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对于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业务体系庞杂的中粮集团而言,大米业务只是众多业务板块中的一小块。但杨红认为,对于刚转型三年的中粮大米业务而言,这个增长数字已经不小。
而十几年前,中粮仅仅是一个专门从事粮油进出口贸易的中间商。如此巨大变化的背后,是中粮持续十多年的转型之路。
最后一块转型业务
相比中粮其他业务,中粮米业的转型显得有些晚。“粮油也比我们早10年,他们1992年就开始向加工领域转型了。”杨红说。
据她分析,中粮米业之所以到2002年才开始筹谋转型,主要与国家政策限制有关。据了解,直到2002年,国家粮食主管部门才放开流通领域,允许中粮大米进入加工领域。而早在这之前10年,整个中粮集团已开始谋划大转型。
据中粮一位高层回忆,当时,中粮还是一家单纯的经营农产品(爱股,行情,资讯)和食品的外贸公司,类似于批发商。中粮旗下拥有近50家分公司,独立核算的企业也有1000多家,职员人数更是高达十多万。那个时候的中粮,靠政策吃饭,是无忧无虑的。
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主管部门开始改革粮食流通领域,粮食的进出口经营权初步放开,中粮在粮油进出口领域的独家垄断地位开始受到挑战。据了解,一度从属于中粮的部分省市分公司,一举变成可以与之平起平坐的竞争对手。一度全国只有20多家贸易总公司的局面,一下子发展到7万多家公司都拥有外贸经营权。
“当时外贸公司面临很大挑战,现在看看,省级外贸公司目前能够营业的不多。”杨红说。
面对如此困境,宁高宁的前任——时任中粮董事长的周明臣意识到,中粮必须转型。到了今天,当宁高宁评价当日中粮转型之时仍认为,中粮转型不但是为了发展,更是为了生存。
然而,以发展实业为核心的战略转型意味着庞大的资金支持,这成为当时中粮转型最大的困难所在。
为了解决融资问题,中粮在1993年突出重围,借香港两家上市公司——中国食品和鹏利国际之壳上市,一举融资17亿港币。不仅如此,随后的1994年,中粮在美国滚动发行2亿美元的商业票据,紧接着又在香港贷款6000万美元。两年内,中粮迅速融资近40亿元。
借助上述融资,中粮在粮食油脂加工、农副产品种植养殖、工业产品加工、食品生产、仓储运输、包装物料生产、地产投资、酒店经营等领域快速出手,基本奠定现今中粮的主要业务群。
据了解,当时中粮提出“四三三”目标,即在公司总体利润中,作为传统业务的农产品贸易占40%;以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实业投资占30%;期货等金融服务业务占30%。
“从一家专营的贸易企业发展到竞争性的有生产、有实业、建立全价值链的企业集团,转型是中粮最大的特点。”宁高宁曾如此评价,他认为中粮仍处于转型之中。
延伸大米产业链
大米业务是中粮最传统的业务之一。自中粮分拆上市之后,目前,中粮大米业务被规划到中粮控股(0606。HK)旗下。
据中粮米业国内销售总经理高岩松透露,到目前为止中粮米业累计出口大米超过7000万吨,进口大米超过870万吨。
一直以来,中粮米业只是单纯的以国际进出口贸易为主。但是,到了2002年,这种局面开始改变。当时,中粮米业开始筹建中粮(江西)米业。据高岩松介绍,这是目前中国唯一、亚洲最大的蒸谷米加工厂,年产能22万吨。
“这是中粮米业第一次涉足加工领域,也是中粮米业谋划转型的开端。”杨红说。据她透露,筹建中粮(江西)米业并非偶然。当时南方地区丰收,尤其是早稻供给大于需求,中粮需要建立加工厂,将加工粮转化为食用粮,用以出口。
2005年,宁高宁上台后曾明确提出,中粮有的行业基础较差,有的甚至在行业里没有地位,集团鼓励当前的每一个业务单元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导者,如果形不成领导地位,将逐步调整和退出。
从此,中粮米业提出“贸易+加工+营销”的发展模式,开始大规模延伸深加工和销售领域,并在2006年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据了解,自中粮米业在2002年获得在国内销售大米的资格后,近两年其内销业务年增长率达到200%以上。
继中粮(江西)米业建成投产后,中粮米业又先后建立了中粮东海米业、中粮米业(大连)有限公司等生产基地。其中,中粮东海米业预计年产能18万吨;中粮米业(大连)有限公司规划3。5万吨年产能的第一期工程已经收购完成,规划产能2万吨的二期工程也已完成招标,今年底将建成投产,而规划产能3万吨的第三期工程将在2009年竣工。
在兴建上述三家生产基地的同时,中粮米业还组建了专门的营销团队,在北京、上海、南京、新疆等地设立销售分公司,进行全国范围内广泛布局。
高岩松表示,中粮米业将重点打造金地、福临门和五湖三个核心品牌,力争在2008年实现销售10万吨,2010年实现销售50万吨。
“我们要用3年时间,走完人家10年的路。”一直宣称要以卖可乐的方式卖大米的高岩松说。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