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湘鄂渝九地行”采访组记者贺勇华高先勇李玉林
“北有山东寿光,南有湖南汉寿”。你懂的,记者这是在说“菜”。
9月21日,常德市汉寿县,连续阴雨过后,天空开始放晴,记者前来探菜。
位于该县龙阳镇仓儿总村东边的连片土地上,菜心、5号白菜长势正好。抬眼望去,尽野苍翠,绿意盎然;几位菜农正在田间干活,有的摘菜心,有的装筐,一旦两筐装满,就挑出田块,送交专人整理。
青光成是这儿的主人。几年前,他流转了当地1500亩土地,成立华诚蔬菜专业合作社,其中,近600亩用于种植菜心。眼下,青光成的菜心种植已是今年第五茬了。路边刚刚翻整的几亩大田里,明天就将种下第六茬。
“平均亩产1000公斤,每亩纯收入在3000元左右。”青光成告诉记者,他种植的菜心,一月一收,除去几个月的天气因素,一年可种7茬。
“主要销往长沙以及沿海地区,每公斤单价基本在6元上下,销路一点儿都不用担心。”当记者问及市场销售情况,青光成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喜悦。
汉寿是湖南省规模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2013年,全县蔬菜总产量超过100万吨,产值达到13亿元;外销量达70万吨,实现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
汉寿菜缘何能够独秀南方?汉美蔬菜合作社理事长方正初认为,功在“汉寿模式”。
该县由农村工作部牵头成立了蔬菜产业领导小组,县财政每年拿出上千万元的蔬菜产业基金对蔬菜产业从规模化、工厂化、设施化、数字化4个方面加以引导,推进现代蔬菜产业化建设。为了实现规模化生产,该县通过各乡镇对成片蔬菜基地进行土地流转,目前,华诚、远桂、泰湘农牧等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公司都拥有上千亩的基地、10年以上的种植使用权。
基地规模的扩大,直接推动了工厂化作业模式,几家大的专业化蔬菜公司目前都拥有100多农民工。大棚蔬菜、漂浮育苗、喷灌培管、精细轮作已成为设施蔬菜的亮点,并彰显出效益。
“去年,因为气候等因素,地里烂了许多蔬菜,但是到专业合作社、到县农业局告状的农民一个都没有。”汉寿县蔬菜办主任丁丽君解释,灾年不见灾,主要是因为农民提前下了订单,钱早就拿到手了。
方正初说,在“订单生产,期货交易”的模式作用之下,农民最大程度地规避了种植风险。
在汉寿,90%以上的农户是订单生产蔬菜,商家或者合作社早就预付了订金,汉寿的蔬菜,绝大部分都是卖的“期货”。一般情况是:外地商家向流通大户、合作社下订单,预付现金;合作社负责人分两次向菜农预付现金。蔬菜烂在地里,外地商家损失最大,合作社也有一定损失,一般农户基本收入都提前装进了口袋,几乎没有受损。
华诚蔬菜董事长青光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投资的500多亩喷灌基地以种“5号白”计算,亩平年收益至少在3万元以上,是传统种菜收益的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