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当大家还在讨论是牛市的下半场还是熊市的上半场的时候,市场似乎已进入熊市的下半场,沪深股指的走势呈现出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趋势。至4月初的最大跌幅接近50%,机构和普通投资者们的心理底限一再被挑战,而与之相伴的是“救市”的呼声不绝于耳。
以一批学者为代表,坊间已经替政府想好了救市的对策,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条:一、降低印花税;二、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三、推出融资融券业务,四、限制非流通股解禁;五、停发新股、停止再融资。条条有理有据,可谓用心良苦,仿佛只等相关部门一声令下,股指便立马反转,我们又可进入一轮“伟大的汉唐盛世”。
在上述五条对策里面,前三条是市场化的手段,政府当然可以采纳,但对目前的市场而言,很难改变它的运行趋势。印花税对股市的影响,大概就是一个星期的行情,这一点,投资人对去年5.30的情况还记忆犹新。但纵观世界各国印花税的水平,印花税的降低是必要的,但为了救市而降低印花税则是隔靴搔痒。 而在市场普遍悲观的时候,推出股指期货,更有可能的是在目前股指疯狂“自杀”的情况下再加上“他杀”。至于融资融券业务,理论上它可以带来更多的资金,但目前市场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资金的信心。可见,这三条可以采取的手段,都达不到真正救市的目的。
而停发新股、停止再融资,限制非流通股解禁这两招呢?统计显示,截至08年4月1日,沪深A股总市值为21.5万亿,而流通市值仅7万亿,约占1/3,仅08年一年,大小非解禁的总市值就超过2万亿,而全部解禁将成为天文数字。让这些洪水猛兽继续囚禁在牢笼里,让我们继续享受“黄金十年”,似乎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现在已经到了为股改成果埋单的时候了,当初大股东平均支付对价十送三,股改的时候也都高票通过,现在要流通了又后悔了,又要来限制大小非解禁,实在与礼不合、与法不符、与信不忠。股市最基本的基础是参与的各方对契约的遵守,如果政府采取这种方式救市,岂不是颠覆了整个市场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讲,74%的大小非是国有股,政府从出资方的角度,也不可能采纳这个办法。而融资是股市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如果停止,市场将失去源头活水。
很多人认为我们这一轮伟大的“牛市”,源于股权分置改革,现在看来,其实不是。毋庸置疑,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的一大制度进步,但这轮泡沫能吹这么大,决不是当时股权分置改革的初衷,也不是因它而起。恰好相反,它源于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一个妥协:大小非限售。当时近于舆论的压力,非流通股支付对价后,普遍设置了限售期,这才导致了“限期疯狂”。试想,如果从2005年起,所有的大小非股东在支付对价之日就是可以流通之时,我们可能真正迎来“黄金十年”的慢牛行情。限期总是会带来人性的“疯狂”,去年重庆“家乐福”超市因为限期打折卖食用油,发生了踩踏致死的悲剧,就是对人性 “限期带来疯狂”的真实写照。
好莱坞的大片有一个统一的规律,就是每每到危急关头都有英雄的出现,拯救国家甚至拯救世界,应该说这符合大部分观众的心理。但市场经济自有自身的规律,政府担当的角色不能越俎代庖,成为市场的保姆甚至家长。这轮“伟大的出货”,是对前两年疯狂的理性回归,许小年教授说:“这是我们所有人的错。”但如果政府采取后两种非常规手段来救市,则可谓错上加错,将摧毁资本市场的根基。不要危言耸听说什么“不救市我们都是输家”,多少资本正虎视眈眈,只要价格重新回归估值理性,出现真正的洼地,资本又会自己流回来。不要在亏钱的时候对政府哭天呛地,吹毛求疵,实际上,政策尽管背了那么多骂名,它已经做得够好的了。不然,我们会象日本和台湾发生的泡沫破灭那么悲惨,这次会从10000多点的高峰以自由落体的速度往下,而不是目前跌50%。股市3000点的时候,政府就明确告诉大家有泡沫,4000多点的时候,上调了印花税,要求每一个证券营业部贴上“买者自负”提示风险,现在是到“买者自负”的时候了,如果有人被套,那就自己负一次责任吧。
有人拿美联储的救市行动作类比说事,但其实是两码事,美联储救的是整个经济是美元,而不仅是着眼于股市,而我们的经济是过热,需要的是压而不是救。温总理说:“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股市就会好起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目前讨论底在3000,还是2500,甚至讨论是牛市还是熊市,已没有太大意义了。唯一知道的是,当股价进入合理区域,当大小非觉得减持不太合算,当我们的经济能渡过难关继续健康快速增长,当上亿股民变得理性,我们将进入真正的“黄金十年”,但请记住,黄金是从矿石里慢慢炼出来的,“慢”中才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