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崔晓丽
国内最大的汽车制动部件生产企业隆基机械(8.800, 0.09, 1.03%)(002363)正在以智能制造、技术研发调整产品结构,未来公司业绩将因此快速增长。公司董事长张海燕近日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公司已具备进入高端市场的实力,产品结构正在由过去的初级售后市场、配套低端车型向高附加值的中高端市场转变。未来,公司产品毛利率及市场份额都将逐步提高。目前,我们正在逐步放弃海外的低端市场。”
对于隆基机械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改变。隆基机械是国内规模最大、产品型号最多的制动部件生产企业,产品出口比例达60%以上。然而,公司销往国际市场的产品大多数进入国际AM市场,在国际高端配套体系所占比重非常低,国内市场也主要是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中低端产品配套。
张海燕进一步介绍,公司未来将完全放弃低端市场,进入国际OEM市场、国内自主品牌高端产品及合资品牌OEM配套体系。“我们不光要做零部件,未来还要做利润空间更大、更高端的制动系统总成产品。”
未来将打造智慧工厂
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安全化、精密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公司从2012年开始至今,先后投入2亿余元,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目前,公司共有19条生产线,已经全部完成了自动化升级改造。其中,‘自动化+信息化’的智能化生产线4条,智能化的比例达到30%~40%。”张海燕介绍,生产环节的升级改造最早从涂装车间开始,2016年公司又对加工、铸造环节进行了自动化改造。
近年来,公司通过引进德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际一流的全自动铸造、加工、涂装生产线及检测设备。同时,公司还与清华大学、浪潮集团等合作,推动ERP系统和MES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先后建成了高性能制动盘、载重车制动毂及制动钳、涂装等高端生产线,生产自动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机器换人”让公司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而生产成本则将进一步下降。张海燕介绍,“过去的涂装车间,一个车间100多工人,经过改造,一个车间只需要30~40人。”2018年1月4日,在公司涂装车间的墙壁上,证券时报记者看到一些该车间每日生产目标完成情况图。这些图表显示,该车间近期来每日的生产目标是21000件,“这在智能化改造前,每天的生产目标也就1万多件。”该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
张海燕介绍,2018年,公司的募投项目——高端制动盘改扩建项目完成后,公司的智能制造水平、生产效率,将是国内同行业中最高的。据悉,高端制动盘改扩建项目将对机加工生产线的自动化改扩建,并同步进行机加工车间MES系统改造和包装车间的自动化改造,这将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精度,并弥补公司机加工能力不足,实现各环节产能的有效匹配。
“我们先打造一个智能车间,然后再逐步打造一个智慧工厂,未来的路还比较漫长。”张海燕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对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企业运行成本下降,劳动效率、产品质量的提升,持续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龙头发展优势。
目标是高端产品市场
随着公司装备水平、研发能力的提高,公司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目前,公司正在与雷诺、观致等知名品牌,以及全球前三大制动设备商之一的泛博进行业务往来,并通过现有客户带动高端市场总成和配套的增量,如奇瑞、吉利、比亚迪(65.400, -0.27, -0.41%)等。“我们正在给奇瑞中高端车款生产小批量样品,预计2018年即可出货。”张海燕介绍。
“我们的战略是‘抓大放小奔高端’,隆基的产品未来一定是中高端的,我们要全力打造隆基品牌。”张海燕表示,智能制造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精度,为公司进入高端产品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多年来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也给公司进入高端产品市场积蓄了力量。
“每年的技术研发费用都在4000万~6000万之间。”公司董秘刘建介绍,公司拥有一支近30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年可开发新产品600多个型号。
同时,公司还在新材料研究领域开始布局。2017年5月22日,公司聘请国际亚稳材料制备和加工、钛合金粉末制备和固结等科研领域知名的材料科学家张德良,为公司首席科技专家。在张德良的带领下,公司在铝基复合材料的研制方面已经有所突破,该项研究在保证耐磨散热性能更优的同时,使制动盘的重量减轻了1/4左右。据悉,该技术已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并将在2018年进入车间试生产。
另外,公司还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开展战略合作,并先后成立业内一流的“制动部件数字化设计与高端制造技术研究所”和省级“汽车制动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和“院士工作站”,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和技术工艺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