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ETF期货有望纳入沪港通 海外基金存技术障碍

1楼
封存 发表于:2014/12/4 12:18:00

  本报记者 秦伟 香港报道

  沪港通平稳运行两周,南下和北上交易额度的使用趋于平淡。12月2日,北上交易当日额度剩余96.89亿元,使用额度占比25.5%;南下交易当日剩余额度102.21亿元,即仅使用2.7%。

  “纽约、欧洲的投资者对沪港通有极高的兴趣,但还需要一些时间去深入了解整套机制,毕竟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亚洲证券与金融市场协会(ASIFMA)行政总裁Mark Austen(马克·奥斯汀)坦言,现在还存在一些未决问题,影响长线基金参与沪港通交易。

  沪港通下的交易规则不同于海外机构投资者普遍适用的交易规则,令众多机构虽对加仓A股兴趣满满,却碍于规则限制无法参与。ASIFMA与汤森路透推出的白皮书《直通车:沪港通的影响及未来》中,罗列出在技术层面仍待解决的细节问题。

  “监管者和交易所已经明白业界担忧的这些问题,在沪港通开通前,他们已经合力解决了很多问题,现在这些是余下、需要更多时间解决的问题,因此无法在开通前完成。”奥斯汀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两大担忧

  在沪港通宣布开通日期之前,ASIFMA曾是少数要求推迟开通时间的机构,其曾向监管机构上书,要求给业界更多准备时间。

  “6个月可能看起来很长,但实际上很短,尤其是当你需要把差异巨大的机制放在一起时。”奥斯汀认为,而从宣布开通时间到实际运行,也只有一周时间,机构投资者还需要更多时间做好准备。

  海外机构投资者需要准备面对的问题之一,即如何适应从券款对付(DVP)转换为预先交付。

  “目前,预先交付证券的交易程序对一些机构投资者而言还是一个障碍。预先交付证券并非大部分投资组合经理习惯的交易模式,他们的交易程序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奥斯汀表示。

  对于海外机构投资者而言,预先交付的一个问题是,可能带来额外的交易对手风险——投资者在将持股从自己账户中转出两天后才能收到付款。这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券款对付存在显著差异,对于长线基金,尤其是有多个托管行的基金而言并不方便。

  “另一种情况是,你不能提前交付股票,因为你不知道第二天还是否想卖,因为很多基金经理的交易是基于实时市场信息。”奥斯汀指出,很多问题业界早已提出,但其中部分要求做出重大修改,在6个月的时间框架内还无法解决,各方需要更多时间商讨解决方案。

  一些券商已经做出调整,确保客户能够继续实现券款对付,例如花旗推出第三方结算交收服务。也有基金,则选择等待2015年中港交所给出新的解决方案。

  实益所有权问题,也成为不少机构投资者无法参与的障碍。投资者通过沪股通买入的股票由港交所的全资附属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HKSCC)代持,投资者担忧代-理人无法有效代为执行其权利。“这不仅对基金经理而言是一个问题,对基金本身来说也是,因为那些在卢森堡或爱尔兰注册的基金,监管上不允许持有无实益所有权的股票。”奥斯汀解释。

  沪港通启动后,卢森堡金融监管委员会明确要求基金要先获批准才能投资,而在该地注册的股票基金超过3600只,资产总值高达1.2万亿美元。

  不过,目前这一情况正在改善。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日前透露,9只卢森堡注册的零售基金已经获批参与沪港通。他表示,香港需要多做些功夫,令投资者对沪港通的持股代-理人制度具有信心。12月1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已经前往巴黎,展开一周的欧洲访问,向欧洲解释沪港通机制。

  ETF、期货有望纳入

  对于沪港通,投资者的其他担忧,主要来自于额度限制等带来的执行风险。

  白皮书指出,每日额度用尽后无法再买入为机构投资者带来潜在的执行风险,而QFII和RQFII不存在这一风险,因此长线基金暂时可能更偏好已经熟悉的QFII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的限制,也带来执行风险,只有在当日交易结束后,投资者才能得知是否已经超过10%的限制,若超出该限制,超出部分将被强制卖出。

2楼
封存 发表于:2014/12/4 12:19:00

  一些券商则认为,通过沪港通购买的股票需要与通过QFII买入的股票分开持有,增加了其行政管理和报告的负担。“在期货领域,一个成功的合约,可能需要几年时间发展,对沪港通而言,几乎全球所有的股票交易员都是潜在客户,大量参与者需要时间进行教育。”ASIFMA董事总经理Nick Ronalds(郎若思)坦言,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一旦解决,资金就会一下子涌入,“每一个基金都有不同的规则和投资规定,一些基金现在就能参与,一些基金可能需要花几个月时间熟悉机制后再考虑参与,养老基金之类更保守的投资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这是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

  “需要记住的是,这是一个试点项目,中国自身也处在学习的过程中,缓慢、逐渐发展起来并不是一件坏事。”奥斯汀认为,随着投资者加深了解、完成与其经纪之间的有关法律文件,以及现存问题得以解决,交易规模一定会逐步增加。

  对于未来的发展,奥斯汀预期,沪港通会囊括更多产品种类,如ETF、期货等,更长远的方向可能包括债券,但模式或许不同。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7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