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伟霖
据天相统计,截至4月15日,AH股的溢价水平降至24.62%,已经与2007年1月的数据持平。同时有市场信息显示,4月初外资投行曾一度大量买进中资股票。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大小非解禁,A股市场流通的股票必然超过H股,所以AH股之间的溢价率降低很正常。他说据他了解,外资在4月初确有一波买进中国概念的行情,但做多的只是抢“政府救市”的行情,在迟迟没有看到“救市”传闻兑现后,本周外资主要是陆续抛出。
AH价格是“趋势性”倒挂? 数据显示,除部分A+H股份出现H股港元标价超过A股人民币标价的“表面溢价”现象之外,以目前人民币和港币的实际汇率计算的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铁建在4月上旬更是陆续出现H股的人民币价格超过A股价格的“实际溢价”现象。
但港股在本周一大跌之后,表现持续沉闷,AH股之间的平均溢价水平也有所上升。不过根据天相投顾的统计显示,AH股的溢价率从3月下旬后迅速缩小的趋势依然形成。3月20日,溢价率水平为69.37%,3月28日AH股溢价率急转直下,变成36.2%;4月11日溢价水平更一度下探22.07%;4月15日AH股的溢价才有所回升,达到24.62%。
天相投顾分析师陈丹表示,按照4月7日的数据,沪深300平均市盈率水平是28.24倍,标普500则是20.78倍左右;沪深300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是15.57%,标普500则是15.91%,考虑到中国公司的成长性,A股的估值已经接近于国际水平。
但谢国忠认为,该估值水平仍与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而且在他看来,AH溢价缩小是一种趋势。“随着大小非解禁,A股市场所能够供应的股票将远高于H股,因此从趋势上看,A股相对于H股溢价缩小乃至于出现折价都是可以理解的。”
外资做多博“救市”预期? 有迹象显示,从4月开始,看空市场的海外投资者突然大量做多中国股市。突出表现为近期新华富时A50中国指数基金(2823.HK)成交暴涨。数据显示,从4月2日之后的交易日中,A50基金的交易金额迅速从此前的平均不到4亿港元上升到30亿港元以上,4月7日更录得71亿港元的成交记录。
另据港交所资料显示,中资金融股备受外资机构青睐。摩根士丹利在4月2日增持45.25万股平安保险,摩根大通4月2日以7.36港元的均价增持了中财险225.8万股。同时包括花旗、里昂证券等投行也增持了部分中资股票。
但谢国忠表示,据其了解的情况是,从4月开始港股市场一度有传闻中国政府将在近期进行“救市”。“部分海外资金趁机大量吸纳A50指数基金旨在抢这波所谓的救市行情。而作为A50的发行商,投行为了对冲风险,才随之买进部分国企股票以防不备。”
谢国忠说,据其最近的了解,在迟迟没有所谓“救市”措施兑现后,部分外资已经抛售了中资股票。数据显示,国企指数在本周一收盘时跌幅达到5.19%,而在此后的两个交易日表现平淡。同时他认为,政府从来没有救过市,历史上所谓的“救市”也就是在主流媒体上发表过评论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