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口可乐到吉列,再到中国的中石油,巴菲特一次次演绎了世人津津乐道的“股神”传奇。
“股神”传奇的背后,是巴菲特精心打造的以“零成本”保险资金为核心的产融价值链:保险业务的浮存金为股票投资提供了零成本资金,而股票投资的收益又转化为实业投资的资本金,实业投资的利润成为保险业务扩张的流动性后盾,所以只要保险公司可以不断的提供资金,他可以不断的买进股票或者进行实业投资,只要这个链条不断裂,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巴菲特不会失败,所以他的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也不是普通投资人可以学习的:你不可能得到大量的持续不断的资金。大量持续不断的资金买进一只股票的结果是什么?同样道理,我们过分担心保险上市公司的未来投资收益会显著下降是没有必要的,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担心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问题,只要经济没有问题,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不会断裂,那么他们的投资收益不会显著的减少,所以,如果未来10年中国经济不出现大的问题,那么中国保险上市公司的股票拿10年都没有问题,下跌都是短期的。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投资经验也证明了此点,他们的实业投资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是保险业务。2006年伯克希尔保险集团的浮存金高达509亿美元。实际上,巴菲特那些著名的股票投资大多是放在保险集团旗下的,是保险集团的浮存额支撑着这些投资,而整个保险集团及其持有的证券资产占到伯克希尔集团总资产的60%,贡献了总利润的60~70%。
巴菲特收购公司的六个标准:
1)标的公司规模够大,每年至少要有7500万美元的税前利润(除非我们的某个子公司对它感兴趣);
2)被证明拥有持续的盈利能力(我们对未来的盈利预测不感兴趣,更不相信业绩突然转好的神话);
3)在负债率较低的情况下能够产生良好的净资产回报率;
4)有适合的管理团队(这个我们无法提供);
5)业务简单(如果涉及很多高新技术,抱歉我们看不明白);
6)合理的价格(我们不想在明确价格前浪费时间和卖方闲聊)。
]
彼得.林奇的投资理念是什么呢?
他告诉我们,作股票需要有信念。我说的是一种怎样的信念?那就是相信美国会继续存在下去,相信人们继续会在早上起床时穿上衣服,生产衣服的公司会继续为股东盈利。相信老企业终将衰退,更令人激动的新企业将取而代之。甚至相信美国人是一个勤奋工作且富于创造的民族。
每当我对目前大的形势感到怀疑和沮丧,我就吧精力集中到“更大的场面”。“更大的场面”是值得了解的,如果你期望能够在股市上坚守信念的话。
“大局观”告诉我们,尽管20世纪以来股市发生大大小小的“灾难”――-每次都有上千条理由让人相信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但是持有股票还是比持有债券的收益率高上一倍。这比相信200个专家或是顾问关于经济衰退的预言更能赚钱。
成功的选股者和股市的关系,就像明尼苏达州的居民和冬季的天气一样。你知道它会发生(冬季必然要来),也为之做好了准备(过冬的棉衣和春天必然会来)。如果你中意的股票随其他的股票一起下跌了,你要乘机买入。
彼得林奇的投资哲学:对股票分类进行分析,主要从资产和收益两方面,资产状况好,收益突出。主要根据市盈率来分析。
一、投资于股票,二、只要公司继续进营良好就应该持股不变。
对市盈率进行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每股收益的质量难以保证:每股收益容易受到管理层的会计操纵,人为扩大或降低每股收益。
2.每股收益波动性很大:对于周期性公司,在经济衰退时其市盈率反而处于最高点,在经济繁荣的时候会处于最低点。
3.收益为负值时,市盈率没有意义。
4.市盈率的合理倍数很难确定。
注意点:
1.不要过于相信专家对公司收益的预测。
2.低市盈率股票并不一定值得购买。
3.千万不要购买市盈率特别高的股票。
4.市盈率与增长率进行比较可以分析股票是否高估。
一般来说如果市盈率只有增长率的一半,那么这家公司就非常不错了。如果市盈率是增长率的两倍,那么这家公司就差些了。
投资原则:
一、市盈率为主,综合估值。
二、价格收益线。
选股标准:
1.分门别类,与众不同。
2.不选热门股,只选冷门股。
3.避开高增长易变行业,关注低增长稳定行业。
4.原来高技术公司,关注低技术公司。
5.别选多样化公司,关注专业化公司。
6.不选竞争对手多的公司,只选竞争对手少的公司。
7.别听内幕消息,只看公司及其内部员工买入行动。
8.有计划投资。定期投入一定额度的资金。
特别青睐的公司
1.名字听起来很傻.
2.公司的业务非常乏味
3.公司的业务更让人厌烦
4.有关公司的谣言很多
5.采用抽资摆脱做法的子公司
6.机构投资者很少关注
7.处在一个增长为零的行业中
8.拥有一个"特许权"
9.人们要不断购买它的产品
10.它是高科技产品的用户
11.公司的员工购买或者公司回钩自己的股票
避而不买的股票
1.热门行业中的热门股票
2.号称"某某第二"的公司的股票
3."多样化恶化"的公司的股票
4.高风险的股票
5.供应商公司的股票
6.名字花里胡哨的股票
多问问买入和卖出的理由
通过分享以上两位投资大师的经验,我想大家应该选好学习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