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已经摆脱了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黑色预言。这位并不讨人喜欢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粮食数量是按算术级数增长的,而人口数量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粮食匮乏将是长期困扰人类的常态。只有不时爆发的战争、饥荒、瘟疫造成人口大规模死亡之后,才能在粮食和人口之间达成暂时的微妙的平衡。我们一度认为,随着粮食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全球分工与专业化造成粮食生产的资源禀赋得以充分利用,以及全球范围内通过自由贸易来调剂余缺,粮食短缺问题已经得到永久性解决。
没有想到的是,在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爆发次贷危机这一六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粮食危机接踵而至。2007年,全球谷物价格大幅上涨,其中小麦上涨了112%、玉米上涨了47%、大豆上涨了75%。[1] 而从2008年1月到4月中旬,大米价格飙升了141%。[2] 据统计,全球主要粮食价格自2005年以来已经上涨了80%。截至今年3月,大米价格达到19年来最高,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最高。[3]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声称,当前粮食价格已创下历史最高记录,本轮粮食价格上涨态势可能至少持续到2010年。粮价高涨的同时还伴随着库存的大幅下降。目前全球粮食储备也降至30年来最低水平:2007年的全球食品储备应急能力为169天,而目前已降至53天。[4]
我们应该如何来探究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根源呢?由于这是一个价格问题,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采用供求分析的方法,粮食价格上涨意味着全球市场上的供给显著低于需求。然而,在简单的供求之外,我们还应该考虑两个问题:第一,粮食有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除考虑现货市场的供求关系外,还应该考虑期货市场上的价格推动因素;第二,全球粮食交易的主要计价货币是美元,而计价货币的大幅贬值,将在粮食市场本身的供求关系之外,加剧粮食价格的上升。
首先来看导致全球粮食供应不足的因素。其一,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现象的增加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土地沙漠化造成耕地面积不断减小,这对全球粮食生产构成了直接威胁。例如,2007年的旱灾和洪水导致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等粮食主产国大幅减产;其二,城市化进程导致粮食种植人口下降,种粮积极性下降以及耕地面积缩水。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方兴未艾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非熟练劳动力由农村进入城市,在城市工作的相对高报酬降低了农村人口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城市化本身也使得很多耕地变为工业用地和建筑用地;其三,过去一二十年来全球低粮价也降低了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导致粮食库存一路走低;其四,近10年来,粮食生产领域内技术进步的速度显著减慢,从而导致单位面积产量增长率下降。例如,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受“绿色革命”影响,全球大米产量在1980-2000年间增长了40%;由于近10年来水稻种植技术并无重大突破,自2000年至今全球大米产量仅增长了5%。[5]
其次从需求角度来看导致全球粮价飙升的因素。第一,人口众多的新兴市场大国集中进入了改变膳食结构的时期,从而极大提升了粮食需求。随着中国、印度、印尼等发展中人口大国居民收入的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口摆脱了贫困状况,进入了改善膳食结构的阶段。例如,这些国家的居民显著提高了对肉类的消费需求,而肉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饲料。要生产1公斤猪肉需要花费3公斤粮食,而要生产1公斤牛肉则需要花费7公斤粮食。根据全球粮农组织的统计,自1980年至2007年,全球谷物产量年均增长幅度为2%,而饲料需求年均增长幅度却超过3.5%;[6] 第二,全球能源价格上涨推动了生物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从而消耗了大量粮食。美国使用玉米、欧盟使用菜籽来开发生物能源,这对全球粮食的需求和价格产生了显著影响。2000年全球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产量仅为180亿升和10亿升,到2006年则上升到380亿升和60亿升。2006年,美国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占全国玉米产量的20%。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显示,生物能源的生产在最近一段时间消费了约1亿吨谷物,其中玉米9500万吨,占全球玉米消费总量的12%。[7] 鉴于美国和欧盟都推出了宏大的中长期生物能源发展计划,预计未来生产能源用粮食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将继续上升;
再次来看全球粮食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互动。很多经济学家和分析师认为,本轮全球粮价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期货市场上的投机活动加剧所导致。于2007年夏季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重创了全球金融市场,美国和英国的房地产市场深度下挫、全球股票市场跌跌不休、衍生产品市场的波动性显著加大,在这一背景下,大量国际资本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中撤出,进入能源和初级产品期货市场炒作获利。在2008年3月30日,全球大米期货价格在一日之内上涨30%,这其中固然有基本面因素的作用,但更大程度上可归因于投机资本的炒作。而粮食期货价格的飙升,则通过倒逼机制推动了现货市场价格的上升。而现货市场上供求矛盾的恶化,也会进一步推动期货市场价格的上涨,从而形成轮动效应。
最后,作为全球粮食交易最重要计价货币的美元大幅贬值,客观上也推动了全球粮食名义价格的上涨。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在短短几个月之间将联邦基金利率削减了300个基点,拉大了与其他主要货币之间的利差,导致美元相对于欧元、日元、人民币以及其他主要货币的大幅贬值。例如,从2007年初到现在,美元对人民币双边汇率已经贬值了11%。计价货币的汇率下跌,自然会导致相关产品的名义价格上升。各种迹象显示,目前在全球能源和初级产品市场中,炒作的利好题材已经由供求矛盾转化为美元贬值。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城市化、历史低价格、技术进步趋缓导致的供给不足,发展中大国的膳食结构改善和生物能源运动造成的需求旺盛,投机资本在期货市场上的炒作,以及次贷危机背景下的美元贬值,共同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粮食价格上涨。鉴于以上大多数因素均为刚性和结构性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本轮全球粮价上涨很可能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全球高粮价的时代似乎已经到来。
全球粮价上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注定是广泛且深入的。首先,粮价上涨加大了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压力,这极有可能标志着过去10余年来全球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时代的结束。一方面,粮价上涨直接推动了CPI的上涨;另一方面,粮食是很多工业品的原材料,粮价上涨将间接推动PPI的上涨;此外,粮价上涨很容易形成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从而要求企业增加工资,而居民工资的增加将会进一步推动物价的上涨,从而形成可怕的物价—工资螺旋,导致通货膨胀率加速上涨。
其次,粮价上涨容易造成全球范围内出现社会动荡,在某些低收入国家可能爆发政治社会危机。受粮价上涨影响最严重的,莫过于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恩格尔系数越高,生活水平受粮价上涨的冲击就越大。对发达国家而言,政府还有财力来补贴低收入阶层。而对低收入国家而言,粮食涨价意味着社会灾难。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07年12月表示,有37个国家面临粮食危机,这个数字仍在不断上升。[8] 目前,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已经出现粮食短缺和抢购风潮。海地总理已经因为粮价失控而被免职、印尼政府迫于游行而被迫取消大豆的进口关税、在马来西亚私自出口面粉将受到法律制裁、美国排队用粮食卡购买食品的人群也越来越多、在一些非洲国家已经因为粮食涨价而引发了社会动荡。
最后,但绝非最不重要的是,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破坏了人们对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信心。我们一度认为,在全球范围内调剂余缺可以避免饥荒的发生,却没有预想到,粮食市场上某些冲击可能是全球性的。我们一度认为,自由贸易导致的资源禀赋的充分利用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可能增加全球范围内粮食的供给,却没有充分认识到,随着农作物用途的增加以及发展中大国的膳食结构的升级,粮食需求的增速可能远高于供给。我们已经看到,全球粮价上涨已经造成自由贸易步伐趋缓、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因此,稳定全球粮价不能单单依靠各国的国内政策,同时也有赖于所有国家的集体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