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面对国际粮价上涨却不知所措的中国粮农一样,农产品期货的操盘手们,也已经过了一阵不知如何“下单”的日子了。
受到国内粮食价格控制以及宏观调控、欧美国家经济滞涨、全球粮食价格飙升影响,如今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始呈现多头纷纷惧高、空头不敢做空、套利交易利润骤减的尴尬局面。此时此刻,一个看似简单的粮价问题,影响正在扩散。
多空两难
华东地区某期货公司北京营业部总经理李先生在4月29日开出了一些大豆多单。“折腾一天,获利不到1%,现在想从农产品期货上获利,真的太难了。”李先生与浙江系资金在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坚定的多头。
“你知道从2008年开始,有多少多头死在了农产品上吗?”李先生周遭,死多头暴仓的声音不绝于耳,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穿仓的消息,而一些违规帮助客户延展头寸的期货公司牌照被证监会一夜注销。
然而,恰恰是从2008年开始,国内农产品期货的同期涨幅均超过工业品期货,这十分蹊跷,市场整体的氛围是做多,但死得最惨的却又是多头。而更为奇怪的是,多头惨死的时候,空头的日子也不好过。
“我是典型的空头。”说这话的是金涛,一位私募基金经理,他自称与坚决做多的浙系资金水火不容。他告诉记者,在中粮集团导演上次暴跌行情中,他持仓的空单虽然天天暴赚,但却在天天减仓,心里很是没底。“虽然在做空,但觉得市场终究要上涨,因此很不踏实。”他说。
他现在的心态颇为矛盾,却又具有普遍意义。中粮期货首席分析师黄圣根认为,国际市场已经暴涨,如今正在回调,而国内市场品种涨跌不一,多头此刻恐高是一定的。但对空头而言,国内经济涨势明显,刚性需求旺盛,种植面积趋于减少,都是日思夜想的心头大患。
双轨之“祸”
期货操盘手的困境,恰恰是中国粮食价格困局的一个侧面,真正造成多空难辨局面的,是国内外粮价的巨大差异。
黄圣根参与管理的一个账户具有说明性。2005年年底,他的客户开始做多小麦,当时国内期货价格为1700元/吨,而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的小麦期价为370美分/蒲式耳。
到2008年4月29日午时,国内小麦期货5月合约价格为1800元/吨,但相比之下,3年来,芝加哥小麦期价于2008年2月27日达到历史峰值——1350美分/蒲式耳,目前价格仍为800美分以上,这远远高于国内的期货产品的价格。
“这一惊人价差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政策标准要求中国粮价尤其是小麦价格低位运行,二是国内外价差显著,国内市场需要旺盛,市场标准驱使进出口行为加剧,尤其是转道香港贸易。因此,我们发现,商务部于4月初严禁国内粮食转口香港出口。”黄圣根认为,处于这样的夹缝中,中国粮食价格必然特立独行,会走出与国际市场行情迥异的走势。
不过,据黄圣根近期对江西农村粮食市场调研结果看,农民顾及种粮收入低于打工以及种植经济作物而不种粮,真正承包用地的种粮人基本享受不到种植补贴,这都可能造成未来粮食及农产品作物的供应减少,从而在长期走势上,粮价上涨应该是必然的趋势。
“从宏观调控角度看,全世界在国家储备粮拍卖上都很谨慎,多数光打雷不下雨,但我国拍卖之势节节拔高,拍卖100万吨不行拍卖200万吨,几乎是在步步压价,这样的倾囊打压之下,很难判断中国粮食价格是否会失去控制。”中国玉米网总经理冯利臣判断。
他认为,国内外粮食高位运行已成基本事实。“我们确实看到中粮砸盘时跌势迅猛,但随后也看到会迎来新一波更为迅猛的涨势。”冯利臣表示,这说明政策与市场始终在斗法,而中国作为非完全市场经济独立体,通过政策强加干预市场,只能导致市场价格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