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孙立行
党的十七大强调,“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科学发展观,不仅应该看到“流动性过剩”对国民经济的负面效应这一方面,还应该认识到“流动性过剩”也具有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另一面。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因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就在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金融创新又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针对“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双重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应该是既要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抑制“流动性过剩”对国民经济的负面效应,又要利用“流动性过剩”,为经济体制转型提供充裕的资金,以资本市场的繁荣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发挥直接融资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对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资本市场的层次结构、品种结构还是机制结构还很不完善,成长的空间十分广阔。在这方面,“流动性过剩”正好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保证。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利用好当前的流动性,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扩大直接融资,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
我国的股票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虽然在市场规模、上市公司的数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投资者结构等方面而言仍然算不上是一个国际化的成熟市场,而且目前股票市场的制度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备,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资源有效配置功能的发挥。为此,要进一步深化股票市场的机制改革,不断规范市场运作程序,完善相关法律和市场监管制度,强化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股票市场的透明度;要加快国有资本的体制改革,推动央企的整体上市;要继续扩大包括QFII在内的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在国内股票市场的投资规模,丰富和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要鼓励合格的国内金融机构进入海外成熟市场开展国际金融业务,支持具有竞争力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通过资本运作或创业的方式从事各种海外投资,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相对于股票市场,国内债券市场发展已经严重滞后,从而阻碍了资本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发展债券市场不仅可以改变国内单一融资结构的脆弱性,扩大直接融资渠道,降低对银行融资的过分依赖,分散金融风险,而且在实施对外开放经济战略下,可以抵御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的双重风险,促进区域金融的一体化。另一方面,发展债券市场也有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当前,应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尤其是要改变由政府主导债券市场发展的局面,推动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应该重点扶持公司债的发行,继续扩大企业债、金融债的规模,不断提高债券市场的民间需求,增强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作为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不仅应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各种资本结构,而且还应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直接融资需求,适应多层次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从而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就是要针对不同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群体的需求,开辟多层次的交易市场体系。具体而言,可借鉴伦敦和纽约国际股票市场的经验,除主板市场以外,还应分别设立创业板市场、科技板市场;发展规范的场外市场,使其可以承接从主板退市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为上市公司必要的缓冲地带;不断扩大包括一级半市场、柜台交易市场及产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场外市场规模,使其与包括正在筹建中的创业板市场在内的场内交易市场共同构成多层次的证券交易市场体系。
加快金融创新,健全金融体系
金融业的繁荣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创新能力。加快金融创新,并依托于满足多种投资目的的金融创新产品和业务的推出和扩展来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体系。
“流动性过剩”是我国内外经济结构失衡的产物,也是当前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系统效率低下的突出表现。尤其是商业银行高度依赖存贷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很大程度降低了其资源配置效率。然而,“流动性过剩”也并非一无是处。充足的流动性为商业银行改革赢得了时机,推动银行业务向多元化发展。为此,商业银行应该利用好充裕的资金,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