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子擎/文
5月9日,上海召开的陆家嘴金融
论坛,美林、花旗、高盛、瑞士银行等众多金融巨头聚集到上海,共同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出谋划策。
无独有偶,就在短短4天前,北京市首次高调提出建立“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怀揣同一梦想的北京由此正式上路。而作为梦想的先行者上海,距离这一目标究竟还有多远?
硬配件:比华尔街也不差
从1992年上海明确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以来,上海已经在迈向这一目标的道路上整整前行了16年。
正如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所说:“目前上海金融业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与其他地区相比,上海已经形成以资本、货币、外汇、商品
期货、金融期货、黄金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整个交易规模也日益在扩大。”
作为中国内地金融业最为活跃的城市,16年间,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首的全国货币、证券、黄金、期货、外汇等五大金融交易市场一一落户上海;截至2007年底,上海市主要中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已经达到了858家,集聚效应非常明显。
5月29日,华东师范大学欧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余南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从城市基础设施及相关金融硬件来讲,就陆家嘴金融中心,无论在通讯建设、交通规划还是楼宇建筑上,硬件条件都已具备相当水准。吃穿住行这些相关服务领域也都已经与国际接轨。”从金融规模、金融聚集度、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来看,可以说“上海具备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硬件条件”。
软环境:离华尔街还很远
那么上海是否已是“只欠东风”立马可以“扬帆西去”?
“不论你建设多少高楼,设备多先进,但没有相配套的‘软件’,就不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直言,“‘软环境’应主要包括制度、文化和人才等几个主要方面,内容涵盖配套法律政策、司法、执法水平,完善配套服务、文化包容性、人才培养机制和创新机制等多重因素”。而这些对于上海甚至对全国而言都是“软肋。”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相比硬件而言,相关的制度政策、风险防御、金融服务、金融效率、金融人才和文化等软环境因素更是左右全局的重中之重。而在这些方面,“上海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年初的上海“两会”上,细心的人可以发现,两年前上海“两会”定下的5年冲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悄然改为“5年打基础、10年建框架、20年基本建成”。究其原因,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上海市政府在取得长足进步之时,更加深切意识到了目前上海距离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种种差距——上海金融人才严重缺乏,市场规模还是过小,交易品种偏少,还不能提供许多国际性金融服务,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和跨国公司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对外开放还不够,在主要金融商品定价上还缺乏国际影响力。
谈及原因,余南平分析道,一方面是“由于上海不同于北京,先天并不是决策和监管中心,从信息的及时性和开放性而言,上海可谓有天然弱势”。另一方面,“从政府管理模式而言,目前很大程度还是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而从社会文化环境而言,上海虽然一贯以海派、开放著称,却也在体制各方面偏于保守,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和束缚到人才引进及金融创新”。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上海目前在国际金融中心角色中的缺失,关键在于中央在外汇、利率、资本项目等方面的管制以及国内经济体制、法律、监管等有待健全和完善。
证大投资总裁朱南松指出:“就融资渠道和平台建设而言,与北京、深圳等地区相比,上海中小企业或者民营企业融资的渠道和能力都还比较弱。上海应加强自身的金融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