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再一次关于“房产税开征”的中国式猜想,在媒体上以星火燎原之姿蔓延。
尽管,谁也不知道政府的手牌到底是什么。
4月7日,资本市场传言住建部于前夜开会通过“物业税实转试点”。4月8日市场上传出消息称,上海拟开征房产保有税。
这拉开了一场关于“房产税开征”的舆论猜想大战序幕,“京沪渝深四地可能试点征收房产税”频成各大媒体头条。随之而来的,还有连续两天的A股房地产板块领跌。
相比于阻碍重重的物业税开征,现有税种“房产税”的旧事重提,或许可以视为政府层对于3月中国楼市恐慌性反弹的“直接回应”——最微妙的是,这距离新华社连续6天播发的“楼市之忧”评论系列,仅仅5日。
以“物业税变种”形象出现的房产税,是否能如最初期望的那样,完成“抑制高房价”的使命,现在依然成谜。或许正如长沙景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营销总监田章所言,“房产税试点对市场而言,最大的改变,是预期。”
房产税疑云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可能是唐僧,会飞的也不一定是天使,很可能是鸟人。政府可能会拿出一个方案,但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物业税。”2010年初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在某次论坛的玩笑之语,很可能成为现实。
物业税空转4年,有可能逐步成真。
3月28日至4月2日,新华社一反常态地连发6篇文章,批土地财政及腐败推高房价,换来市场颇多揣测,“最大的猜测是,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将改弦更张?”
5天后,这个答案的信号开始传递。4月8日上海证券报称,上海拟开征住房保有税。该项工作由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牵头负责,目前基本方案已定。
与此同时,亦有传闻称物业税开征方案已于4月7日晚通过部委初步审批,将在京沪深渝等重点城市试点开通。
更微妙的是上海市政府层的当日回应: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的研究是“完全正常的”,但具体征收要“经国家层面定,地方应贯彻执行好”。
这一消息绝非毫无根据。据知情人士透露:早在今年初,上海市主要领导在内部会议上表态,年内一定要推出房产保有税,市住房局负责牵头设计前期方案。
与上海方案中“针对房产保有环节征税”不同,另一个被此猜想牵连的城市重庆,则已在全国“两会”期间高调宣布施行“特别房产消费税”的计划。
不过,重庆地税局部门对诸如“房产消费税”、“物业税在重庆试点”的说法,均称“不清楚”。
这或许是中国公众与“雷声大雨点小”的物业税最为接近的一次。与曾经期望很高、但阻碍重重的物业税相比,现有税种的房产税操作更为方便。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初,有媒体报道国家税务总局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房地产模拟评税;1月份国务院的房地产调控文件“国十一条”中提出:要加快研究完善住房税收政策,引导居民树立合理、节约的住房消费观念。财政部日前公布的2010年工作要点中明确:完善房产税制度。
政府频提房产税,而不再多谈物业税,极有可能是想把物业税列为中期立法,转而短期内先行完善房产税,其实质是暂且让房产税替代和发挥物业税的功能。上海所谓的“房产保有税”,重庆所谓的“特别房产消费税”,皆暗合此意。
为什么调控
3月28日,长沙,贺龙体育馆旁的劳动路,熙攘的人群似乎与往日并无不同,除了一个名为“嘉盛国际广场”的楼盘售楼部显得人有些庞杂。
在路人偶尔好奇的目光中,一次关于长沙房地产市场的颠覆性变化,正在这个中部城市的中心城区,悄然而毫不犹豫的进行——就在当日,嘉盛国际广场以均价9484元/平方米的价格销售了280套房子。这是长沙首个以开盘均价冲击万元单价的楼盘。
而在同一天,遥远的北京,新华社突然播发了一条《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的评论。连续6天,抨击高房价成为新华社评论主线。
而就在期间,长沙在“现在房子太疯狂了”的场景中,房地产继续狂飙。来自长沙市房屋产权管理局的数字说,3月28日至4月3日,全市新建商品房共成交3716套,成交面积为39.75万平方米,较上周增加4.98万平方米,成交均价为5179元/平方米,其中,天心区均价超过6000元/平方米。
“现在消费者有点恐慌性购买倾向。”田章说。这个中部城市出现的恐慌性购房场景,与大部分中国城市3月底的市场肖像惊人相似。
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在三月下旬的中国楼市,“恐慌性购房”和“报复性上涨”开始重现。而这,或许是4月“物业税变种”出现的根本原因。
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3月住宅(含经济适用房、两限房)签约套数10071套,环比2月放大37.00%,成交面积也达到了114.85万平方米,环比大涨54.07%。期房成交量回升至8642套,环比2月的5819套大涨48.51%。房价也反转升至21481元/平方米,环比2月上涨了31.29%。
上海方面,3月上海成交一手住宅7146户,是2月成交量的近3倍,环比1月也高出近2.5成。
广州3月1日-3月31日的一手住宅网签成交量则达到了5942套,比2月份的网签总数3494套升了2448套,环比增幅达70%。
深圳3月份的成交量也在上升的通道当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超过了2万元每平米至20453元,比上年同期上涨86.43%,环比上个月上涨15.36%。
“3月下旬,楼市开始出现异常成交波动。”田章说。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地,价格的快速上涨给刚刚连续出台国土新政、央企退出等诸多调控手段的政府层,以当头一击。
在各种严厉的调控政策之下,市场似乎并未因此出现人们意料之中的反转现象,反而是像进入了一个新的上升通道。“越调控越涨价的中国楼市,让政府层终于下定房产保有征税的决心。”一位业内人士称。
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层从“房产保有”入手的信号日渐强烈,可以视为政府层“温和改良”房地产的一种手段。
税收是调节房价的重要手段,靠提高契税、营业税、个调税等交易环节的税负,很容易被卖方转嫁到买家头上,而保有环节的税收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效果更好。
但因物业税作为基本税种需要立法等多项工作的配合,又受制于目前房屋和土地分离的物权矛盾,“政府才选择了房产保有税这种方式”。
有专家分析,房产税属于现有税种,只是国务院行政法规,不需经过人大批准,能在短时间内调整税基、税率,地方政府想要从严征收,只须报经中央相关部门和国务院批准即可。
“而更重要的是,房产税能够传达政府层抑制高房价的决心。”田章说。
改变预期
强过实际效果
尽管房产税被视为调控房价的最佳手段。但如何征收,效果究竟如何,仍然是业界争议的焦点。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房产税如果开征将对需求结构调整起到关键作用,进而对遏制高房价产生直接作用。他预计,重点征收对象将会是大户型和多套房产。
“以前无论是营业税还是所得税,都是一次性征收,而保有税则是分阶段的,按年征或是两三年征一次,对投资客来说,就需要掂量一下买房获利的回报还值不值得,部分投资需求也就有可能被挤出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由地方政府掌握税额制定权。而在上海,则有可能按照税额“买房合同价打7折后按1.2%-1.5%”征收方式进行,这意味着,如果购买100万的房子,每年缴交的税费有可能是8400元。
而这让另一些业内人士对房产税效果心存怀疑。
“实际上,真正炒楼的,不可能因为这么点成本增加,而放弃每年20%甚至30%的收益。”资深地产人陈意明说。在他看来,这更多是一种心理预期的影响。“但是可能通过预期的改变,以改变目前市场因为追涨而带来的庞大购房需求。”
“其本质是在现有的复杂的房地产税收基础上,多了一项每年缴纳的固定税收,保有物业的成本将有所上升。”资深财经评论人叶檀直言不讳的说,住房保有税等物业税变种,很可能是单向地增加房地产保有的成本。
在她看来,为了防止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保有税率不可能太高。在习惯了固定税率之后,如果中国仍然处于强大的通胀压力之下,如果房地产炒作仍然利润远超税收,那么,在短期波动之后,房价还有可能上涨。“在未进行住房保有税试点的地区,房价上涨仍有赶搭末班车的空间。”叶檀说。