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已经过半,股市走向如何?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的判断二季度将是暴跌后可能出现阶段性的投资机会,股市将以震荡上涨和结构性分化来实现对过度下跌的修复。
德圣
基金研究中心日前发布分析报告称,虽然各种负面因素仍在,但二季度股市运行的主要力量很可能转为以修复性上涨为主导;但更远的基本面隐忧和估值体系重构仍将左右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这为更长趋势的判断带来许多不确定性。
中期趋势判断:修复性上涨
二季度股市投资主线首先是修复性上涨。在股市出现罕见的快速下跌后,正面因素的累积终于迎来了转机,
印花税下调正是触发这一时点的事件。从实质上来说,印花税下调对于股市的投资价值并没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改变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决定性的一招。强烈的政策意图使得股市找到了最好的反弹契机。
当然,类似印花税调整这样的政策红利效果是一次性的,更多的意义在于开启了
股票市场过度下跌后自我修复的契机。
而在估值水平上,A股静态和动态市盈率达到两年来的低点,也使反弹有一定的支撑。随着A股市场大幅下跌,在眼下上市
公司盈利尚未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下降到长期估值均值以下。目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降至30倍左右,动态市盈率23倍左右,从估值水平来看已经提供了一定的价值空间,至少是阶段性休养生息的空间。
此外,一季度暴跌期间也是众多利空因素集中释放的时期,这在二季度可能有阶段性的好转,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通胀数据不再创出新高,出现环比回落的趋势;出口出现报复性的反弹;月度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仍保持强劲增长;大小非解禁忧虑降低,资金面有所缓和;外围市场企稳。
但业内人士也指出,虽然德圣判断二季度的中期趋势以上涨为主,但这种修复性上涨的基础并不牢固,各种负面因素仍然在,投资者在经历暴跌后心有余悸,股市很难再现之前单边上涨的局面。如果短期涨幅较大,很可能伴随小波段的下跌和调整,这和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投资者信心不稳,反弹到一定高度将会有止损盘卖出;二是短线投资资金在大盘涨幅超过15%后已经获利丰厚,持续上涨将会引发获利减持;三是在暴跌中累积的结构性问题,也将在反弹中逐步释放,例如机构投资者利用修复性上涨调整持仓结构的行为将在反弹后期更明显地导致行业和板块之间的走势分化。
长期趋势走向:仍需结构配置调整
从以上分析角度可知,以报复性的反弹为起点,二季度很可能出现阶段性的投资机会,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但更长期来看,趋势仍不确定。
理由一:导致下跌的根本性因素没有发生变化
大跌过后,市场对于导致下跌的根本性因素基本形成了共识,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制度面和基本面。制度层面以大小非和再融资为主,在下跌初期对市场杀伤力巨大;但到下跌后期,对于基本面下滑的忧虑更成为主要因素。从长期来看,这两方面根本性的因素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理由二:政策面利好不足以支撑长时间的行情
管理层的
救市政策目的是防止股市出现非理性暴跌,政策利好只是在恰当的时点启动反弹的一个契机。但政府并没有再度推动上涨
行情的“托市”意愿和动机,所谓管理层将推动
奥运行情的说法只是投资者的一厢情愿,对部分资金有投机价值但没有投资价值。
理由三:股市下跌是否已完全反映基本面的不确定性
今年宏观
经济及股票投资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是通胀的发展以及宏观经济政策选择,即如何在维持经济增长与控制通胀之间艰难地平衡。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今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已并非关注焦点,现在最关心的是股市的下跌幅度是否已充分反映了明年甚至更远的基本面。目前市场上对此分歧仍较大,因此股市仍存在结构性高估的可能。
理由四:大小非为代表的供给问题仍将压制市场
目前规范大小非解禁的政策并不彻底。在大宗交易市场上减持超过1%以上的股份只是延缓了大小非流出的速度,增加了大规模减持的难度;且大宗交易市场上流出的受限股最终还是要到二级市场流通。规范大小非减持的政策只能期望引导大小非理性减持,而不是以短期对市场巨大冲击的方式减持。长期来看,2009年至2010年仍有巨量的大小非解禁,如果股市的估值不处于“合理”水平,那么大小非仍将是长期压制市场的重要因素。
理由五:估值体系面临重构
与大小非解禁相关,股市走向全流通也会对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产生深刻影响,什么是合理的估值水平将再度成为判断A股投资价值的焦点。从长期来看,股市的合理估值需要以前非流通股东为代表的
产业资本和二级市场投资者为主的
金融资本重新博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A股市场逐步实现全流通后,泡沫化的高估值出现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也很可能导致A股市场长期估值中枢下移。(孟群舒任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