以钢材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这是去年上市钢企普遍扭亏的根本原因。
数据显示,去年沙钢股份(16.120, 0.00, 0.00%)实现营业收入75.85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372.87%。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部分钢企在去年打了“翻身仗”,但仍有部分钢企仍在亏损。
因连续两年亏损,\*ST重钢(2.520, 0.00, 0.00%)4月5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披星戴帽”,据公司3月31日晚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44.15亿元,亏损46.86亿元。
在4月1日的公告中,*ST重钢称“因公司2015年度、2016年度经审计的净利均为负值,且2016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4月5日,在沪市开盘之际,上市公司股票简称正式由“重庆钢铁”变更为“*ST重钢”。
去年4月份,当重庆钢铁因资金困难无法自行采购原材料之际,在重庆有关方面协调下,重庆钢铁与民营企业攀华集团签订为期两年的《来料加工协议》。由攀华集团提供生产所需的矿石和煤炭等原料,重庆钢铁生产出钢材后再交由攀华集团代加工及销售。
但这个被视为混合经营典范的合作尝试,并未如设想中那样顺利。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持续疯涨的煤炭及铁矿石让攀华集团也遇到采购困难,重庆钢铁一直未能实现满负荷生产。最终双方提前于去年底“友好分手”。在财报中,*ST重钢称“因公司采用来料加工的生产经营模式,报告期6月份至12月份的收入仅为加工费,导致销售收入大幅下降”,“生产经营模式的变化是2016年收入同比大幅下降的主要因素。”
另一家亏损的企业为上海科技,其年报显示,公司2016年实现营收2.63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2379.63万元,同比降168.01%;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3091.94万元。今年3月27日,公司“披星戴帽”变为\*ST沪科(12.390, 0.38, 3.16%)。而就在2016年10月27日,公司股票简称才由ST沪科变为上海科技。
(杨萌)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