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李开伟,东明石化集团销售公司总经理,高级人力资源师。2005年开始进入东明石化集团工作,曾负责油品二处大区零售,民营大客户的经营管理工作;电子商务项目的组建、电商城、财销一体化项目等的运营管理工作。2014年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优秀职业经理人”。
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对地炼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当然其中也存在着不小的风险。那么目前独立炼厂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未来我们如何把握机遇规避风险?这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看国内独立炼厂发展的情况。地炼发展早期,多以小规模的常减压、催化、焦化装置起家,由于国家对原油进口使用资质的限制,地炼无稳定原料,加工原料以原油、进口燃料油、国内燃料油为主。随着装置不断升级及产业政策的调整,地方独立炼厂原料结构逐步调整,加工低性价比的进口燃料油份额不断萎缩,效益更好的原油数量大幅增加。2015年“两权”政策红利则为地炼加工原油扫清了政策障碍。近几年随着独立炼厂一次加工能力(常减压)快速增长及产品质量升级的要求,相配套的二次加工、深度精制装置逐步完善,并普遍达到国V标准,大型炼厂开始向化工行业延伸,产业链逐步拉长,对原料的适应性更强。
2016年地方独立炼厂成品油出口量受港口及物流限制、出口政策不可持续等原因增长较为缓慢,但作为增量对国际成品油市场造成冲击,已成为国际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在获得原油进口和使用资质后,地方独立炼厂开工率有了明显提升。其中山东获得资质的独立炼厂2016年开工率达到73.8%,同比提高35%;加工总量6500万吨,提高55%,生产汽柴油分别增加14%和23%。地炼经过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国炼化板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统计,当前中国炼油能力占比情况是:主营炼厂占比高达62%,地炼占比38%。独立炼厂加工能力接近2亿吨,其中山东独立炼厂一次能力达到1.4亿吨,占全国炼油能力的19.6%,且二次加工能力相对较大。其炼厂综合竞争能力和进口原油的使用获得,均处于全国地炼的领先地位。
那么独立炼厂在发展的过程中又面临哪些问题呢?这主要有六点。一是:原油市场自身的不稳定性,使对采购原油价格的把握具有很大的风险;缺少原油贸易的人才;交易环节增多,交易风险加大。二是:国内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独立炼厂需投入大量资金升级改造装置。三是:原料改变后对生产工艺的调整带来影响。四是:独立炼厂飞速发展,存在运输、存储等物流的制约。五是:产品结构的改变给销售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六是:终端建设发展滞后,建设成本及困难大幅增加。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成立了采购联盟。主要是为了避免多家地炼企业无序竞价采购进口原油,减少不良竞争。通过集中能力拿大单的模式增加中国独立炼厂的议价能力,降低原油价格和结算成本。将获得原油使用资质的企业组织起来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央企发挥协同作用,共同维护国家利益与行业利益。地方炼厂在国际原油采购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并形成了“四个偏好”的采购策略:偏好低硫中轻质资源;偏好现货采购模式;偏好采用布伦特原油期货计价;偏好目的港船上交货且原油到港后主要依靠汽车运输。
我们再来谈一下原油使用权的情况。2015年后,国家对地炼放开原油进口限制,地炼相继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进口非国营贸易配额。进口原油使用权意味着炼厂可以加工进口原油;原油进口非国营贸易配额是指可以直接从国际市场采购的原油数量。由于多数企业一些配套装置还在建设中,装置实际加工量并没有提高多少,其获得的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进口非国营贸易配额超出其真正加工能力,因此,其在原油采购时对原油价格、质量、数量、时机等方面有非常大的回旋余地,政策红利让地炼过去的原料劣势转化为现在的原料优势。自2017年5月5日起,发改委停止接收有关原油加工企业使用进口原油的申报材料。叫停进口原油申报以后,对已提交申请企业的审批进一步加快,截止到目前为止,共有32家地方独立炼厂获得进口原油使用配额10229万吨,国内成品油供需矛盾加剧,以今年市场表现来看,超供现象比预期中更明显,成品油需求不足以支撑市价,批发市场价格持续下行。而国内石化行业以炼油为主,17年1-5月主营开工率虽然小幅下调,但同期地炼开工率58.6%上涨7.8个百分点,成为供给增加的主要因素。而独立炼厂目前并没有主动降低加工负荷平抑市场的想法,面对这种情况,为有效控制采购成本,规避采购风险,原油期货必将成为独立炼厂关注的重点。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未来炼化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预计未来炼厂大型化、工艺集成和装置联合技术将会发展迅猛。因为炼油厂加工规模的加大,不仅利于油品的集中加工和利用、实现能量的高效合理利用和工艺流程的优化,节约了安全环保设施的单位投入费用等,能够明显降低产品的生产费用,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实现节约用地、减少投资、节能减排的目标。此外装置和设备大型化技术也会同步发展。近年来,机械制造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控制技术及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也实现了设备的高效能、工艺物料能量的有效利用,减少了物料及能量的加工损耗。同时相对于世界原油质量的重质化、劣质化趋势,石油产品的需求却趋于轻质化、清洁化。因此重油加工技术仍是炼油技术发展的热点。特别是近年来渣油加氢处理工艺发展迅速,另一方面,延迟焦化技术仍是重油加工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范围内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不断上升,工业化发展与环境质量矛盾将更加尖锐,国内外对清洁化燃料的标准要求不断提高。欧洲地区2011 年便要求所有汽柴油硫含量均小于10mg/g,我国在2017 年初也实施了汽柴油硫含量均小于10mg/g 的汽柴油国Ⅴ标准,并颁布汽柴油国Ⅵ标准,对汽油中的烯烃和芳烃及柴油中的稠环芳烃进一步加强限制。所以清洁燃料生产技术仍是炼油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随着原油的重质化、劣质化和石油产品轻质化、优质化、清洁化,导致炼油成本大幅攀升,炼化企业效益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客观要求炼化企业必须对石油资源“吃干榨净”,通过优化炼油生产、实现精细化生产,发挥每一个石油分子的价值,实现石油资源的分子级优化利用。因此分子炼油也将是大力发展的方向。最后世界石化工业已经趋于成熟,大宗基础石化原料的生产主要依托有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地域,而石化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不断调整之中,随着下游产业升级的需求不断增强,石化企业不断开发新材料、新催化剂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技术,以推动石化产品逐步向高端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
那么原油期货上市对地炼的机遇又在哪儿呢?最近两年,虽然原油价格处于相对低位,但其波动性还是比较强,一个月内出现20%的涨跌是非常正常的。目前除了少数企业有参与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之外,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到国际期货市场对自己的头寸进行风险管理,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因此地炼企业亟需避险工具,原油期货的上市则满足了地炼企业的这种需求。地炼企业可以运用原油期货锁定用油成本。在国内原油期货市场买入一部分原油,锁定一部分用油成本。同时,可以每个月随行就市地开立仓位,规避油价大幅波动给生产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地炼企业也可以进行跨市套利。跨市套利是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套利交易行为。当同一期货商品合约在两个或更多的交易所进行交易时,由于区域间的地理差别,各商品合约间存在一定的价差关系。地炼企业还可以进行跨期套利和跨品种套利。此外地炼企业也可以进行仓单融资。将自己的库存注册为仓单,再用仓单进行融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这对资金占用一直较高的地炼企业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最后地炼企业还可以利用原油期货做库存管理。根据自己实际生产规模和特点,确立好在期货市场的头寸规模和操作节奏,再通过将库存金融化,提高资金利用率,完全可以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风险控制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但是机遇往往与风险并存,原油期货的上市也会带来一些风险。地炼企业一直都是在做现货经营与管理,对于现货的操作模式很了解,原油期货虽然是原油这个品种的衍生品,和现货原油的相关性很强,但毕竟是期货,属于金融工具。期货是把双刃剑,企业如果定位不清、策略不当、没有掌握期货套期保值的基本理论知识,对期货套保没有正确的认识,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反而有可能造成严重损失。所以我给地炼企业参与原油期货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企业要对期货工具有正确的认识,套保时一定要判断价格趋势,根据行情进行策略调整。套期保值不是必须交割,有时我们通过期货上的平仓就可以达到保值效果,省去了交割的麻烦。套期保值不是必须在期货市场赚钱,它是要结合现货核算考察的。二是:企业必须明确自己参与期货的风险管理目标。炼厂的目的就是“一锁两降”。锁定原材料成本,降低原材料购进价格,降低产品的库存成本。三是:企业必须组建专业的期货团队,重视对期货人才的培养,掌握期货套期保值的基本理论知识,根据风险管理目标制定合适的方案,有合理的组织架构。基本原则是三权分立,决策、交易与风险监管分开,即设立专门的部门分别从事期货交易的决策和执行,同时由另一个部门(通常为财务部门)负责风险监督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