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险资探路衍生品市场 玩转尚需时日

1楼
我是超级邮迷 发表于:2014/1/25 19:30:00
2014年01月25日 00:02  经济观察报 我有话说 
  张云

  继平安率先获得股指期货入场券后,太平洋保险(下称太保)旗下的太平洋产险、太平洋寿险和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也于近日拿到保监会通行证,获准参与股指期货投资业务。

  与此同时,中国人寿(14.35, -0.16, -1.10%)、人保财险、合众人寿等险企也在进行股指期货的准备工作。在股债双熊背景下,此举可以让险资借助期货市场对冲工具来规避在高波动的A股市场中的投资风险。不过,据记者了解,平安与太保在股指期货方面投入的资金量不是很大。

  一家中型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认为,险资对于风险对冲工具期望很高,目前国债期货期限太短,很难满足险资匹配久期,股指期货参与时间尚短、缺少经验,保险资金要玩转这类新型衍生品还需时日。

  太保进场股指期货

  太保有关负责人表示,股指期货投资是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可以转移现货资产价格风险,降低资产组合波动率,有利于保持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稳定性。经过一年多的投资管理能力建设,太平洋保险旗下的各家子公司已全面做好相关业务的准备。

  不过,对于何时择机进场,大约会投入多少资金量,太保方面表示尚无具体计划,初期参与资金量应该不是很大。记者了解到,获得投资资格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向中金所申请套期保值专用账户,以减少单边持仓限制。

  除了太保,目前包括中国人寿、合众人寿等也在进行股指期货的准备工作。作为期货市场最大的对冲产品,经过两年的摸索,股指期货将为险资所用。

  2012年10月,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暂行办法》(下称《办法》)以及《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规定》(下称《规定》)明确险资可以投资境内远期、期货、期权及掉期(互换),开启了险资对冲时代的大幕,要求保险机构参与衍生品交易,仅限于对冲或规避现有资产、负债或公司整体风险或对冲未来一个月内拟买入资产风险,或锁定其未来交易价格,不准投机。经过9个多月的酝酿,平安资管和平安人寿先行获准开展股指期货业务。

  但是据记者了解,由于投资经验和参与时间较短,险资在股指期货方面的投资规模一直不大。一位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股指期货作为一个对冲风险的工具在权益类投资中作用很大,由于只能做套期保值,我们已经尝试了几次对冲操作,但是资金量不是很大。

  按照《规定》,保险机构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应当以确定的资产组合为基础,分别开立股指期货交易账户,实行账户、资产、交易、核算和风险的独立管理。制定风险对冲方案,明确对冲工具、对象、规模、期限以及有效性等内容,并履行内部审批程序。

  在参与方式上,保险公司将通过符合资格的期货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而非作为会员直接参与,这也让险资的路径显得像雾像雨又像风,难以捕捉。

  对冲冲动强

  相比较已经开始试水的股指期货,迟迟没有投资指引的国债期货虽然上市半年,但是险资只有边研究边静静等待政策东风。

  率先进场股指期货的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债券投资人士表示,他们目前还没有涉及国债期货,因为保监会何时放行还是一个疑问。

  相比较股指期货,国债期货被认为是对保险资金收益影响更大的一个种类,因为保守稳健的保险资金每年近七成资金投资债券品种,国债债券占很大比例,一直以来承担着优化投资组合,获取到期收益的功能。随着国债期货的推出,保险机构就可利用国债期货对冲利率风险。

  目前美国和欧洲市场的保险公司通过利率期货进行对冲,可相对有效地减低利率波动对资产的影响,尤其是在利率走低的时候。

  某基金债券基金经理则表示,国债期货的推出对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风险对冲作用非常大,像去年9月份如果看空债券市场,就可以多买空头来对冲风险。但是目前国债期货只有三个产品,活跃的也是最近到期的那个产品,后两个都不是很活跃,成交量也很少,从资产匹配度上对冲三个月还可以,六个月以上交易量更小,匹配就比较难。


  而且国债期货的投资风险也比较高,现在参与机构主要集中在券商自营盘,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保险机构来说更愿意秉持谨慎态度,待规模和市场成熟后才逐渐参与。

  保监会刚刚发布的2013年保险资金运用情况显示,资金运用方面,险资对新增的另类投资情有独钟,企业债和另类投资等高收益资产占比较年初分别增加2个百分点和6.3个百分点。全行业实现投资收益3658.3亿元,收益率5.04%,较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是近四年来的最好水平。

  京华山一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分析师夏平表示,随着目前理财产品、银行利率的走高,这样的投资收益压力依然很大,以前保险公司在投资方面更多的关注风险控制,随着新品种的放开和范围扩大,险资必然会流向收益高的领域,未来的险资流向应该会出现比较大的调整。

  一家中型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债期货期限太短,很难满足险资匹配久期,股指期货参与时间尚短还缺少经验,参与者很少,保险资金要玩转这类新型衍生品还需时日。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