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面对当前我国楼市日益增高的房价,近日在网上疯传一份“自残”式的楼市崩盘时间表预言,表达了民众对高不可攀房价的辛酸和愤懑,也体现了不少民众心中战兢兢的疑问,用自己的一厢情愿给蓬勃发展的地产业开了一个大玩笑。
这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可信吗?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会“崩盘”吗?会在什么时候“崩盘”?石家庄楼市会“崩盘”吗?
网上流传的“房地产崩盘时间表”,它回顾了日本1985年~1991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发现与中国2005年~2008年房地产市场走势颇为相似,最后便预言中国房地产会在明年崩盘。
实际上这是没有事实根据和逻辑支点的,所以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中国与日本的国情是不同的。1、日本是高速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经济发展包括房地产业具有很强的计划调控能力。
从近期中央到地方政府的楼市调控政策来看,从增加供应、规范土地市场;到收紧二套房贷,到近期要求78家央企推出房地产市场;再到加大保障性住房力度,并要求各地在公布保障性住房供地计划前暂停出让住宅用地等,显示出在前期一系列调控效果初显的情况下,中央调控楼市、平抑房价的脚步一直未停滞,决心很大。特别是像金融结构问题和人民币大幅升值可能导致房地产崩盘的问题,在中国都是可控的,可以通过有序、合理地解决人民币升值问题,避免崩盘。当年日本被迫大幅升值,从而使得日本楼市泡沫化加剧,而目前从中央的态度来看,中国不会轻易受美国胁迫大幅升值,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2、日本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都市,而中国的农民绝大部分仍然是传统农民,中国城镇化过程仍然是刚刚开始。
中国仍然有大量的非城镇居民要在未来的20年、30年进入城市,现在很多原本在农村的年轻人已开始进城,他们结婚买了房,但随后,有了孩子及他们双方的父母会来城市养老,都需要住房子。因此,房产刚性需求空间巨大。
3、日本的新发展区域已经无多大空间,但中国的新发展区域从东到西还有很多,但可有效避免中国的大城市负荷超标问题。
只要合理均衡引导中小城镇化发展,既可激发中国发展的新活力,也可有效避免大城市楼市崩盘问题。
4、中国是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经济上内需市场巨大。
中国的人口红利短时间内还不会消失,而这是日本楼市泡沫化过程中不曾有的现实,我国学者都普遍预言还有15-20年的人口红利期,这对中国楼市形成了支撑。只要有效解决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和社会保障程度低下等结构问题,就可以预防楼市崩盘的发生。
5、房地产在未来至少30年仍然是朝阳产业。我国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有很大的作为潜力。
房地产作为驱动产业,带动着50多个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在银行贷款中所占比例就比较大。如果房价下降,受损失的不仅仅是房地产企业,而是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势必会影响到整个银行金融系统的安全,在整个金融系统出现紊乱的情况下,“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整个国民经济必定崩溃。也正是基于此,政府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希望房地产繁荣,希望房价稳步上涨。同时,国家对房价过高是有担忧的,并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像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要加强对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管理,强化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国有企业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行为;央行废止"支持住房建设与消费"的61项政策;银监会整肃地产信贷,叫停囤地、捂盘炒股炒楼等,都有理由相信我国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还有很大的作为潜力。
6、中日房地产楼市崩盘的情况存在巨大差异。中国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整体楼市不会崩,崩盘也是区域性的。
日本房地产市场的一体化源于其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的一体化程度很高,而中国就存在较大差异,一级、二级、三级城市很多,而最低级的乡镇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中国楼市崩盘是区域性的,如1993年的海南,日本则是举国性的。
目前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房价过高,但对多数二、三线城市讲,泡沫并不大,更不用说发生崩盘了。特别是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放宽户籍限制,加快城镇化进程。因此,将会有更多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带来大量的新增购房需求,使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得到发展。
至于作为二线城市省会的石家庄,房价在五、六仟元,应属于理性范围,并不存在大量的泡沫经济。另一方面因三年大变样迎来的机遇,在一个大放量和刚性需求存在的环境下,省会楼市在一定时段内,继续会朝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方向发展,楼市价格稳中有升成为发展趋势。
所以,城市化的重点区域转移到二三线城市,意味着我们未来房地产的新的增长空间会转移到二三线城市。如果说崩盘,也会从有泡沫的沿海一线城市一点点开始,当然国家就会全力调控防范,不会发生全国地产行业性的崩盘,退一步说,即使崩盘,像这样位于二线城市且房价相对较低的石家庄也应是崩盘中的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