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方面,自去年以来,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核心市场,受贸易摩擦、汇率波动等影响而出现的异动,使得我国纺织行业备感压力。
“2007年对于中国纺织业来说,成绩令人欣慰,尽管行业遭遇了贸易限制、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成本提升等诸多坎坷,但20%以上的出口增速无疑证明了MADE IN CHINA的实力”。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肯定了过去一年我国纺织工业的成就。
不过杜钰洲同时指出,2008年中国纺织品所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依然严峻,汇率持续上升和退税率下调、国际纺织生产竞争加剧、原油价格上涨导致纺织原材料涨价和运输成本上升等因素使纺织品出口压力与日俱增,出口优势逐渐下降。
银联信分析:
一、2007年我国纺织业在负重中前行
2007年,在行业遭遇贸易限制、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成本提升等诸多协力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纺织工业规模以上的企业,200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了30800亿元,可比价格增加了21.1%。如果包括大量规模以下的企业,前年的总产值在4.4万亿元左右,规模以上的可比价格比2006年增加了26%。主要的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2007年产量约为2425万吨,同比增长84.5%。其中服装600亿件,同比增长17.6%。由于主要的产品产量都是高速增长,所以全行业的加工总量达到了35600万吨左右,比2006年提高了15%。
纺织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应得到了较快的提升。全行业主要业务的收入达到了26786亿元,同比增长22%。1到11月份,全行业的利润总额1063亿元,同比增长36.9%。规模以上的企业的产销量达到了97.3%,全行业劳动生产力大幅度提升,达到了100440元/人,比前一年增长了24.1%。由于了管理水平的提高,2007年是从业人数增加最少的一年,而产值效率是最好的一年。
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2007年,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额为1717亿美元,同比增长18.86%。其中,纺织品5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5%,服装1157亿美元,同比增长20.9%。
从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出口竞争力的系数由2002年的0.62上升到2007年的0.81。2007年1到11月份的石油出口指数是108.6。加入世贸以来,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额从532亿美元上升到了2007年的1700多亿美元。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国际贸易的投资增长,给中国的纺织工业、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提供了机遇。同时,中国纺织工业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制度创新能力的提高,大大地提高了其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一批骨干企业成为纺织行业国内外竞争的主力军。大批中小企业也进一步进行结构调整、产业重组。2007年的1到11月份统计的数据,全行业的企业达到43309户,平均利润为3.97%。利润率超过10%的企业为3069户,占全行业户数的7.01%。超过平均利润率3.97%的企业总数占到了31.48%,而利润占到了全部的81.19%,平均利润率达到8.43%。全行业68.52%的企业平均利润为0.73%,而从业人员占到了全行业的65%。
二、内忧外患,使得我国2008 年纺织工业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2008年,中国纺织业将在充满变数的国内、国际市场中直面重重压力。
国内方面,2007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开始加快,据有关部门测算,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纺织行业利润将减少70亿元。2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破7.15关口,以7.1452再创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升值步伐明显加快。而2008年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将直接增加劳动力成本20%以上。东南沿海的纺织企业用工荒问题日趋严重。新年伊始,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在油价上涨带动下,棉花价格也会形成新一轮涨价行情。由于国内资源的硬缺口,投资过快增长,预计今年原料的压力将会成为纺织企业新负担。而2007年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新情况、新问题,中央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抑制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作为贸易顺差重要来源的纺织业,已成为宏观调控的直接“对象”,中小纺织企业举步维艰。正因为此,有业内人士惊呼:中国纺织产业正在失去其传统竞争优势。
国际方面,自去年以来,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核心市场,受贸易摩擦、汇率波动等影响而出现的异动,使得我国纺织行业备感压力。首先,受美国次贷危机、原油价格上涨、消费者信心指数滑落等因素影响,2008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步伐减缓在所难免,与之相关联的纺织品服装消费能力也会受到一定波及。其次,受数量限制、欧盟化学品监管体系正式生效、反倾销以及消费警告(欧盟非食品类商品快速报警系统RAPEX)的频繁发布等影响,2007年对欧盟出口呈现出罕见的负增长态势。因此,许多纺织企业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开工严重不足,比如浙江许多企业开工率不到50%,用棉比呈明显下降趋势。
三、2008年纺织行业有利因素分析
虽然国内、国际市场有一些不利的因素,但是中国纺织工业的2008年,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是国内纺织品市场潜力巨大。目前,80%左右的中国纺织品在国内消费,国内的巨大市场是中国纺织品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13亿人口的消费水平将日益提高,衣着类和家用纺织品的消费能力将持续增强。2007年1到11月份的统计资料显示,1954户的家用纺织品企业生产量增加了22%。越来越多的富裕起来的人对美的追求,加速了衣着和家用纺织品的消费结构调整。
二是强大的国际纺织品市场推动力。2008年,虽然全球经济发展有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美国经济对纺织品的影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需求的带动,国际经济调控力已经比上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大大提高。2005年的出口服装总额为5300亿美元,2005年到2006年的全球纺织品贸易年增长率是8.3%,这表明国际的纺织品消费随着国际经济的增长而稳步增长。中国纺织工业这几年的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产业能力的优势、产业档次的提高,也反映出纺织品出口价格有所提高,虽然提高的速度在减缓。
2008年,由于国内生产成本的大幅度上升,以及东南亚的国家和印度也面临着货币的升值和成本的上升,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的价格与欧美市场的价格差距仍然存在。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的价格是国外生产的价格的1/3到1/4。因此,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2008年,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仍然会有两位数的增长。不过增速可能比2007年有所下降。
四、信贷风险与机会提示
1、行业分化明显,银行信贷应关注优势企业
目前,我国纺织业1/3的骨干企业由于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有好的产品,有品牌,附加值比较高,效益也比较高,成为了行业的主力军。而2/3的企业,由于常规产品没有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竞争的优势,效益比较差。2008年,由于成本不断提高和环境变化,纺织企业两极分化的趋向正在加剧,纺织业依靠数量增长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因此,银行信贷应进一步向优势企业倾斜,对没有竞争能力的弱势纺织企业加大信贷退出力度。
2、内销将成为纺织业发展的主要渠道
目前我国经济的运行方式已由生产决定型向流通主导型转变,流通创造利润,作为先发成熟的纺织产业,内销将成为纺织业发展的主要渠道。据统计,2007年1月至10月,国内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32.6%,超过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4.5%,也远远超过同期出口增长19.74%的水平。正是基于此判断,内销已逐渐成为纺织产业发展的增长引擎,国内市场将是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依托。因此,善于拓展国内市场的企业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尽先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0 5:33:5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