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连续大跌,在一片呼吁政府救市的呼声中,也有不同的声音清晰出现
由于股市的连续暴跌,小散们把希望寄托在了监管层身上,急切呼吁政府应该出来救市;但也有专家表示,市场的事情该由市场自己解决,应减少对市场的行政性干预。政府到底该不该救市?或者说应该怎样救市?本期神仙会邀请到了中国资本市场上著名的各路精英,在他们唇枪舌剑碰撞出的火花中,或许可以理清我们的思路,使我们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本期嘉宾:中央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经济学家韩志国,资深财经评论员张越。
主持人:记者吴琳琳
■目前低迷的市场状况下,政府该不该救市?
记者:股市涨的时候,投资者希望政府不要管市场,股市跌的时候,又嚷嚷着要政府救市,有专家提出,又没存在危机,没有必要救市,您对此怎么看?
韩志国:从6124点以来的这轮调整,就是政府干预的结果。监管层在对基金进行窗口指导的情况下,新基金的获批很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市场资金受到很大影响。
我第一个提出救市。第一次在4800点,这没什么好说的,监管层要出来纠正自己的偏差。目前中国经济中存在很多难以把握的不确定因素。次贷危机的影响深不见底,很可能导致大的经济危机或者经济衰退。面临重大的危机,政府应该出来救市,而且是特别措施救市。
许小年:救市?救什么市?出现危机了吗?我们的金融体系出了大问题吗?经济要进入萧条了吗?国内股市从不正常的高位回落,没有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也看不出经济萧条的迹象,救什么市呢?
就像感冒病人开始退烧,难道不是好事吗?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给他打强心针呢?这会儿来托市,过几天又狂涨,再打压,接着暴跌,不又陷进了政策市的循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样的轮回呢?
刘纪鹏:中国经济确实没有出现危机,但股市出现危机了,股市跌到了3500点附近,人心都没了。股市暴跌对经济会有很大影响。股市是信心经济,和政策面密切相关。现在我们不要求救市,但要把打压股市的措施都取消。
贺强: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政府应采取一些必要手段。这次调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通过股市传导放大,出现了比美国市场更大的跌幅。A股市场的投资者为美国次贷危机承担风险,这不应该。目前仅靠放行新基金作用不大,在弱势市场情况下,仅仅一个措施没用,应该采取综合手段,从供需两个角度下手。首先应该降低扩容速度,阶段性减少甚至停止公司IPO,对增发严格把关,增加资金供给。另外降低印花税。
张越:要按常识来说,政府是不应该救市。不过还有个常识,您要是睡觉把脸睡肿了,您上医院看脸去,不关我的事,您那脸要是让我没事给抽肿的,那我就有救护之责了。
同样道理,既然选择了在高位干预市场,那就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救的不是市,是对自己过错的救赎。
■政策制定者,如何考虑与股市的关系?
记者:前两天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加息不是针对股市,但加息对股市确实是利空消息,综合其他国家证券市场的经验,你认为作为政策制定者,应该怎么处理好政策与股市的关系?
韩志国:现在加息不是针对股市的,但去年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率确实是针对股市的。在资产配置主要渠道由银行转向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央行这样做是一个方向性错误,无非是压制资本市场,将钱留在银行,没有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明年后年股市将进入全流通时代,将有17万亿非流通股解禁,而人民储蓄只有18万亿,显然市场很难承受。如果政府处理不好这个问题,股市很可能进入长期大熊市。
张越:金融体系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各国不同,不同时期也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现在加息不是针对股市,虽然加息对股市有负面作用,但没那么大,这回大调整难道是因为加息吗?就好比吃伟哥会影响心脏,但那不是伟哥的主要作用。
贺强:前两年即使加息对股市影响也不大,但现在股市低迷,一些宏观调控政策对股市就有着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出台政策应该综合考虑,不应该自扫门前雪。
许小年:这一直是理论派与实操派长期争论的问题。我认为,货币政策唯一的目标就是保持币值稳定,就是控制通货膨胀。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最后贷款人,这个最后贷款人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机构遇到困难时承担发放贷款的职能。但做了最后贷款人,就不能抑制通货膨胀。格林斯潘在“9·11”之后就让美联储充当了最后贷款人的角色,结果造成流动性泛滥。
这次次贷危机与此有很重要的关系,就是因为银行钱太多了,为了让钱贷出去,就找了高风险的客户,结果酿成了次贷危机。
所以说,央行控制通货膨胀和最后贷款人的角色是不可能兼顾的。我极力主张,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就是保持币值稳定。
刘纪鹏:周小川说得没错,这次加息不是针对股市,但加息对股市会不会有影响?一般来说有影响,但事实上影响不大。当今对于股市最大的影响,还是由于政策不明朗,投资者信心不足。从整体上考虑,政府应该从战略上善待股市,而不是打压,恢复投资者信心,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没有政策调控,市场就能运行得很好吗?
记者:政策市一直备受争议,有人提出,市场的事情该通过市场解决,如果真的没有政策调控,市场就能运行得很好吗?
许小年:市场有自动恢复功能,当市场跌到一定程度即使没有政策调控,市场也会自然恢复。打个比方,如果一个比较好的公司,市盈率已经到10倍了,投资者会干什么?肯定抄底呀。
如果这个时候,政府干预,市场又会回到暴涨的情况下。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市场调整是很正常的。
韩志国:必须让市场自己找到均衡点,在找寻过程中必然出现过高过低,这很正常;看看其他市场一样存在这样的情况,市场必须在走到极致的情况下,才能找到均衡。
而监管层为了防止暴涨暴跌,一直在控制股市,这使市场找不到自己的均衡点,无法完成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当然不是说让市场发挥作用,监管层就去当看客了,当大的危机来临或者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要出来救市,两者并不矛盾。
目前,中国股改虽然在法律层面改革已完成,但在市场层面恰恰是最关键阶段,2/3的非流通股要流通,这对市场的压力非常大,如何处理好这个事情非常重要。
刘纪鹏:从各国市场来看,不能完全让市场决定。尤其我国目前是处于新兴+转轨阶段,政策的引导作用是应该有的,但应该按市场规律办事,不要打压市场。
贺强:这两年不是政策市,现在的股市已经不听政策话了。如果是政策市,去年七八次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率,市场早应该暴跌了。但在目前市场低迷、投资者受到严重损失的情况下,政府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监管部门工作的核心不就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吗?
张越:市场出现暴涨暴跌很正常,如果市场不涨不跌就没有成交量了;求稳定的话,那叫定期存款。市场的问题就应该让市场解决。
比如印花税的下调,与救不救市无关,本身就不公平。有人说“印花税哪一次救过命”?要这么说您下月工资别领了,您领工资哪一次也没上过福布斯,领了也致不了富。错误的政策就应该改。
■目前的市场里,投资者应学会如何生存?
记者:您认为目前的股市最缺的是什么?作为投资者,在目前的市场里,应该学会如何生存?
韩志国:现在市场最缺的就是市场化机制、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以及对股市的“宏观调控”。在这样的市场里,当然是适者生存,投资者要学会规避风险,抓住机会。
今年上市公司业绩令人担忧,由于去年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占比较大,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亏损,今年一季报不会很好看。在股市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此轮调整可能深不见底。
大盘的牛市历程从998点上涨到6124点,现在已跌去50%的涨幅,下一个黄金分割点就是2996点。在目前市场预期、资金面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政府如果没有大力度大规模的救市措施是很危险的。
张越:感觉市场什么都缺,又好像什么都不缺。如果非要说,市场最缺的就是行动,空谈的人太多。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很难做到市场化,不能把罗锅治好,却搭上命吧。
市场是最好的老师,生存是最重要的,要想在市场中生存首先要学会保全自己,每个人都不是神,不可能百分之百精确预测走势,但科学的操作方法可以让你保全自己。常规操作方法一定要掌握,包括仓位控制、止损等。
贺强:不是最缺什么的问题,中国股市很多方面都不完善。现在谈生存都晚了,很多投资者被深度套牢,跑都跑不了,还生存?还有一些割肉跑了的,更谈不上生存了。
许小年:制度基础,放松和解除管制。我们的监管机构越来越像计划体制下的主管部门,管的结果就是市场成长不起来。投资者要想在股市中生存,就要做理性投资者,看上市公司的业绩,而不是其他的。
刘纪鹏:现在市场最缺的就是信心,而不是资金。作为投资者,要做长期投资人,不要过度恐慌,曙光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