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不知从何时起,发行产品成为期货公司客户经理口中的热门话题,而期货资管也成为期货业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第一批期货资产管理牌照的发放,期货大资管时代来临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期货资管业务是把双刃剑,做得好会给期货公司的品牌、业务带来正效应,反之,做得不好会引发负效应。
双刃剑之利—推动期货客户结构的质变
之前期货公司客户结构基本都以散户为主,期货公司以传统的经纪业务作为利润来源,一来不能适应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零佣金的浪潮,二来也远远没有发挥期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功能,加上大部分投资者的交易能力限制,客户亏损就成了每家期货公司头疼的问题。
客户的亏损势必会造成期货资产流失、期货业务开发受阻、期货公司收入下降。但在中国金融市场几十年的发展中也出现和累计了不少专业投资者,其慢慢积累形成了现在的机构投资者,加上国内投资机会日趋成熟,很多海外甚至华尔街的专业投资者带着先进的投资理念也回到国内来发展。这个时候期货资产管理业务的推出很好地结合了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在未来也会逐步形成机构投资者取代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将资金交给机构投资者管理的方式。这样的结合能降低个人投资者的亏损,同时资金的集中管理给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做大做强的机会,而且还降低了期货公司的服务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增强了期货公司的专业化水平,跟上了国际成熟期货公司的步伐,形成三方共赢的局面。
双刃剑之弊—不良竞争导致机构的夭折
但期货资管之路还存在一些问题。看看目前市场中的一些期货资管产品,最主要的还是专注于期货市场的CTA类产品,这一类产品往往以追逐风险收益为主,有的是主观交易,有的是程序化交易。从去年开始市场流行起结构化分级产品,简单解释起来就是给无法在市场中募集到资金的机构投资者提供融资,将机构投资者的资金继续放大,一来可以去追求更多的风险收益,二来可以达到更大的产品规模,提升行业的知名度。
到今年下半年许多此类产品集体进入了一年的清算期。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结构化产品都没有坚持到一年的期限,就因为次级资金的亏损过大又没有补仓能力而提前终止。期货交易本身就属于杠杆交易,有些品种的杠杆高达20倍,加上利用结构化产品的杠杆效应继续放大,在实际交易时,有些品种的杠杆可达近百倍。这是很多机构投资者都很难驾驭的风险,所以才造成了很多产品提前清算的结果。但此类产品的野蛮成长,能迅速推高期货公司的规模与交易量,使得很多期货公司忽略了这一隐含风险,出现更多期货从业人员游说更多机构投资者发行结构化产品。回头来看,资产管理的广意理解就是对客户的资产进行经营运作,投资管理服务的一种行为,它是一个投资行为而不是融资行为,而目前这种以融资为目的资产管理行为实际上是增加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加上很多CTA的机构投资者都在起步成长的初期,投资能力也是良莠不齐,如果一味追求规模发行此类结构化产品可能会造成这些机构投资者的夭折,反而阻碍了期货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
趋利避害之道—合理运用期货工具的优势
就期货的本质来看,它是作为一个风险管理的衍生品工具而存在的,期货公司的角色更应该扮演的是风险管理工具的推广者,以及引导使用者如何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教育者。拥有资产管理牌照的期货公司更应该是推动资管更加健康发展。期货公司可以利用本身的客户结构以及对风险的专业性了解,一方面引导机构投资者设计和成立与自己交易策略相适应的产品结构和类型。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个人投资者,选择与自己收益和风险偏好相适应的产品来进行投资。期货公司也可以组织和发行MOM类产品,将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分散分配给一些投资能力强,但前期又需要资金扶持的机构投资者。期货公司在整个资产管理进程中发挥好资本中介的功能。
在客户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期货公司本身作为交易中介也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性,一是交易系统的专业性,机构投资者需要更加快速稳定的交易系统,甚至有些机构投资者需要与之适应的定制化的交易系统,这对期货公司的IT能力是个比较大的考验。二是从业人员的专业性,面对越来越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期货公司无法再用以前简单地降低手续费、保证金优惠等方式来满足了。能否提供更全面的交易渠道、胜任更复杂的交易设计、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也是考验期货公司专业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期货公司只有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做好交易中介的职责。
在期货市场不断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资产管理作为期货公司的一个利刃,合理利用和发挥可以更好地调整客户结构,实现期货公司的转型,降低客户服务的成本并发掘更多的盈利方式,但同时期货公司也需要本着维护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根据期货公司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同时考虑机构投资者适合的投资策略而提供更加合适的解决方案与服务。秉着三方互赢互惠的理念,与投资者和中国的期货市场共同发展壮大。
(作者单位:中信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