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杜大伟:不必担心股价崩溃 暂不宜实行“松财政”

1楼
老王第二 发表于:2008/4/12 12:28:00
  杜大伟(David Dollar)简介:美国籍,现任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 国和蒙古局局长。曾获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和达特默思学院中国历史和语言学士学位。在加盟世行之前,杜大伟先生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在生产率增 长、技术转让和东亚发展领域出版过大量论著。他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过半年客座教授。

  杜大伟先生长期从事经济增长和中国发展问题的研究,研究范围涵盖一系列主题,包括贸易与经济增长、中国及越南的经济改革以及行业及公司层面的生产力增长等。

   高盛公司4月8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随着雪灾影响消失,通胀的压力有所缓解,3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幅可能从2月的8.7%小幅降低 至8.4%。不过,报告认为,由于高通胀的主要原因——迅速增长的货币供应仍将处于高位,短期内CPI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对于自去年上半年以来连续上涨 的CPI来说,中国一方面在治理通胀,另一方面也在“扛”通胀。

  对于目前的全球经济来说,虽然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收缩正在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面临着通缩和衰退的危险,但通胀也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欧盟区2月CPI涨幅达3.4%,已超过2%的目标。越南、俄罗斯、印度和中东多国的通胀也是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对于深受流动性紧缺困扰的美国经济来说,美联储的大幅降息虽然缓解了调整的痛苦,但也给其他国家抑制通胀的努力增加了不小的困难。在一个经济形势动荡不安的世界中,作为全球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大型新兴经济体,中国经济无疑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

   就在政府为抑制通胀而加速人民币升值的时候,中国A股在大小非解禁等利空消息的影响下,从去年10月开始了一轮大规模的调整,至今已有超过40%的市值 人间蒸发。“通胀无牛市”成为了股民们对股市大跌的又一种理由。面对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未来中国经济将如何沿着数据和直觉的路线去进行调整,这将是一个颇 受人关注的问题。但在此之前,人们尚需对市场状况进行一个大概的梳理与判断。

  为此,本报最近专访了世界银行中国和蒙古局局长杜大伟先生(David Dollar),请他就中国宏观经济的一系列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必担心股票的价格会崩溃”

   《21世纪》:2008年,抑制通胀被认为是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令银行对企业惜贷;而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股市也上演了一轮大幅下跌 的行情:上证A股从去年10月的最高指数6124点,跌到目前为止已经损失近半,这种局面给企业融资形成一定的压力。面对这种形势,企业融资问题何以解 决?

  杜大伟:我认为在过去几年当中,中国股市的价格上涨非常快。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股市的价格已经与企业的利润脱钩了。一般来 讲,股市的价格应该是与企业的利润相关联的,也就是说你买了一个股票,也就意味着你买了公司的股份。但是在过去几年中国股市价格过高,因此需要一个健康的 调整。

  当然了,我们看到中国目前股市的状况和政府紧缩信贷的政策,确实意味着企业投资、融资的困难。但因为在过去的两年当中,中国的投资增长速度非常之快,所以政府在这方面已经有所注意,希望能够放缓投资增长的速度。

  但是,这里所面临的挑战是,投资放缓的幅度应该是小幅放缓,放缓的幅度过大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增长。世界银行预计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是9.6%左右,这样的速度仍然是相当快的,我们认为中国现在的宏观政策是可以支持这种增长速度的。

  《21世纪》:您刚才谈到,近段中国股市的大幅下挫是对于前期增长过快的一个调整。您认为这种调整,是对之前资本市场泡沫的调整吗?

  杜大伟:我不愿意用“泡沫”这样一个词。因为我刚才讲到,中国的股市还没有到特别困难的时候,而且前一段时间股市价格过高,与企业的利润有一些脱钩,所以我认为现在是一种正常的调整,是一种朝健康方向的调整。

  《21世纪》:目前市场上有一种担忧,中国A股市场急速下滑,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由此引来了另一个讨论的焦点,就是政府要不要来救市。您对此的观点是什么?

   杜大伟:总的来讲,我认为任何政府要进入市场,要救市提高股票市场的价格,都是一个坏主意。任何买股票的人都应该意识到股市是有风险的,股票的价格有涨 有跌,这就是资本市场的一个特性。如果每一次股市下跌政府都来救市的话,大家都会去买股票。因为大家认为只要股票下跌,政府就会来救市。所以我认为政府关 注的焦点应该是实体经济,也就是关注实际的生产和就业。

  我觉得,现在还不清楚中国股市目前这种下滑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个人的看法是,中国股市近期这种情况,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的经济还可以保持很好的增长。

  但假如我的看法错了,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经济真正放缓增长速度的话,政府就应该采取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措施。

  我们看到,目前中国企业的利润水平还是很好的,所以不必担心股票的价格会崩溃。因为大家买股票实际上是买公司盈利的一部分,而现在这部分利润是很好的。
  外汇储备增长太快对中国不利

  《21世纪》:随着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中国政府控制流动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也给抑制通胀带来了一定压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要加速人民币升值来帮助抑制通胀,您对此怎么看?

  杜大伟:我认为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这么快,对中国来讲是不利的,而人民币对美元逐步升值,对中国是有利的,这同样也有利于缓解通胀的压力。

  因为人民币如果兑美元升值的话,意味着粮食和石油的价格会降低。当然这会给中国的一些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带来压力。所以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到合适的升值的点。一方面,人民币适当的升值,既不会给出口导向型企业带来太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

  《21世纪》:现在人民币在逐步升值,但这让市场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升值预期,加剧了国际游资进入中国的步伐。而热钱的进入无论是对中国抑制通胀,还是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都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您怎么看?

  杜大伟:我觉得市场是已经有了人民币升值的这种预期,而且我们也看到有游资试图进入中国市场。

  但是,中国对资本的管制,使得这些游资要想进入中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中国股市在进行这样大幅度的调整,应该说这个时期也是人民币升值的一个好时机,因为现在不用担心股票价格太高。

  《21世纪》:但正因为如此,市场中也存在这样一种担心,就是现在是国际热钱进入A股抄底的好机会。

  杜大伟:但是,如果人民币稍稍升值一些,就会减少这个激励因素。因为现在大家都预期人民币会升值。政府行动越早,就越有利于减少国际游资的进入,而且实际上,现在政府也是在这么做的。因为今年前三个月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就说明政府同意这种做法。

  暂不宜实行“松财政”

   《21世纪》:目前,中国政府依然提出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但中国1、2月份的出口已经开始减速了,世行也调低了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速。一些学者提出 中国经济要防止进入一个比较大的经济衰退,所以提议政府使用一个“紧货币、松财政”的政策,也就是加大财政扩张经济的力度。但是中国又面临通货膨胀的威 胁,“松财政”似乎又有可能会刺激通胀进一步的高涨,如何在这个中间寻求平衡呢?在其他国家有没有一些相类似的经验,能够给中国提供借鉴吗?

  杜大伟:因为中国一季度GDP的数据,在4月中旬才会出来,到时候政府可以通过这个数据来判断经济的整体情况。出口增长减缓对经济是产生了一些影响,但是也有可能与此同时,国内需求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所以对中国一季度的经济数据需要认真研究。

   如果说中国经济放缓的程度超出人们预期的话,那么政府就需要考虑财政刺激的措施了。其实在这方面,很多发达国家的市场也是这样的。像中国处于目前的财政 状况,实际上是有很多方式可以选择的。一般而言,政府可以出台一些临时性的减税或免税措施,这样做产生的影响是最快的。同样,中国政府也可以在一些领域增 加财政支出。

  此外,对于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来讲,2008年确实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一年。因为2008年年初的时候,中国面临着通胀的压力,所以现在不宜立即采取一些刺激性的财政政策。在短期内,政府还是要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其他方面的政策调整。

   《21世纪》:关于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目前最为主流的观点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总需求过大,经济过热,也就是从需求方面来解释;第二种是认为国际 上的高油价、高粮价等大宗商品的价格高涨,导致了中国的通货膨胀,所以中国的通胀更多是属于一种输入性的通货膨胀。您的观点呢?

  杜大伟:我觉得,造成中国通胀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市场食品和石油美元价格的上涨。

  如果中国的人民币汇率相对比较固定的话,那这就会导致输入型的通胀压力。如果中国不想面对通胀压力的话,那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就需要升值。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人民币相对固定的汇率机制,给国内市场带来了很大的流动性,这也和目前的通胀有关。

   《21世纪》:刚才您谈到,国际大宗商品的美元价格有很大的上涨。现在关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原因,国际上主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美联储不断降 息,导致美元汇率走低,大宗商品主要是以美元计价,于是价格飙升。但第二种解释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的需求支撑了目前的价格水平,不知道您是否赞成这样 的看法?

  杜大伟:我不认为中国的需求是引发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我再次强调,中国的需求可能对石油价格产生了一些影响,而中国目前面临的通胀压力,主要来自食品价格上涨。

  我并不认为中国在食品需求上,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我认为在这方面造成比较大影响的,是美国和南美洲一些国家把农产品用来生产生物燃料所导致的(比如把玉米加工成生物燃料)。这是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由食品供求关系变化造成的。

  《21世纪》:但有人认为,为什么这些国家要拿着那么多的农田去种玉米,去生产生物燃料?就是因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比如中国买了很多石油,油价上升以后,相对高油价来说生产生物制燃料会更有吸引力,所以会有更多的粮食作物拿去做生物燃料。

  杜大伟:但是,在目前国际油价的水平下,生产生物燃料仍然是不经济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大额的补贴,农民是不会愿意生产生物燃料的。

  《21世纪》:这也就是说,这实际上涉及到一些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的问题了。

   杜大伟:是的。好在美国相当一部分农田出产的农作物,在几年前就已经不再用来做生物燃料了。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也是前几年美国粮食生产过量的结果。所 以我们现在可能会看到,像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会有一部分农田转回来生产粮食作物。所以我预测,大概一两年以后,我们可以看到粮食作物的价格会有所下 降,但是不会给现在的情况带来很大帮助。

  《21世纪》:现在中国有人在谈论这样一个问题,在这种全球化的时代,一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可 以稳定一国的中期价格水平,尤其是在中国外贸依存度这么高的情况下?也就是说货币政策能不能去控制通货膨胀,效果到底怎么样?一种观点认为在浮动汇率的情 况下是可以的。一种观点认为也不见得可以。您的观点是什么?

  杜大伟:我并没有建议中国完全采用浮动汇率的政策,我只是说在现有的制度下,现有的体系下,人民币适当升值会有助于控制通胀,同样也有利于中国与重要贸易伙伴之间保持贸易平衡。

  如果中国实行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那么对它在许多方面会有较高的要求。比如说对于金融体系的要求,对资本账户开放的要求等等,这对中国来讲都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从长期角度来考虑,中国在朝这些长远目标发展的过程中,但在过程中应该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