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国内食用油价格走出一波持续涨势,价格迭创新高,成为
期货市场的明星,同时因其牵连着国计民生,也成为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究竟是什么使这一市场如此抢眼,08年市场是否还会如此风光
,我们依次从油脂市场的产业链现状、(油脂期货)在金融市场所处的角色、次级债影响及政策方面来作如下探讨:
产业链:
食用油目前的市场主体为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等,而其中豆油又占有主导地位,我们以豆油市场为主,结合菜籽油和棕榈油进行相关论述。
国内油料种植面积及产量:油料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呈减少态势。近年来,由于粮食类作物(玉米、小麦、稻谷)种植效益的提高,挤占了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致使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双双下滑。大豆播种面积约880万公顷,下降超过5%;油菜籽面积约650公顷,降幅近6%;花生面积略有增长。预计大豆产量约为1450万吨,菜籽产量约1100万吨,花生产量1400万吨,油料总产量下降,缺口需要由进口来填补。
进口情况:如上图所示,国内油脂消费的缺口非常巨大,主要靠进口来弥补,包括油料和油脂的进口。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07年我国进口大豆3082万吨,同比增加9%,油菜籽进口量也达到83万吨,同比增加12.8%;油脂方面,2007年进口豆油282.3万吨,同比增加82.9%,进口棕榈油509.5万吨,同比增0.2%,菜籽油进口37.5万吨,同比大增751.8%。总的来看,油脂市场缺口扩大,对外依赖度进一步增强,国内植物油需求对外依赖度从去年的56%进一步提高,达到63%。
国内消费:
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a、
终端消费偏好的变化:由于国内农业补贴政策的缺失,种植积极性减弱,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进而导致油料种植面积缩减,致使传统食用油料产量减少,油脂消费被明显地引向严重依赖进口的分配格局:南方亦大量食用豆油——这种国内生产明显缺乏、国际市场大量供应的品种,而传统的菜籽油市场则被挤占;由于棕榈油在全球植物油贸易中的地位,也抢得了国内市场的三分天下;07年由于油菜籽的减产,国内油脂市场仅有的主动权基本丧失,价格完全跟随国际市场变动。
b、07年由于国内生猪供应的持续紧张,致使动物油脂的供应减少,植物油相对动物油脂的替代效益明显,在餐饮、日用化工等其他行业转而加大植物油使用量;同时,在部分传统的居民生活消费中,受此影响也加大了植物油的使用量。同样,由于养殖业的低迷,导致对饲料豆粕需求的减少,进而抑制豆油压榨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开工率,减少国内豆油的供应,加剧了市场紧张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