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本报讯(记者戴伟文)上周以来,市区及婺城新区为数不多的几个楼盘推出新房源,结果均无一例外一抢而空。在政策紧缩的大背景下,为何楼市的火暴开盘场面却频频上演?这一现象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和思考。
最近买房像“抢房”
3月28日,婺城新区某楼盘推出80套新房源。当天一大早,200多名意向客户在售楼部门口排起长队,焦急等待售楼部开门。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楼盘的售楼部一整天都没开门。一小部分心急的市民只能通过售楼部后面的窗户爬进去。而极少数“非常幸运”能抢到一套房子的市民,甚至连价格都还没来得及搞清楚。
现场一位姓叶的妇女说,这个楼盘的开盘价已经提过好几次了。前一阵子听说开盘价是3800元/平方米,后来又说是4000元/平方米,开盘当天又说是4200元/平方米。尽管价格一涨再涨,没想到想买房的人还是这么多。
同一天,婺城新区另一个楼盘———正方·蓝湾国际推出新房源。当天推出的这一幢楼,最后仅留下少量几套顶楼加阁楼的大户型。在市区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周先生早就看中这个小区环境不错,原想趁上周末该楼盘开盘时买上一套。结果,他发现自己根本就买不到。原来,蓝湾国际的这幢楼去年房交会期间就已经被众多意向客户“瞄上”,191套房子有300多名意向客户。原先没有预约登记过的几百名客户根本就没有机会。周先生只能耐心等待下一期推出的新房源了。不过,令他担心的是,下一期肯定不会是现在这个价格了。
3月29日,地处市中心的利玛·国际锦苑推出D幢28套新房源,均价9000元/平方米以上。这次推出的户型均为137、138平方米的大户型,每套房子的总价在100万元以上。即使是这样的高总价房,也挡不住市民的购房热情:开盘半小时后,就已经有21套房子被买走。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剩下的这几套今天肯定能卖完。”
“恐慌性购房”是何因?
据媒体报道,全国“两会”结束后的近半个月来,一些城市的楼市呈现井喷行情,深圳、上海、北京等热点城市售楼处挤满焦急的购房人群,二手房门店顾客盈门。在一些二线省会城市,楼市“小阳春”行情明显,出现量价齐涨的局面。
为什么现在还会有这么多的人群挤入购房大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不妨从政策、供应和需求三个层面来看问题。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全国“两会”结束后,当国家没有更多的政策出台后,虽然有紧缩的信贷,但是2010年楼价总体上涨的共识已经形成,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更多的财富积累和强大的购买力,因此成交量也迅速达到2009年底的行情,价格也迅速以地王作为标杆而攀升。
其次,从供应层面来看,经过去年一年的消化,市区存量房少之又少。而目前市区新开楼盘青黄不接,市场供应严重缺货。另一方面,开发商少量推盘、持续提价的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持续的抢购热潮。加上前段时间市区多幅地块的高价出让,这无形中抬高了市民对房价的心理预期。第三,从需求层面来看,目前购房人群的目的非常多样,除了首套房、改善型需求等“刚需”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跟风买房的购房者。人们担心楼价大幅攀升,未来购房成本增加,或者担心自己不能得到房价上涨所带来的“财产性”收益,因此争先恐后拥入楼市。目前出现这种“恐慌性购房”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业内人士不无隐忧
事实上,在楼市火暴的表象背后,业内人士已经开始表现出隐隐的担忧。市区一家房产公司销售经理刘先生认为,现在市场压力正在逐步加大。“加息等调控政策如箭在弦,市场接下来会怎么走也很难说啊。”
另一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楼市的量价齐猛涨只能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相信政策储备已在进行中,或许是更猛的信贷紧缩,或许是更强的行政干预,买房人不能太盲目乐观,“也许政府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已经准备要伸出来了”。一个新的政策信号是,最近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换届,新加入的三个专家几乎一致呼吁加息或不反对加息。“如果央行重启加息,去年政府大量刺激政策救市不会再现。这轮预期中的加息一旦到来,政府显然不会像上一波那样救市。”这名业内人士认为,“对目前的这波行情,开发商和置业者都要保持清醒的判断。”
市房协营销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剑明认为,所谓“物极必反”,现在房地产市场由于供需双方都对预期非常看好,从理性走向疯狂,“冲高”还能坚持多远?“回落”何时到来?这是开发商、购房者以及主管部门应该密切关注的事情。用“居安思危”来提醒广大开发商涨价不要太快,市场平稳之后决定成交的还是市场本身的合理价格;用“冷静思考”来告诫广大购房者,不要忘记2008年股市泡沫给大家带来的伤害,楼市一定会回归理性,政府有能力有信心,市场本身也会作出调整。共同维护金华楼市良好局面,共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需要各方冷静、理性,并为之努力。另外,下半年将有大量新开楼盘上市,供应紧张的局面也将会得到根本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