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最坏时期已过
巴菲特旗舰企业伯克希尔公司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上周末再度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举行。
“股神”沃伦·巴菲特重申,根据他的定义,美国经济已陷于衰退。“以我的定义,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我把衰退定义为人们的生活状况逊于三个月、六个月或八个月之前的状况,且大部分企业也处于这种状态中。”而按照传统定义,经济要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才被视为进入衰退,而美国公布的第一季度GDP增长仍达到0.6%。
不过他表示,信贷危机的最坏时期已过,由此而来的大规模金融动荡也已经开始远离投资人。但不见得能实现两位数的投资回报率。
在巴菲特看来,美国股市和债市已出现了投资机会,他相信信贷危机带来的大规模金融市场动荡已经开始远离投资人。就金融业而言,巴菲特认为银行在本轮危机中遭受的大部分损失已经得以体现,不过从长期来看损失尚未完全消化。他表示,楼市危机的深度、失业率和其他经济因素将决定金融业资产冲减的时间会延续多久。
“华尔街已走出危机的谷底,但对还有房贷要还的人来说,痛苦还未结束。”
巴菲特同时警告称,未来数年股市的投资回报率将低于此前数十年的水平。他表示,长期来说,他仍有可能平均实现每年10%的投资回报率,但他对此仍有怀疑。
尽管未计入财报的损益表,但是,巴郡的股票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现仍令人瞠目结舌:单季股票浮亏达到40亿美元,仅一个季度就消耗掉了累计盈利的13%。
巴郡一季报的另一重要信息是,巴菲特在今年一季度并未进行较大规模的套现。巴郡表示,“之前的未实现利润在第一季仅有1.15亿美元(税前)被计入现实利润。”这意味着巴菲特一季度对股票的历史盈利的套现活动极其有限。巴菲特股票的历史盈利超过300亿美元,目前的套现获利规模仅占其总股票篮子的0.3%。
美元还会继续贬值
巴菲特还继续看空美元,他表示,美元兑其他货币的汇率将持续下跌。巴菲特从2002年就开始看空美元,并据此实施投资。一开始巴菲特直接做空美元,后来又开始收购美国以外的企业。
巴菲特表示,如果他有资金要投资,不会把所有钱都放到美元资产。他认为,美国仍将维持放任美元贬值的政策。巴菲特说,美国的财政和贸易政策对美元汇率形成压力,并且从“总体上来看”这种政策仍将持续。
巴菲特说,美国人对于外国进口货的偏好,使得该国每天都大约要输出约20亿美元到海外,这对美元形成持续的下行压力。他认为欧元和英镑兑美元会继续走强,为此他将扩大在欧洲的业务,投资并“从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赚取欧元和英镑”。
巴菲特透露,5月他将走访欧洲四个城市,寻找潜在的收购机会。他此前曾表示,符合他标准的美国投资目标变少后,自己曾在中国、以色列和英国等地发掘投资机会。
还会买入中国股票
对于中国股市,巴菲特表示,他不会预测中国的股市,但很看好中国经济,在合适的时候还会买进中国股票。
晨星的资料显示,在去年巴菲特的减仓行动中,广为受到市场关注的是,巴菲特在去年三季度卖掉了手中所有的中石油股票。
巴菲特说:“我在抛出中石油时只是说如果股票变得如此之贵,你要非常谨慎投资才行,中国的股市现在确实是下跌不少,但是我并不是预测中国和美国股市走向,我不知道。我们的观点是市场下降,使其看起来比以前更有吸引力。”
巴菲特强调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了解比关注股市起伏重要得多,他很看好中国经济。
“我了解中石油和中海油,”巴菲特说,“我对中国的股票总是有兴趣,好的价格可以让我重新买入。”
巴菲特认为,中石油的A股和境外股的价格差别曾经达到一倍左右,这太疯狂了,这就意味着用一美元和两美元在买同样的东西。
“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这就是个信号,肯定有些事情不对了。”巴菲特说。
伯克希尔公司的副主席、巴菲特的搭档芒格则认为,中国的A股出现泡沫,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在那些开始变得富有、以前从来没有在股票市场上获得巨大财富的国家。
简单投资策略
根据巴郡的资料,巴菲特最成功的一笔投资为《华盛顿邮报》,收益超过100倍,入股华盛顿邮报公司172.7万股或18.2%的历史成本1100万美元,现值13.67亿美元;投资著名的可口可乐公司收益也达到近10倍,2亿股或8.6%的历史成本12.99亿美元,去年末值122.74亿美元;其他成功投资如,穆迪公司4800万股,或19.1%,历史4.99亿美元,现值17.14亿美元;POSCO公司348.6万股,或4.5%,历史5.72亿美元,现值21.36亿美元。
巴菲特以投资策略简单著称。他屡次说,他只买自己理解的公司,至今不碰科技行业,因为不理解。他往往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用最简单易懂的话说出最复杂的金融理念,这也是为什么每年的股东大会能吸引那么多的投资者和仰慕者的原因。
巴菲特说,他曾经读过一份270页的报告,是关于一个金融公司向投资者和政府监管者解释如何操作。但是他标出25页的内容都让他质疑。所以他决定不投资这家公司。他在股东大会上说,要弄懂CDO的一个证券,需要读75万字的报告。
“他们太复杂了,”巴菲特说,“我不知道这些人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