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面对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市场空前的暴涨,美国相关监管部门开始重拳出击。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周四宣布,正在对原油期货市场展开全面调查,以搞清油价是否存在被操纵的现象。一般情况下,类似的调查还在进行之中时当局不会对外披露,之所以这次破例,CFTC称,是迫于当前商品市场“史无前例”的火爆市况。
当局透露,此次始于去年12月的调查涉及面很广,从原油运输、储存一直到期货交易的各个层面。而且,本次调查还不仅限于美国,CFTC还试图借此机会加强对欧洲市场原油期货交易情况的监控。
涉及多种大宗商品
29日刊登在CFTC网站的声明披露了当局的此次行动。除了原油现货,当局还在调查原油衍生品特别是原油期货的交易情况。
“委员会公开披露本次调查行动实属破例,这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史无前例的市况。”声明这样表述。以往,CFTC的调查都是秘密进行的。
不过,当局并未透露此次行动何时会告一段落,也未提到任何与此次调查相关的具体公司名称,因为具体的调查细节还需保密。
CFTC委员奇尔顿表示,该委员会正密切监控市场,并对重要的能源市场上任何可能的操纵行为进行深入调查。他说,正在为汽油支付高价的民众需要了解到这些信息。
知情人士透露,CFTC此次行动可能远不止调查原油市场这么简单,而更可能是一场规模庞大的商品市场彻查。CFTC执行部主任莫切克表示,该机构目前已在多个商品市场启动了约60起调查。
当前,CFTC要全面监管商品交易还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因为该机构日常跟踪的只是在场内的交易,而对冲基金等大型机构往往通过OTC市场从事投机行为,这些市场的价格反过来却会影响到场内交易。
因此,CFTC周四同时宣布,将要求大型交易商披露更多交易信息。另外,当局还要求这些大型机构披露在商品类指数方面的大宗投资情况。
对于高油价诱因,各界仍存在分歧,一种说法是以美国白宫为代表的油价供需失衡论,另一种则是欧佩克坚持认为的投机和美元贬值论。不过,在油市基本面并未发生突发性事件、反倒是次贷危机的爆发甚至可能导致全球原油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油价在这么短时期内如此快速的拉升,多少还是令人更加怀疑存在市场炒作的嫌疑。
以WTI原油合约为例,尽管过去几个月交易日油价出现大幅下跌,但该合约本月累计仍上涨超过10美元,涨幅超过10%;而今年迄今为止,油价更是飙升了25美元左右,涨幅高达25%,最高时涨幅达到35%。
拟加大欧洲市场监控
值得一提的是,CFTC不仅对美国本土的原油市场展开彻查,还试图借此机会加强对美国以外原油期货市场的监控,特别是欧洲。因为目前美国WTI基准原油期货不仅在美国交易,在洲际交易所的欧洲分部同样挂牌。
CFTC表示,将于英国(洲际交易所欧洲分部所在地)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合作,寻求扩大对在伦敦进行的原油期货交易的监控。除了WTI合约之外,洲际交易所还在伦敦交易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后者是地位仅次于WTI的国际原油期货基准。
在纽约原油期货本月突破130美元的同时,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也攀升至这一重要心理关口上方,再创新高。本月22日,纽约商交所WTI近期月份原油期货触及135.09美元新高,同日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更达到135.14美元。
据悉,洲际交易所伦敦分部今后将每天发布大型交易商的头寸情况,同时披露市场参与者的更多细节,并在交易商仓位超限时知会CFTC。
国会压力促发当局调查
在CFTC内部,也有一些人并不认为油市存在大量投机行为,CFTC执行主席路肯就是其中之一。
路肯本周强调,CFTC的最新调查行动,与以往对非法交易活动的调查性质完全不同。“我们并不是在暗示,是那些投资商品指数的机构群体在非法操纵油价,这跟本次调查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他说。
不过,国会中的一些议员对此给予了猛烈抨击。美国参议院能源委员会主席、参议员宾格曼本周表示,路肯淡化投机因素对油价上涨的影响,可能是基于不完整信息作出的判断。
“我依然怀疑,CFTC到目前为止淡化投机因素的言论,是基于一些明确不够完整的信息所下的判断。”宾格曼在27日致路肯的一封信中这样说道。花旗集团上月的一份报告显示,仅第一季度,全球各类投资人在商品期货上的投资就增长了20%以上,达到4000亿美元。
美国国会议员们一直在向监管部门施加压力,要求他们打击市场操纵行为。因为今年秋天面临改选压力,议员们希望向民众展示他们积极应对汽油价格飙升的形像。
美国参议院多次召开专题听证会,探讨抑制期货市场过度投机。在20日一个主题为“商品市场的金融投机”的听证会上,参议院国土安全和政府事务委员会主席利伯曼就表示,他们正在考虑制定相关立法,就对冲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对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进行调查及加以限制,以此来抑制过度投机活动。
利伯曼表示,当局可能需要对期货市场投机者总是试图获得最大化利润的活动加以限制,因为其余大部分人都在被这些少数投机者“勒索”,而有的人根本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价格。
来源: 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