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6月3日)
成本提高促使英国企业撤离
由于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以及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和交货时间得不到保障,英国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把订单撤回国内,交给英国本土工厂。
目前,大型的跨国公司仍然继续将产品的生产外包给生产成本较低的亚洲国家,但是,中小型企业却开始更加青睐英国本土的制造商,认为这可以缩短供应链,相对来说,也是节约成本的方法之一。
中小型企业认为,把生产交给中国企业,在生产成本上的确有减少,但是算上运费和质量检查的费用之后,实际上反而会超出预先的预算。业内人士表示,中小型企业之所以开始把生产转回英国,是因为意识到了把产品外包的真正成本。而且,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成熟,其生产成本正在提高。
现在,中国已经不再是低成本制造的代名词。当前,中国制造业成本的增速令人吃惊,这使得中国已经不再适合生产附加值低的简单商品。另外,产品质量问题也是英国企业选择重回英国的原因之一。对此,分析师认为,中国生产成本的提高实际上就是中国在改善产品质量的反映之一。
《商业周刊》(6月3日)
中国电信重组大幕落定
期盼已久的中国电信业重组终于揭晓。近日,
中国联通(
600050行情,
股吧)以240亿
美元收购了中国网通,同时,又以大约160亿美元的价格将其CDMA业务出售给了中国电信。
交易完成后,中国联通将与中国网通合并,成立新的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接手中国联通的CDMA业务之后,将正式进入手机机场。业内分析师表示,这也是中国电信进入中国手机市场的唯一方法。今后,中国联通将集中优势资源实现GSM技术向3G技术的稳步过渡。
中国电信业的这次重组不仅为国内的运营商提供了重新布局、集中优势力量的机会,也对外国投资者打开了大门。
此前,外国投资者只能持有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少量股份,例如沃达丰(Vodafone)持有3.3%的中国移动股份;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持有7.2%的中国网通股份;韩国鲜京电信(SKTelecom)持有联通6.6%的股份。
《纽约时报》(6月2日)
商品
期货市场监管力度加强
在商品价格飞涨了数月之后,美国的监管机构终于决定重新思考其监管政策。现在,美国国内的监管机构已经决定,将会要求进入商品市场的投资者公布其更多的信息,以便确定这些投资者是否在钻空子投机,以及是否在人为地抬高全球的商品价格。
此外,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也决定将会同银行监管机构展开对话,确保银行向投资者提供的贷款对农业经济不会有伤害。该委员会还计划进一步落实减少农民种植成本的项目。当前,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农作物的种植成本开始上涨。在对于投资者是否有投机行动的问题上,期货交易委员会将会首先对棉花期货市场展开调查。
商品期货市场在确定全球范围内的小麦、玉米、大豆和其它食品以及能源产品的价格时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不过,最近几年来,这类市场也成为了投资者投机取巧、躲避风险的地方。投资者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避开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大量在期货市场里进行投机活动。
《纽约时报》(6月3日)
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微妙时期
巴黎、里斯本、罗马和柏林,每个城市在某一个时期里都是一个帝国的经济政治中心,它们各自在当时的影响力比现在的纽约和华盛顿加起来还要大。十年前,它们都向共同的货币
欧元交出了一部分权力。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Trichet)表示,欧元作为一个创新,给
欧盟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总体说来,从欧元诞生到现在已经十年,它的成功比预想的要大。
的确,在过去的十年里,欧洲央行在稳定通货膨胀上的成绩有目共睹,每年的价格增幅平均为2.1%。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在确保其独立地位的问题上也表现尚佳,尽管其单一的货币政策让部分成员国有意见,但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哪一个国家表示要退出欧元区。
但是,也有观察家开始对欧元区的货币政策表示担心。观察家认为,这么多国家要执行一个统一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部分成员国被通货膨胀所困,部分成员国却经济发展停滞的情况下,欧元区的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可谓是空前的。
《金融时报》(6月3日)
韩国通货膨胀加剧
随着韩国最新的通货膨胀统计
数据的出台,市场期待的降息变得更加渺茫。根据统计,韩国五月的通货膨胀飙升至七年来的最高水平,达到4.9%。
由于商品价格的上涨和韩元的疲软,上个月韩国的通货膨胀指数在四月份4.4%的基础上继续走高,大大超过了韩国央行制定的2.5%至3.5%的浮动范围。今年以来,韩元兑美元已经贬值10%以上,这令正在急于控制通货膨胀的韩国政府的压力愈加巨大。
自从油价高企以来,韩国的通货膨胀便逐步恶化。韩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五大的石油进口国。经济学家表示,最新的数据将会继续提高消费者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这样通货膨胀的情况将会更加严重。不过,就当前的情形看,韩国经济应该还不至于会陷入滞胀的境地。
但是,也有声音指出,现在,尽管韩国政府还在通过积极地促进出口贸易来保持经济的增长势头,但是过高的通货膨胀已经开始令消费者的支出大减。韩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主要是受到轮船、手机和液晶电视的刺激,中国以及中东地区对这类商品的需求旺盛。
《时代》(6月3日)
“掉队”的美国
解决当前的气候变化问题以及与其紧密相关的石油价格问题,关键是完善相关的技术。现在世界需要的是除了生物燃料之外的其他选择,而不是各种不实用的替代品,把玉米变成能源的做法只会给世界制造出另一个危机。提高太阳能的利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推动节能的建筑和
汽车是目前美国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这些目标其实并不困难,有待完善的技术也并非不可触及。不过,要把它们通通变成现实,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还需要个人的努力,至少在投资上就是如此。暂且不说个人的投资如何,单是在布什政府的任期内,美国对解决能源危机,进一步说,应该是环境问题的承诺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效。在过去的八年里,美国政府在研发新科技上建树十分有限。八年时间是肯尼迪从萌发登月想法到实现登月计划所花费的时间。
在布什的第一个任期里,他曾经宣布要修建限排二氧化碳的火电厂,但直到现在这些火电厂也不见踪影。在推广节能汽车上,布什政府也同样显得力不从心。衡量一个政府在科技研发上的执行力度如何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联邦预算里给能源科技研发留出了多大的位置。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美国在2006年在所有能源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只有32亿美元。而五角大楼仅用大约40个小时就可以把这笔钱花完。
现在,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新一届的政府将出台。对新的美国政府而言,把能源技术研发的费用提高到300亿美元,深入地投身于解决能源危机的队伍中,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做法。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