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在半年多时间内从6124点的高位上被拦腰截断 CFP/图 |
“保护投资人”就是要在制度安排上能让投资人赚上钱。让作为一个整体的投资人,在一个大的时间尺度下能赚到钱。
如果一个股票市场,投资人作为一个整体注定是要亏损的,那么它要么走向灭亡,要么沦为赌场。
对是否“救市”做了一个朦胧的回答
政府大概永远不会明言自己是否会救市:如果政府明言自己有此义务,等于给那些不知风险的炒家背后系了一个保险绳,那是政府不愿看到的结果。
似乎是为了仿效去年的“5·30”,4月20日夜,证券监管部门出台新的政策,对所谓的“大非”、“小非”套现做了一些限制。
“5·30”前夕,沪指收在4334点,在星夜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2倍(从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以“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之后,立竿见影地,当天大盘重挫6.5%,在其后的4个交易日里,出现了3404点的低点,总下跌幅度超过20%。
时过境迁,今年的“4·20”前夕,大盘收在3247点——这个位置已经低过“5·30”调整的最低点了——不过,这次出台的所谓“利好”政策对大盘的刺激远不及“5·30”的所谓“利空”政策。4月21日当天,大盘高开后一路走低,当天沪市以平盘报收,深市竟然出现相当幅度的下跌。
此番对“大小非”的限制虽则不是个重量级的“利好”,但是,它传递给市场的重要信息是:监管部门开始行动了。这似乎是对“救市”做了一个朦胧的表态。今年初以来,关于政府是否应该“救市”的争论进行了数月之久。一个多月前,曾有报道说监管层的一位高官明确表态说政府不会扮演“救市角色”,但这位高官旋即否认自己说过这个话。不过,这个否认却未明言,政府一定会救市。
我猜,政府大概永远不会明言自己是否会救市:如果政府明言自己有此义务,等于给那些不知风险的炒家背后系了一个保险绳,那是政府不愿看到的结果。所以市场在狂涨的时候,政府会一再地进行“风险教育”,这个“风险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买者自负”,就是说,你炒亏了是你自己的事,跟政府没啥关系。
但是,为什么监管层同时也不愿意明言一定不救市呢?这跟中国股票市场的现状有关系。依照监管层的认定,中国的股票市场处于“新兴加转轨”时期。这其实是说,咱们的股票市场与美国和香港等相对成熟的股市不一样,还有不少的问题和毛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完全放任市场,很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为了避免股市瘫痪,为了避免大多数投资人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政府应该保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机会。
“保护投资人利益”是股票市场大发展的“宪法”
投资人天然地需要被保护。没有了投资人,也就谈不上股票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投资人也就是保护股票市场。
中国的股票市场先天不足,搞了近20年,还是“新兴加转轨”,这个现状与对股票市场的战略地位没弄清楚、对股票市场充满糊涂认识分不开。从最初的“姓资姓社”的困扰(它的直接的遗产就是今天仍令人头痛的“大非小非”),到后来“为国有企业解困”的自我定位,股票市场在中国似乎总像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小媳妇,不能放开手脚大踏步前进。
另一方面,股票市场还是个娇贵的小媳妇,它对生存环境和条件有非常苛刻的要求。股票市场要发展得好,不但需要一整套好的法律制度、行政规范甚至文化传统,还需要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人等市场参与者都中规中矩。中国的股票市场其实是“白手起家”,时至今日,这些条件中没有一个能称得上已经近于完善了。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股票市场又是金融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我们的金融体系还非常落后,事实上,它已经成为严重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股票市场又是这个瓶颈中的一个短板,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上,中国必须在股票市场上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没有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中国永远不可能迈入真正的世界经济强国。
在走了那么多弯路,经过那么多必要和不必要的争论,经过市场一而再再而三的教育之后,今天我们也许可以超越浅层次的救市争论,总结出一些基本的原则,然后,把这些原则作为股票市场发展的“宪法”,用它来校准相关的法律的、行政的甚至文化传统的内容,判定哪些是有利于市场发展的。
我想,今天已经取得共识的一项原则就是被证监会确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内容:保护投资人利益。
今天,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占了绝对的大头(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人民币各项贷款总和为27.5万亿元,这个数据甚至大过中国的GDP)。银行的特点是“间接融资”,就是人们把钱存放在银行里,银行再把这些钱集中起来,然后再贷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储蓄人始终享有对钱的所有权,银行只是个代-理人,贷款的风险完全由银行来承担,跟投资人没有关系。对整个国家来说,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比重过大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经济中的所有风险最终都聚集在银行那里,一旦经济出现衰退,大批企业还不了贷款,银行手头就紧张了,储蓄人怕银行倒闭,可能会挤提存款,最终银行贷出去的钱收不回来,还要应付不断增加的提款要求,于是可能真的把银行压垮。在银行垮掉之后,企业求贷无门,投资会大幅度下降,这可能会导致整个经济崩溃。
股票市场则是“直接融资”,投资人的钱在经过一个长长的链条后,跑到了上市公司那里,这个链条包括券商、律师、会计师、股票交易所等。它的好处是,投资人直接分享了上市公司以及银行的利润,同时也分担了其风险。以直接融资为主的经济体出现大规模经济崩溃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不过,对于投资人来说,钱到了上市公司之后,他就再也无法直接对它占有和支配了(当然了,投资人可以通过股东大会等制度来间接实现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在这么长的链条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最后倒霉的都是投资人,所以,投资人天然地需要被保护。
没有了投资人,也就谈不上股票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投资人也就是保护股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