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今年两会期间,有关房地产的提案占了所有提案的半壁江山,而其中关于物业税的提案更让楼市各方心弦紧绷,也引发了十分激烈的辩论。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是物业税开征的坚决拥护者,他提出一份《关于抓紧研究、准备出台物业税(房地产税)的提案》,建议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在我国开征物业税的方案。反对人士则认为,征收物业税不仅无益于降低房价,甚至有可能使“房奴”升级为“税奴”;更有甚者表示,如果对二套以上住房征收物业税,可能会导致中国百万家庭为避税而“妻离子散”。
一辩:该不该?
物业税是财产税,主要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要求所有者每年交纳一定税款,而应缴纳的税值会随着不动产市场价值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物业税改革的大体框架是,将现行的土地出让金、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税费合并,转化为房产保有阶段统一收取的物业税,并使物业税的总体规模与之保持基本相当。
针对物业税应不应该征收的问题,辩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物业税能否确实抑制房价的大幅上涨之上。
拥护方表示,开征物业税会使房产持有成本增加,抑制新房市场里的投机性购买行为,而拥有多套房产者也可能因此而转让房产,增加二手房源。一手房和二手房市场同时进行,房价自然会向合理的水平回归。
据房地产中介机构统计,当前一线大城市的投资性和投机性购房已超过30%,而这是导致房价飞涨的主要原因。
贾康在其提案中表示,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开征物业税(房地产税),可以在房地产供需双方行为合理化导向上形成一种经济参数和税负约束。这种正面效应,一是可以增加住房市场上中小户型的需求比例,从而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二是可以减少已建成房屋的空置率,活跃租房市场,提高社会中不动产资源配置的效率;三是可以促使不动产投资、投机行为收敛,有利于减少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及其导致的市场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促进房地产业长期的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孙继业也认为,很多城市房屋空置率已大大高于10%的国际警戒线,抑制购房投机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房产的持有成本和风险。
除此之外,赞成者认为,如果把土地出让金纳入物业税中逐年征收,给地方政府提供了稳定的收入,利于改变当前“土地财政”局面,防止土地出让价畸高,有助于降低房屋开发成本。
然而,反对者不甘示弱。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很多人认为开征物业税以后房价马上就会下来了,这完全是理想,甚至是空想。”他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增加的税负最终都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全国人大代表、怡和控股集团董事长王刚也认为,现行市场格局下,房地产的各项税费均由购房者承担,开征物业税会增加房地产投资和保有成本,使房价“水涨船高”。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表示,长期而论,物业税开征后,房价的波动性会因此而减小,尤其是对抑制房价过快增长有一定正面功效;短期来看,对购房者的心理影响重于实际影响,将会出现房价下跌的预期。
二辩:何时征收?
关于物业税问题争论的第二个焦点是物业税开征的时机是否成熟。
众所周知,2009年全国商品房价格出现一轮过快上涨,部分热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价格平均飙升40%左右;而伴随房价飞速上涨的还有部分城市过高的空置率问题。
由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开征物业税的时机已经成熟,投机性购房需求吹大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如果放任泡沫膨胀,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未来将更难恢复。贾康也表示,目前是推行物业税改革一个很好的“时间窗口”。
>>激烈辩论正方与反方各说各的理儿
有位业主在小区论坛上发帖称:“物业费我都不交,交什么物业税呢?”
某知名房产论坛近期推出的一组在线调查结果,反映了对待物业税的不同心理——接受调查的2000多名网友中,认为物业税能够遏制高房价的有733票,表示怀疑的则有1650票。
不少代表委员直接以议案、提案形式,表达开征物业税的急迫,他们力挺征收物业税,将物业税视为治理楼市泡沫的“良方”,认为当前全国房价高企,是开征物业税的最佳时机。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科研所所长、研究员贾康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开征房地产税这样的财产税,减少房屋空置率和投资、投机行为。”
略有不同的是,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则提出主要针对高档住房征收“特别物业税”。但如何定义高档住房呢?“一套房子价格比平均价格高出三倍、五倍、十倍,那就是高档的了。”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房价回归理性。
与此同时,强烈的反对、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兆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穆麒茹就认为,物业税的出台要慎重。“房价高是事实,但靠物业税不起作用,关键是政府要多建保障性住房。”
有代表委员认为,物业税作为一个地方税种,能否成为抑制高房价的“杀手锏”还不清楚,即便真要开征,在操作上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开征的时机并不成熟。
但是,围绕物业税的争论,远非“黑白”之辩那么简单。
“产权问题、公平问题、征收目的以及方式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还没搞清楚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说。
“关键是这个政策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是公平问题还是单纯房价问题?”他说。
因此他断定,在目前产权不明晰、市场混乱的情况下,要开征物业税简直是做梦。
争辩的现场甚至转移到了会场外。7日中午,记者在北京国际饭店员工餐厅就餐,有关物业税的争论不绝于耳。一位工作人员称:“只恨自己不是委员,否则我也要开炮。我反对开征。凭什么我自己辛苦买的房子还要交税?”一媒体记者却说,“征吧,反正我没房。”
在一些小区论坛上业主们对物业税的关注更有调侃的意味,有位业主发帖称:“物业费我都不交,交什么物业税呢?”
>>集体“误读”全社会都在空发议论?
“2003年中国首次提出物业税。从源头看物业税的推出和抑制房价毫无关系。”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说。
7日上午,在经济界委员的讨论小组,几位委员把物业税比喻为“达摩克利斯之剑”,他们期盼这把剑能够腰斩高房价。但是真能如此吗?
事实上,专家认为,将物业税与房价直接相连,这本身就存在着一种误读。物业税作为一种财产税,其出台本身并非为调控房价,而是为了完善税制改革,建立一个完善的地方税收体系。
“2003年中国首次提出物业税这个想法的时候,中国房地产市场并没有暴涨,而是属于比较平稳的时期,所以从源头看物业税的推出和抑制房价是毫无关系的。”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认为,集体“误读”也是物业税提出至今始终“难产”的原因之一。
一项有关物业税的调查可以说明问题,对“您是否了解物业税的概念”这一问题,高达51%以上的读者选择了“略知一二,但说不清”。
没有多少专家、学者能够真正理得清物业税的征收方式、相关影响等,但这个话题又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联系密切,于是,一波波争辩热潮频起,终于辩到了2010年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监察厅副厅长孙继业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全社会都在空发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