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股市就好比希腊神话中的海妖塞壬,她拥有性感的身段,迷人的歌喉,以至于往来者无不受其蛊惑而触礁、跳海,留下累累的白骨。
能抵挡住塞壬致命诱惑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英雄奥德修斯,他的办法是将自己绑在桅杆上,用蜡封住水手们的耳朵;另一个是阿波罗之子、善弹竖琴的俄耳甫斯,他用自己的竖琴声压倒了塞壬的歌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监管者都必须有既定的参照坐标,不能随指数波动、市场情绪而摇摆浮沉。这个参照的坐标或是法律、法规,或是原则、纪律,或是一种意志和理念。
中国股市从“印钞机”突然变成“绞肉机”,很多投资者都一时还无法接受。正如牛市初期鲜有人相信股指还会创新高一样,在涨到6000点上方时,也很少有人相信它会跌回到3000多点,而且还这么快。当初曾斩钉截铁认为3000点是顶的人,如今又斩钉截铁地认为3000点是底。在经历过一轮牛市后,人们仿佛都被洗了脑。
底在何方?何时抄底?人人都在问。最近,一个非常流行的笑话可以作为回答:“股民们都想在地板价上抄底,却没想到地板下面还有地下室,地下室下面还有地窖,地窖下面还有地壳,地壳下面还有地狱,地狱还是十八层的。”
下跌后的股市似乎遍地是黄金。而华尔街却有句行话:“不要去抓飞速下跌的刀”。否则,稍不留神就满手是血。人们热衷于判断底部和顶部,却往往在顶部买进,在底部“割肉”;在牛市中踏空,在熊市中满仓。
股市的顶部和底部总是要等到事后才被人们发现的,市场有时并没有什么理智可言。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自己的一套坐标?是否为下一轮上涨保留了充足的“***”?
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后,不少国际资本前往欧美市场“抄底”,中国也不例外。中投公司、央企、金融机构、QDII等纷纷“走出去”,收购金融机构、资源类企业的股权,有的还进入美国楼市。不曾想,美国次贷危机却一轮比一轮猛烈,全球股市也一波比一波跌得更凶。如今,中投对黑石的投资市值已缩水过半,其他如平安对比利时富通集团、国家开发银行对巴克莱银行的投资,也都损失不小。QDII前赴后继被套,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港基直通车”由于净值低于50%而被迫清盘。尤其是最近,贝尔斯登在几天之内就被逼到破产的边缘,令中信证券惊出一身冷汗。后者一度计划以约110美元/股代价购买贝尔斯登的可转换优先股。
“走出去”参与国际金融舞台的博弈,并非想象得那么容易。稍有不慎,就会付出惨痛代价。从战略上看,中国从资本大国转向“资本输出国”是历史必然。在美元大幅贬值的背景下,寻求外汇储备的保值和增值,尽快融入国际金融资本市场,也不失为“一箭双雕”的好计。然而,从战术上看,如果简单地把浮亏的原因归咎于次贷危机,认为是“意外事件”,那么只能说明认识上的肤浅。
首先,应正确估计美国次贷危机及其背后的深层次,把握好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趋势。上世纪80年代日元大幅升值,财大气粗的日本人也曾大肆购买美国企业和不动产。然而,当美国经济发生问题的时候,日本泡沫经济也随之破灭,最终不得不在更低的价位放弃了这些资产。目前,美元仍在继续贬值,次贷危机仍未结束,美国经济今后将面临多大程度的衰退?会持续多久?还很难确定。因此,要防止重蹈日本当年的覆辙。
其次,应正确估计国际金融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残酷性。尽管发生了次贷危机,但我们进入资产价格可能仍处于牛市之后的高位,其未来下跌的风险不可低估。国际金融资本市场总体来看、长期来看、表面来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是实际上却是风大浪急,一切风险皆有可能。就像在深海里游泳和湖里游泳一样,完全是两个概念。很多QDII的基金经理只是看到港股、美股相对于A股的价格非常便宜,或是看到“港股直通车”即将出台,就迫不及待地大举买入,这是非常幼稚的。我们不能刻舟求剑,拿国内的经验来套国际市场。以中国石油为例,当A股高达48元时,H股19港元固然显得便宜,但是当A股跌破17元时,H股则已是10港元以下。甚至无法保证这就一定是底部了,因为巴菲特曾在1.6港元买到过。
再者,正确选择投资对象。金融类、资源类资产周期性都很强,介入时机的把握极为重要。过高的价位介入,长期的巨额浮亏在所难免。尤其是那些投行类公司,不仅行业的周期性强,其本身也十分脆弱,除了品牌、人力资源外,也并无实质性资产,昔日的风光并不能代表未来。
此外,从投资技巧上讲,即便是真正的底部到来,也应循序渐进,先试探性投资,见到成效后再加码也不迟。
总之,“价格是投票机,价值是称重机”。作为投资者,你无法判断众人会如何投票,但你一定要有一杆计重准确的秤。
救不救市?股指暴跌以来,这一直被认为是个问题。“两会”至今,许多官员、学者也都呼吁政府采取救市措施。有的甚至认为不救市会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社会和谐。
在笔者看来,其谬可谓大矣。首先,要看此轮暴跌究竟是有些人所说的“非理性暴跌”,还是理性的回归?别忘了,当初股指上涨过程中,很多官员、专家也曾断言是“非理性上涨”。“交易自由、买者自负”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则。如果上涨时赚钱可以,下跌时赔钱就让政府来救市,那么岂不是成了“输打赢要”的无赖?
就拿很多人呼吁的“降印花税”来说,“5.30”提高印花税时股指就在4000点左右,既然当时是为了防止股市过热,那么“两会”期间股指仍在4000点左右,又有什么理由降低印花税来“救市”呢?笔者并不反对降低印花税或改为单边征收,因为交易环节税负过重会降低市场效率,但是却反对把降低印花税当成“救市”手段。
其次,股票并不是生存必需品,谈不上会引发社会问题,股价回归于理性也不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相反,畸高的股价才会导致资金的不合理配置和浪费。
还有人建议把“控制再融资”和“限制大小非流通”作为“救市”手段。实际上,依法进行再融资是上市公司的权利,监管层的所谓“控制节奏”恰恰是市场化不够的表现,应该质疑而不是鼓励。何况,上市公司之所以选择股权融资,恰恰是因为股价过高而导致股权融资的成本极低。因此,也恰恰只有把股价降下来,才能抑制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冲动。
对于解禁的“大小非”来说,既然当初和流通股股东经过谈判自愿达成的股改协议,并支付了对价,获得流通权,就没有任何理由限制其依法“流通、套现”。
此外,还有人把推出股指期货也当作“救市”的手段,并由此引发出对政府许多政策出台时机选择的质疑。且不说,股指期货算不上什么“救市”手段,就算其对股指有助涨作用,也大可不必在时机选择上做什么文章,而应该是准备成熟了就推出,不要给市场太多其他联想。
总之,每轮熊市都会有“救市”的言论满天飞。它就像鸦片一样,除了使许多投资者在幻觉中走向深渊、从浅套走向深套之外,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真正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那么多好企业想上市上不了,早该退市、倒闭的却一再咸鱼翻身、死而不僵?为什么同样的股票,在美国、香港一个价,在内地却另一个价,而且格外地高?这或许都是管制、监管缺失之结果。因此,管理层不应再以控市的“救市主”面貌出现,而应该履行好自己的监管天职。■张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