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成为继股票、基金后的第三大理财渠道。
来自上海银监局最新统计,2007年前三季度上海31家中外资商业银行实际发售个人理财产品777.88亿元,同比增长61.95%。其中,
人民币理财产品491.24亿元,外币理财产品28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4.88%和2.64%。
多家银行理财经理向中产家庭建议“分散
投资风险,将部分资金投资银行保本浮动收益产品”。理财周报将目光锁定在已发但未到期理财产品,跟踪动态收益。新股申购、QDII、结构型产品等,均受到市场影响。它们的近期表现有哪些不同?投资者又该选择哪一类、哪一家银行的产品呢?银行理财产品与股市“共震”
A股、
港股、美股持续震荡,部分投资者股票被套、基金净值下跌。银行理财产品越来越受到青睐,“投资风险小,又能获取高于存款的年收益”成为投资的一大理由。
但是,理财周报提醒投资者,股市震荡同样殃及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往往与股票挂钩,或是投资
股票市场的基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投资港股的QDII产品近期收益明显下降。
如汇丰银行的2款QDII产品也遭遇收益受损。如9月25日进入运行期的“霸菱香港基金”目前最新表现为-6%,其最近一个月的跌幅达16%;同样,“汇丰中国基金”,如果是7月3日购买,目前收益27.16%,如果是9月25日购买,目前收益为-2.39%,所以购买时间不同收益不同。
除QDII产品外,一些挂钩股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也遭遇震荡。如渣打银行挂钩“基础建设股票篮子”
美元2.5年期产品,记者了解到目前篮子内挂钩的股票均处于下跌状态,未能引发“最逊色股票大于等于6%”这一提前终止条件。
当然,也有些股市震荡不会构成影响的理财产品,如设计为“涨跌双赢”的理财产品,无论股票是涨是跌,只计算绝对值,如华侨银行“涨跌双赢”理财产品,股市波动越厉害,绝对值就越大,收益也越高。
打新股理财产品最热销
“打新股”理财产品继续呈上升势头,资金运用呈现多元化特征。在上海银监局收集到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中,涉及新股申购理财产品占55.36%。
目前,只有中资银行发行“打新股”理财产品,同时打新股理财产品的资金运作日趋多元化,在新股申购的间隙投资一些
债券、
票据、货币市场基金等,或是将资金一部分用于新股申购,而另一部分则通过其它方式投资。银监局的报告分析,一般的银信合作“打新股”产品,由于其投资领域有限,受证券市场牵制较大,其收益能力已经不具有优势。而综合运用多种投资的“打新股”产品,成为下半年理财市场的亮点。
据悉,2007年以来在两市发行的54只新股,网上申购中签率在0.022%-2.3927%,申购资金单次申购收益率在0.05%-2%之间,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16%。理财周报统计,部分“打新股”产品的收益在6%-15%之间,个别产品收益较高,如2007年第18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新股申购型半年款,目前收益率为23.19%,表现良好。
在投资认购打新股产品时,各家银行也绞尽脑汁,如
交通银行的客户只需办理指定签约手续,即可自动参与交通银行成立的每期新股申购计划,未中签本金、中签本金及收益将在最短时间内返还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